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井》:明明有着有趣之處,卻終究無力回天的可惜之作

《白井》(シライサン)是日本作家乙一以本名安達寬高自編自導而成的恐怖片,是以對熟悉乙一作品的人來說,自然具有相當程度的吸引力。

《白井》:明明有着有趣之處,卻終究無力回天的可惜之作

說真的,從故事概念來看,《白井》确實有其有趣之處。乙一為本片設計的核心元素,相當程度地融合了日本古典怪談與現代都市傳奇,甚至還結合了《午夜兇鈴》(リング)般的元素,讓人看到那種傳染式的詛咒,如何從過往的口耳相傳,變成如今有機會瞬間傳播至全世界的可能性,算是把時代變遷對于恐怖故事的影響,給極為輕量地放進了《白井》中稍作讨論,是以無論是作為劇情核心的怪談本身,或是角色如何應對才更有機會活命等情節,都能稱得上相當有趣。

但可惜的是,這些優點在相加之下,最後卻還是無法蓋過《白井》的其餘缺點。

《白井》:明明有着有趣之處,卻終究無力回天的可惜之作

就電影這種表現媒介來看,《白井》最讓人難以忽視的問題,在于整體演員中,除了戲份不多的染谷将太及谷村美月外,其餘幾乎全都演技拙劣,不時使觀衆為他們感到尴尬。但如果要說這隻是演員的問題,卻又并非如此。因為那種極為刻意,有許多地方都讓人明顯感受到“因為劇本裡寫了這個動作,是以我得照做才行”的感覺,基本上應該是身為導演的乙一所必須去避免的事情之一。縱使演員能力無法達到要求,那麼身兼編導二職的他,也理應适時做出調整,試圖另謀他法來遮掩這些缺點才對。

此外,從整體劇情來看,《白井》也相當程度地展現出了乙一小說的特質,以及其作品其實不太容易被妥善影像化的原因。

《白井》:明明有着有趣之處,卻終究無力回天的可惜之作

不管是怎樣類型的小說,乙一的創作似乎總帶着一種幻想式的氛圍,透過文字精巧營造出一種與現實世界隔着一段距離的氣息,讓你在不知不覺中,便會接受他在故事裡的所有安排。有時,他筆下的角色會具有某種與常人不同的特殊性質,再加上小說裡确實有更多可以描述角色思維的空間,是以也使得我們得以接受角色們乍看與邏輯不符的行為舉動。

但在《白井》中,由于讀者對文字的幻想,在此被賦予了明确的視覺形象,是以使許多地方的角色行為及反應,在用視覺寫實化以後,反倒強調出了其中的邏輯缺失,以及與大多數觀衆人生經驗的捍格之處,導緻最後落得一個總是讓人不時出戲的下場,甚至還時常感到不耐,覺得角色的行為舉止不僅做作,更顯得莫名其妙,讓本片在真實感方面顯得極為匮乏,使電影的恐怖程度也是以折損許多。

《白井》:明明有着有趣之處,卻終究無力回天的可惜之作

此外,《白井》在故事中刻意埋下的未解伏筆,以及突如其來的匆促收尾,也讓人覺得乙一似乎有意拍攝續集。有趣的是,從他過往小說裡的感覺來看,那些伏筆本應像是為了恐怖感而生的刻意留白,但在這部電影中,卻變成了仿佛大聲呼籲這部片會有續集般的用力宣言,使得這種文字與影像創作間的差距,則在結局時以不同方式被突顯出來,也讓這些部分因而成為了觀賞《白井》時的另一個有趣之處。

隻是,就算确實有趣,但也終究無力回天,挽救不了電影本身。這種揮之不去的可惜,大概就是《白井》給人的感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