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澳洲特約記者 達喬 環球時報記者 郝爽言】據澳洲廣播公司(ABC)26日報道,在即将飛赴英國格拉斯哥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26)前,澳洲總理莫裡森公布了一項政府計劃,承諾本國到2050年實作淨零排放,即從大氣中清除的二氧化碳量與其排放量相同或更多。澳洲“遲來”的承諾,引發媒體和專業人士的質疑與批評。澳反對黨工黨指責莫裡森的計劃是“騙局”,缺少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英國廣播公司(BBC)稱,澳洲長期以來一直在氣候行動上“拖後腿”,與其盟友美英等國的分歧越來越大。

莫裡森 資料圖
據ABC報道,莫裡森26日在聲明中宣稱:“澳洲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勝于雄辯。我們的計劃是一項公平的計劃,是一項切實可行的計劃,是一項負責任的計劃,支援到2050年實作淨零排放目标。”莫裡森強調,這一目标的實作不會對澳工業、地區經濟或就業造成風險,同時也不意味着終結化石燃料的生産或出口,或者增加能源費用。莫裡森還提到,澳政府不會正式更新目前的官方短期目标,即到2030年,實作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排26%至28%,但他個人預計,這一數值可能将達到35%。此外,淨零排放目标并不會以法律形式呈現。
據澳洲SBS電視台報道,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公布了氣候政策的計劃目标,但澳政府拒絕公布支援該計劃實作的預測模型以及細節,莫裡森隻是稱“以後終究是會公布的”。對此,工黨指責莫裡森政府,稱這一計劃隻是為了迎合目前“氣候變化氛圍”的一場“騙局”。工黨領袖阿爾巴尼斯稱,莫裡森口中的“計劃”并沒有任何計劃的含義,“這位總理的一切都隻是營銷”。影子内閣能源部長博文表示:“今天看到的隻是幻燈片、口号,而不是解決方案。”
一些專家也提出了類似質疑,認為莫裡森的“計劃”并沒有提供如何在2050年前實作淨零排放的細節。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6日報道,澳洲莫道克大學生态學講師喬·方丹認為,澳政府的政策“充其量就是一個濕掉的紙袋(脆弱得不堪一擊)”,“帶這麼一項空洞的政策去格拉斯哥,隻會進一步坐實澳洲作為氣候變化問題落後者和騙子的名聲”。非營利科學政策研究機構“氣候分析”首席執行官比爾·黑爾認為,澳政府的計劃“絕對沒有辦法”幫助該國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标。“該計劃中所謂科技路線,據我們所知,主要依賴碳捕獲和存儲及其他方法,而這些都已被證明行不通。是以現階段,坦白來講,我認為這幾乎算是一個騙局。”
除了2050年淨零排放計劃空洞外,莫裡森此次另一大“槽點”在于并沒有對2030年減排目标做出新承諾。英國《衛報》稱,莫裡森的新計劃中2030年的減排目标與6年前的阿博特政府完全一樣,沒有任何進步,在氣候問題上,“澳洲遠沒有其他國家那麼有決心”。CNN稱,澳洲做出的減排承諾是所有G20國家中最弱的之一,英美等盟國均呼籲其提高減排承諾,向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50%的目标靠攏。BBC26日以“世界上受到最多批評的污染國之一”形容澳洲的碳排放現狀,稱澳洲長期以來一直在氣候行動上“拖後腿”,與美英等盟友的分歧越來越大。
莫裡森并不贊成外界對其忽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指責。據《衛報》報道,莫裡森26日在聲明中辯稱,目前澳全國碳排放量已經比2005年減少了約20%,這比加拿大和紐西蘭等國表現好得多。但《衛報》發現,澳洲的碳排放從2005年至今減少20%的說法存在“誤導”。如果從資料中排除土地利用的變化,會發現澳洲的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5.245億噸增加到5.533億噸,實際增加了1.7%。
澳洲被普遍視為是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落後的國家: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和天然氣出口國之一,卻長期以來拒絕制定碳中和目标。澳智庫“氣候委員會”首席執行官麥肯齊接受BBC采訪時稱,澳近幾年遭受的山火、洪水和幹旱都是氣候變化帶來的直接後果。《華盛頓郵報》稱,如今莫裡森無視國際上的呼籲,不肯對2030年做出更進一步承諾,将繼續讓澳處于被孤立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