天天看點

衛生員王清珍:曾用嘴吸導尿管幫重傷戰友排尿,為黃繼光整理遺容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趕赴北韓,抗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戰役正式結束,無數先烈為了新中國的和平,奉獻出寶貴的生命。

1956年,長春電影制片廠出品一部名為《上甘嶺》的戰争劇情片。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衛生員王清珍:曾用嘴吸導尿管幫重傷戰友排尿,為黃繼光整理遺容

《上甘嶺》電影

電影《上甘嶺》中有這麼一個橋段,由于美軍嚴密的火力封鎖,志願軍隻得躲藏于幽暗閉塞的坑道中。一連數十天,沒有水,沒有食物,還有身受重傷的傷員急需醫治。

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女衛生員王蘭在坑道裡動情演唱了一首《我的祖國》,給戰士們加油打氣。

其實王蘭這個角色是有真實曆史原型的,她的原型是一名叫做王清珍的志願軍女衛生員。“特級英雄”黃繼光犧牲後,也是王清珍為其整理遺體。

那麼,在王清珍的身上,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衛生員王清珍:曾用嘴吸導尿管幫重傷戰友排尿,為黃繼光整理遺容

《上甘嶺》電影 王蘭 (劇照)

1936年,王清珍出生于湖北武漢,祖籍北京。因為王清珍的父親是一名鐵路勞工,需要輾轉各地工作。1950年,父女倆一同來到貴州威甯生活。

雖然當時全國已經解放,但西南偏遠山區還是有小股殘匪流竄。其中有一個土匪頭子看中了王清珍,要強納她為小妾。

而在此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軍45師在軍長秦基偉的指揮下,挺進貴州威甯,肅清了盤踞在此地的國民黨殘部與土匪,及時拯救了王清珍以及其他勞苦大衆。

王清珍看到解放軍軍紀嚴明,與當地群衆秋毫無犯,又對自己有救命之恩,于是她和父親商議想參軍入伍。但王清珍的父親并不同意,老一輩人的想法是,

軍隊裡面都是男人,說不定什麼時候小命不保。一個女兒家怎麼能吃得下這份苦呢?

恰好,當時45師宣傳隊有幾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與王清珍年齡相仿。空閑時,這幾個宣傳隊的小姑娘與王清珍一起交流玩耍,很快便成為好朋友。

談話中,王清珍得知45師後勤部醫院正缺少照看傷病員的女護士。王清珍便回家和父親商量,說自己可以加入45師後勤部醫院幫忙照看傷員。經過再三勸說,父親這才點頭同意。

衛生員王清珍:曾用嘴吸導尿管幫重傷戰友排尿,為黃繼光整理遺容

年輕時期的王清珍

但等到真正參軍時,因為王清珍年紀太小,身材比較柔弱,被征兵辦的從業人員婉言拒絕。情急之下,王清珍的父親說道

:“如果你們不把我的女兒帶走,說不定她下一次就被别的土匪搶去做小老婆。”

征兵辦的從業人員聽到這句話,便有些遲疑,于是說需要和上級商讨一下。最後經上級上司同意,王清珍正式成為45師後勤部醫院的一名衛生員。

1950年11月,15軍開赴河北進行休整訓練,1951年3月入朝作戰。45師作為15軍的主力部隊,當戰士們聽聞要入朝作戰時,個個摩拳擦掌,寫下保證書,要痛擊美軍,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王清珍受到大家情緒的影響,她也想着入朝作戰,盡可能地為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部隊上司考慮王清珍是個小姑娘,身體瘦弱,便讓她留守後方。

王清珍卻不樂意,她對上司說道

:“為啥别人都去北韓,就留我一人在後方?父母把我交給了部隊,部隊走到哪我就跟到哪兒。”

