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過去一周,我們幾乎踩遍了所有熱門剛需闆塊。

在咨詢中介門店和分析各種資料後,我們發現一個非常驚人的事實: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這次踩踏可謂驚心動魄,甚至超過了2018年。

那時雖經曆了樓市“急轉直下”、“量價齊跌”的情況,但成交量總體不錯且相對穩定。

而這次情況有着很大不同,很多剛需闆塊不僅價格跌得更慘,成交量也幾乎成了“奢侈品”。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9月份杭州住宅成交量僅3784套,其中300萬以下剛需占比約7成,成交僅2600多套,創19個月新低!

樓市的嚴寒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重,量價齊跌、市場慘淡、沒有最低,隻有更低!

“入坑”的投資客如今腦子裡隻想着一個:“活下去”。

此情此景像極了最近火遍全球的Netfli新劇——鱿魚遊戲。

那些為了生存鬥智鬥勇,甚至“互相殘殺”的遊戲玩家,不就是那些剛需闆塊裡踩踏出逃的投資客麼?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而現實中這種踩踏具體表現在:

1、量價齊跌;

2、市行情緒悲觀低落,購房者持續觀望;

3、伴随着帶看量的銳減,挂牌量卻大增,居高不下。

以典型的下沙為例,近期不僅價格跌慘了,成交量也近乎冰封,許多扛不住的投資客争相“割肉”離場。

大江東、臨平、九堡、閑林等大部分剛需闆塊,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踩踏。

杭州樓市的“鱿魚遊戲”正在上演。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遊戲早已開始,剛需“老大哥”下沙已經打了幾個月的價格戰了。

先是學區房不保。比如景冉佳園,年初很多還在3字頭,可最近成交價卻一路跌至約2.3萬/平出頭,挂牌量居高不下。

再是以前的成交大戶夢琴灣、海天城、江與海等地鐵盤,成交少得可憐;東郡之星、水雲城等大片小區9月直接挂蛋。

市場一片哀嚎。

就連下沙唯一的改善金沙湖闆塊也慘遭“連坐”,滟瀾山跌到3萬多,湖左岸、德信早城零成交。

更可怕的是曾經搶着要的拍賣房也全面疲軟,清一色的低于評估價成交。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保利東灣更狠,起拍價低于評估價150萬,單價隻要1.9萬/平。本可“撿大漏”,竟然也流拍了,讓人驚呆!

從學區房、地鐵盤到拍賣房,節節潰敗,驚心動魄。

下沙實慘,但大江東更慘。

據手邊買房資料,大江東連帶整個錢塘區成交活躍度全杭倒數。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龍潤城品質拉胯,降幅最大,而且潛在挂牌近百套,看房者寥寥;

江與城雖占據C位,還是免不了一些2萬出頭的“筍盤”陸續搶跑;

另外像東湖城這種品質标杆也不行了,年初還穩定破3,最近一套小戶型單價僅約2.26萬/平,相當于打了7.5折。

陽光名城、至高錢塘一品、大江之星等9月成交量也是直接挂蛋。

預期越來越低,情緒越來越冷,踩踏仍在持續。

現在“傳遞潮”還未全面來臨,待融創城、花漾裡、潮塘軒等新盤傳遞,情況可能會更加嚴重。

這種即便是核心區、即便天街來了也無力回天的寒意,讓我陷入沉思。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不過,錢塘區還隻是“冰山一角”。

“鐵剛需”臨平,從9月開始成交和帶看量也開始斷崖式下跌,均價漸漸“失守”,重返“1字頭"。

嘉豐萬悅城和運河麗園挂牌量達到驚人的130套和58套,東晖龍悅灣、中鐵逸都價格跌回1.6-1.8萬/平;

綠都東瀾府、拱宸外灘、濱沁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華庭嘉苑,有地鐵利好也不好使了,市場疲态顯露。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一位中介小哥透露:“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出貨和降價的房東還在增加,但邀約看房的卻變得越來越難,店長最近壓力很大,煙是一根接一根地抽。”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壓力大的還有九堡和未科的中介朋友們。

九堡這麼多年了還在“自顧自美麗”,剛漲了一丢丢,又重回3萬+的魔咒。

而未科最近的筍盤也陡然增多。

“三兄弟”從最高的7~8萬/平,一路尬降到5萬+/平;

“踩踏重災區”西溪公館挂牌價接近腰斬,活生生把一個改善闆塊的價格拉向剛需。

最近中介在賣的映月台小戶型,總價隻要390萬,單價僅4.5萬/平;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而丁橋的龍湖名景台近期成交的一套88方小戶型,總價也要380萬,單價約4.3萬/平。

未科≈丁橋?

