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偉倫雙劍客”合璧出擊,男佩隊長許英明曾被贊“亞洲最帥”

南都訊 記者汪雅雲東京奧運會23日開幕後的第二天,中國擊劍隊就要迎來首個比賽日,其中男子佩劍的争奪會在中原標準時間24日傍晚進行,來自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偉倫體校)的番禺小夥兒許英明将以男佩隊長的身份迎來自己的奧運首秀,而另一位女劍客郭怡琪也拿到了女佩團體賽的參賽資格。

記者于近日在的擊劍館裡見到了偉倫體校佩劍隊教練張帆,他也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一直有和許英明、郭怡琪保持聯系。對于許英明的首戰,張教練還是給予信心的,“我感覺他那種欲望好像出來了,這個比賽要發揮了。”張教練說。

“許英明帥嗎?不過他真的很自信……”

其實29歲的許英明早已是中國擊劍隊的名将,這次也是以亞太地區個人排名第一的佩劍選手出戰東京奧運的。當年年僅10歲的他就開始學習擊劍,并很快成長為中國擊劍隊的一員大将。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仁川亞運會時,許英明帥氣的外表和修長的身材就令他人氣暴漲,一度被粉絲譽為那屆亞運會上的“最帥男運動員”。

“偉倫雙劍客”合璧出擊,男佩隊長許英明曾被贊“亞洲最帥”

中國佩劍男隊隊長許英明是一位來自廣州番禺的帥小夥。(圖檔來源:許英明個人微網誌)

不過說起許英明的“帥氣”,張帆教練就笑道自己可能是和他從小一起長大,沒有get到這一點。“我記得他剛來的時候個子比較小,身高也不是最高的,可能從身體條件來看不是那批學生裡最好的,而且他也是大器晚成那一類,是到了甲組以後,慢慢地優勢才展現出來的。”張教練回憶說,“不過他性格很豪放,很外放、很張揚,是以他對自己很自信的。其實按照我們接觸這麼久來看,我們一起長大的嘛,就沒覺得特别帥,因為都是隊員。”

事實上從專業角度來看,自信和張揚是佩劍運動員需要有的性格,這一點許英明倒是非常符合佩劍劍客的“人設”。張教練就回憶起許英明從前有一年參加省内比賽,立志要拿冠軍的故事。“我記得許英明進來以後他的成績不是最好的,可能隊裡也是排在第二或者第三,在廣州市、在省裡大概前三這樣的水準。

但是他有一次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那一年的省錦标賽,他就說我這次比賽肯定拿個人冠軍。我說不可能的,你上面還有xxx、xxx,你要是能赢過他們得冠軍,回來我就獎勵你。

誰知道我手下最好那個選手當時進前兩名的時候就失利了,沒有進入決賽。而許英明反倒最後進入了冠軍賽,決賽好像是對中山的一個選手,打得很激烈,最後他一劍定勝負,真的拿了冠軍。是以我當時就覺得他的信念非常強,他要拿冠軍上的信念比其他選手都要強。”

“希望郭怡琪更霸氣一點”

其實除了許英明,偉倫佩劍隊這次還有一位女劍客郭怡琪也會亮相奧運賽場,她赢得了女佩團體賽的P卡,有望在31日的女團比賽裡登場。而這位來自廣州南沙的90後女劍客能異軍突起就更讓張教練欣慰了,因為從郭怡琪進入偉倫體校開始,張帆就是他的教練,參與和見證了她的整個成長。

“當時我也是剛做教練沒多久,我05年做教練,她是06年進隊的。”張教練說,“其實一開始我并不看好她,因為我們佩劍要大方一點、活潑一點的隊員,但是她屬于那種不怎麼出聲的,是以一開始我覺得她的發展可能不是很好。”

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集訓,張教練就發現這個小姑娘的身體素質、預測身高都超過了同屆學生,達到偉倫擊劍隊的标準,是以就抱着試一試的心态讓她住進了學校,開始體校裡的集體生活。“可能她以前也沒有過集體生活,搬過來融入集體之後呢,性格各方面都有很大變化。”張教練說,“另外她的基本功也提升非常快,距離感也非常好,經過一段的訓練整個性格也在改變,就是按照我的思路,按照佩劍運動員的方向在發展。半年後就在省裡處于領先水準了。”

“偉倫雙劍客”合璧出擊,男佩隊長許英明曾被贊“亞洲最帥”

新華社照片,武漢,2019年10月23日 (軍運會)(4)擊劍——中國隊獲女子佩劍團體亞軍 。 新華社記者李賀攝

而這次郭怡琪能争取到去奧運的機會,張帆教練也是希望她好好珍惜,努力提升自己。“她在國家隊不像許英明,許英明在國家隊一直是最好。但是郭怡琪在國家隊可能一直就是中等的,”張教練說,“但這一次比賽她能參加團體,雖然沒有參加個人賽的機會,但考慮到她的水準在國家隊裡面不是最冒尖的那一批人,是以能夠參加奧運會,也真的靠是她這段時間的努力啊。”

“廣州擊劍大有可為”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出征奧運的3名廣東擊劍運動員裡,有2名都是由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培養的,這也反映了擊劍運動在廣州地區良好的發展氛圍。

“的确我們省隊裡有一大部分都是廣州市屬隊員,而且很多都是能拿成績的,因為廣州的擊劍在廣東省裡面一直都是優勢項目,省運會啊省錦标賽啊,第一名基本上都是廣州的。”張帆指出,“而且現在的俱樂部開得很好,我們辦一些公開的社會比賽,基本上都會有一兩千人報名參加了,大大小小的劍館太多了。

而對我們教練來說,其實是一種好事,有機會能選到更好的苗子。以前我們選材基本上都是區隊選上來,但是現在慢慢地,在社會上面可以發掘很多好苗子。他們是一邊上課一邊訓練,時間比較少一點,但是他的天分在那裡,是以我們就可以發掘一些運動員,讓這些運動員有更好的提高,可以更好地參加比賽,為廣州擊劍儲備人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