為此,王清珍還剪去了一頭秀發,将自己打扮成了男兵的模樣。在王清珍的軟磨硬泡下,部隊上司這才同意讓她跟随大部隊奔赴北韓。

衛生員王清珍:曾用嘴吸導尿管幫重傷戰友排尿,為黃繼光整理遺容

來到北韓之後,王清珍成為志願軍第45師後方醫院的衛生員,參加了1952年10月爆發的上甘嶺戰役。

1952年10月,上甘嶺地區氣溫驟降至零下30攝氏度,“聯合國軍”與志願軍為争奪上甘嶺地區,展開正面決戰。

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

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

對志願軍

兩個連防守地約3.7平方公裡的上甘嶺陣地發起猛攻

我志願軍拼死抵抗,

陣地多次失而複得。光在上甘嶺陣地,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就

發射190餘萬枚炮彈,5000餘枚炸彈,

激烈程度前所罕見。尤其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高水準

在如此激烈、危險的戰場,作為衛生員的王清珍還要不顧槍林彈雨,一次又一次的将負傷戰友,背進坑道或其他隐蔽的地方。

70年過去了,王清珍至今仍清楚地記得,有一位志願軍傷員需要鋸掉右腿,他看見王清珍年紀小,便詢問她怕不怕?王清珍當即回答道

:“你們不怕我也不怕。”

那位傷員忍着疼痛繼續說:“給我唱首歌吧。”王清珍于是唱起了陝北民歌《南泥灣》。

後來,王清珍配合醫生對這位傷員進行手術。但因為戰場施救條件過于簡陋,這名志願軍傷員最終還是因失血過多犧牲。王清珍當時非常傷心,淚如雨下。

衛生員王清珍:曾用嘴吸導尿管幫重傷戰友排尿,為黃繼光整理遺容

抗美援朝時期的王清珍

當上甘嶺戰役進行到白熱化的時候,前線不斷地有傷員被擡到收容所。最艱苦的時候,王清珍一個人要照顧20多名重傷員。每天都要

喂飯、換藥、洗繃帶,還要背傷員出洞解大小便。

1951年11月初的某天深夜,一位志願軍排長腹部中彈從前線被緊急擡下來。一天半夜,王清珍在

巡回查護的時候,忽然聽到一個洞口傳來輕緩而又沉重的“哎喲”聲。

王清珍連忙随着聲音跟過去,發現正是那位腹部中彈的排長在呻吟。王清珍看到那位排長滿頭大汗,臉色非常不好,便着急詢問。

最後才得知排長想要小便,于是王清珍幫他拿來了罐頭盒。但那位排長沒有尿出來,

傷口的劇烈疼痛使他禁不住又叫了一聲:“哎喲!”

王清珍這才明白,他是

因腹部中彈,導緻泌尿系統受到重傷,已不能自己控制排便。看到排長滿頭淚珠,王清珍摸了一下他的腹部,發現都脹得很高。她明白,如果再不能排便,這位排長就可能導緻尿中毒甚至膀胱脹裂的生命危險。

在危急時刻,王清珍俯下身,用嘴對着導尿管吸,最終幫助他順利排尿。排長感動得流下熱淚,對王清珍說:

“你比我妹妹還要親。”

就這樣,一群與王清珍年齡相仿的姑娘們,抛棄所謂的面子和矜持,用各種方法全力救治傷員。

比如一些傷病員夜裡口渴要喝水,王清珍與其他女衛生員便把雪放進嘴裡,含化後一滴一滴地喂入戰友的嘴裡。又把他們凍僵的雙腳,雙手揣進自己懷中捂熱。

最冷的時候,傷員沒有其他遮蓋的東西,王清珍就把衣服當成被子給傷員蓋住,自己卻凍得直哆嗦。

衛生員王清珍:曾用嘴吸導尿管幫重傷戰友排尿,為黃繼光整理遺容

在戰火紛飛的日日夜夜中,無數像王清珍這樣的女衛生員,用女性特有的溫柔,撫慰受傷戰士的心靈,向他們傳遞希望,傳遞必勝的信心。

最讓王清珍記憶深刻的,莫過于她幫助志願軍特級英雄黃繼光整理遺體。

1952年10月20日拂曉前,上甘嶺戰役的第六天,志願軍第15軍153團2營6連接配接到上級指令,一定要在天亮前奪回597.9高地。

美軍卻在此修築地堡,從地堡中噴出火舌。6連當時隻剩下三名戰士,分别是連長與指導員和通信員黃繼光。上級已經下達死指令,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回陣地。