雖然這樣劃約等号有點誇張,也與實際均價資料不符;

但不到半年的時間,未科樓市确實像換了一副天地。

受未科踩踏影響,閑林、老餘杭二手房也迎來降價潮。

西溪海均價從網簽4萬+/平的高點,跌到3萬出頭;桃源小鎮、閑湖城讓我們再次看到了2萬出頭、“親切又熟悉“的閑林。

優質次新房“荒漠”的仁和,即便有10号線北延和杭德城際利好,價格、帶看和成交都還在“溜滑梯”。

再加上杭州三大中心短暫停止“供血”,其他受外溢影響較大的那些闆塊也普遍“虛弱無力”。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杭州中環、市心半徑30公裡内,多數剛需闆塊在劫難逃。

大江東,跨江、遠離核心區,又在城東的最邊緣,外受層層阻隔,内部嚴重割裂,外溢效應很難凸顯;

而且整個大江東常住人口僅25萬左右,産業定位和城建開發成熟度并不算高,一旦遇冷,信心更容易受挫。

下沙稍微好點,但下沙東南兩邊是之江天塹,西面有金沙湖西和樓市的“東非大裂谷”九堡,北面是海甯和臨平喬司農場;

與其說是“四通八達”,不如說更像懸在城東的“一座孤島”;

而且下沙學區房又遭利空,錢塘科學城基本還在規劃階段,發展需要時間,但并不是每個投資客都有耐心和風險承受力。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臨平最大的短闆在于缺乏高端産業,”腸梗阻”、闆塊斷層和軌道交通成網等問題也還沒得到根本解決。

瓶窯、閑林、義橋、新街等更典型的外溢闆塊,産業乏力或處于發展初級階段,地鐵尚未開通或規劃還沒落定,教育、商業、交通、醫療、環境等配套也都需提升......

總感覺還差那麼“幾口氣”。

不過,個别剛需闆塊也會有例外。

三墩北、良渚勾莊、豐收湖、蕭山科技城、丁橋等少數闆塊還在努力支撐。成交價沒有大幅下挫,目前還沒有出現大範圍踩踏的現象。

大行情下,水漲船高,原因驚人相似;而當樓市經曆風霜,活下去全憑本事。

三墩北南鄰申花、西望未科,主城光環,産業、高校科研機構加持;

勾莊無縫銜接主城,是城北副中心,有政策加持,地鐵又如虎添翼;

豐收湖是臨平和上城的“聯姻”,目标是打造錢江新城更新版;加上龍湖天街的落地,未來充滿想象力;

仁恒和融創在蕭山科技城打造改善産品,而且蕭山将來産業的發力點也在這裡;

丁橋憑借“3号線+天街+桃花湖+臯亭山景區”的黃金組合,不斷甩掉“剛需”和“現代棚戶區”的包袱,朝改善發展。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西湖大學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城北CBD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豐收湖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光環夢中心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龍湖丁橋天街

同樣經曆了“史上最嚴”限購的剛需闆塊,命運卻截然不同。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這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示:既然無法改變大環境,不妨好好選擇小氣候。

首先,即便是剛需,也要己所能及地兼顧投資屬性,選擇優質闆塊。那些跟你說“反正自住又不賣”的都是耍流氓。

第一套房子真的很重要,别輕信“先買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老破小過度”什麼的,能一步到位買紅盤或撿漏二手不香嗎?

請記住,不是所有“低價”剛需闆塊和低價産品都值得無腦入場的。你以為的“房價窪地”,也許隻是一個樓市深淵。

“郊區價格低,升值空間大”?銷售的嘴,騙人的鬼。

還有那些在7-8月份就在勸剛需抄底的人也要小心,非蠢即壞。

杭州的剛需闆塊,都要踩踏了

其次,經曆過今年這波大漲潮和大退潮,反而是錢新、世紀城、申花、橋西這些高端和改善闆塊,最後更容易穩住,與剛需“漲得慢、跌得快”,“資産規模太小”截然不同。

那些地段、産品、配套一般,沒有想象空間的“弱雞”剛需闆塊,在樓市的周期中更易發生踩踏。

杭州的“一核九星”規劃,核心永遠隻有一個,“九星”有着永遠畫不完的餅。

物以稀為貴。大宗核心資産配置,還是應回到主城核心區,進階優質闆塊,瞄準品質标杆,才能穿越多個周期。

樓市的「鱿魚遊戲」遠沒有結束,唯有保持冷靜和清醒,才有機會一直“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