為了減少傷亡,為了鋪開戰友前進的道路,黃繼光挺身而出,向敵人的地堡沖去。

随後,黃繼光沖着地堡連續射出子彈的射擊孔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口,為後續部隊奪下陣地赢得了寶貴的時間。

戰鬥結束後,戰友們發現黃繼光緊緊地趴在地堡上,子彈打穿了他的身體,背上留下一個碗口大小的窟窿。

黃繼光犧牲之後的第三天,英雄遺體才被運到後方衛生所。

衛生員王清珍:曾用嘴吸導尿管幫重傷戰友排尿,為黃繼光整理遺容

黃繼光

當時志願軍與“聯合國軍”正進行激烈的拉鋸戰,想把烈士遺體運回來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還是王清珍、何成娟、官義芝,這三位女護士,以及另一名男兵冒着生命危險,從敵人殘破碉堡的機槍射孔上,将英雄的遺體移開,最後轉移至衛生所坑道旁松樹林子的一間破敗的平房裡。

據王清珍回憶,當時因為氣溫很低,黃繼光的遺體被徹底凍硬。但他依舊保持生前的戰鬥姿勢,雙目圓睜,兩隻手高舉。

黃繼光胸膛已經被打爛,血水加上低溫,讓他的衣服與皮膚緊緊粘在一起。王清珍等人想脫去黃繼光的血衣,卻怎麼也脫不掉。

最後隻好用溫水先泡軟,再用剪刀将黃繼光遺體身上的軍裝一塊一塊地剪下來。用布蘸着水,小心翼翼地清理英雄的遺體。

衛生員王清珍:曾用嘴吸導尿管幫重傷戰友排尿,為黃繼光整理遺容

清理完畢後,大家準備給黃繼光穿上一身新軍裝。因為氣溫太冷,黃繼光雙手高舉的遺體被凍硬,大家看到這個姿勢都哭了。

此時另一名男兵想出一個主意,他用汽油桶燒水,然後幾個人輪流用毛巾蘸着熱水,敷英雄的遺體。

過了兩個多小時,黃繼光的遺體才漸漸軟了下來,四肢可以扭動,大家才給英雄換上一身新軍裝。

每逢回憶起這件事,王清珍總是泣不成聲

。“黃繼光英雄的姿勢,難以忘懷,永遠揮之不去,總能在悲傷裡給他戰鬥的力量。”

這是王清珍對旁人常說的一句話。

1953年10月,17歲的王清珍收獲了愛情。她與45師醫政股長劉煥傑,在醫院政委的撮合下結為連理。經上級準許,于1953年10月25日,志願軍入朝作戰三周年紀念大會這天舉行了一場簡單的婚禮。

婚後不到兩個月,王清珍與丈夫從北韓傳回國内。由于王清珍入朝參戰工作成績突出,45師為其上報三等功一次。軍部上司了解情況後,為王清珍改為二等功。

秦基偉後來在回憶

上甘嶺

戰役記述戰鬥場景時曾評價王清珍:

為了解除戰友的痛苦,幫助傷員排尿,情操之高尚,令人肅然起敬……

1965年,29歲的王清珍退伍。1966年,因為部隊需要,她又第二次參軍入伍,成為解放軍第15軍衛生處的一名從業人員。這一幹,又是16年。

1982年,王清珍從15軍衛生處副處長的崗位退休。如今85歲的她生活在湖北省軍區孝感幹休所,祝福她晚年安康!

衛生員王清珍:曾用嘴吸導尿管幫重傷戰友排尿,為黃繼光整理遺容

王清珍(近照)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隻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抗美援朝戰争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寶貴的精神财富,也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們,是吾輩的學習楷模。

吾輩要牢記曆史,不忘初心,振興中華。每一名奔赴戰場的戰士,都是我們心中真正的英雄。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來,武漢成為重災區之一,有許多醫護從業人員舍小家,奮戰在抗疫前線。這種戰鬥精神一直都在傳承,從未退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