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一度|侯志慧的保溫杯和風油精火了,她吃的苦終于有了回報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蒲垚磊 馬作宇 發自東京

深一度|侯志慧的保溫杯和風油精火了,她吃的苦終于有了回報

侯志慧終于戴上了金牌。

當印度選手米拉拜在最後一次試舉選擇了117公斤,提前放棄争冠的時候,侯志慧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把外界的一切幹擾排除在外。

直到她看到教練王國新向自己走來,一向嚴肅的臉上帶着掩藏不住的興奮,她于是心裡知道,這枚金牌,拿下了。

在和教練的擁抱中,侯志慧的眼淚奪眶而出,但這是最令人幸福的淚水。這一次,她不用再像在裡約一樣,因傷無緣奧運會而哭。

把痛苦的淚變成快樂的淚,她跨過的不光是五年的時光,還有無數的汗水和絕望——但這一切,值得。

深一度|侯志慧的保溫杯和風油精火了,她吃的苦終于有了回報

侯志慧慶祝奪冠。

勝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侯志慧站上了東京奧運會女子舉重49公斤級的賽場,但她身上穿着的,是2016年裡約奧運會時發的比賽服。

時光撥回五年前的那個夏天,她本來是應該穿着這件衣服為中國代表團沖擊金牌的,但是憧憬在一瞬間就變成了殘酷的打擊。

本來她都已經跟随中國代表團抵達了裡約,然而就在8月1日,奧運會開幕近在咫尺之時,她的參賽名額被臨時替換,變成參加女子75公斤以上級的孟蘇平——奧運舞台,就這樣從她的面前驟然遠離。

讓代表團最終做出換人的決定的,是侯志慧當時身上的傷病隐患。奧運前她的膝蓋有傷,在舉重隊确定出征名單的時候就有過猶豫。

與此同時,75公斤以上級則因為有強敵被禁賽,讓中國隊在該項目奪金的希望增加,侯志慧就這樣成為了被“犧牲”的那一個。

深一度|侯志慧的保溫杯和風油精火了,她吃的苦終于有了回報

後來,侯志慧用“崩潰”來形容自己當時的感受,教練周繼紅想擁抱安慰她,侯志慧說着“你不要對我這麼好”拒絕了。

内心的痛苦,隻有她自己知道。

當時,隻有19歲的侯志慧哭了整整一中午,但這一次,她終于不用再品嘗痛苦的滋味了。

東京奧運奪金後,侯志慧也哭了,但是她說自己“隻哭了一小下”:“畢竟還是開心比較多。”

奪冠之後,她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趕緊回到房間休息一下”,跟自己的父母家人聯系,和他們分享這份巨大的喜悅——“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穿着一件時間有些“錯位”的裡約奧運會比賽服,侯志慧的身上似乎真的帶上了彌補五年前遺憾的那股狠勁——6把試舉全部成功,打破兩項奧運紀錄奪冠。侯志慧說,自己可能也是真的“帶上了2016年的信念”。

這枚金牌,是她五年前就打算攥在手裡的,時間晚了一點,但她終究還是拿回來了。

深一度|侯志慧的保溫杯和風油精火了,她吃的苦終于有了回報

走過五年,走過汗水和絕望

看上去,侯志慧的這枚金牌似乎來得不費功夫,最強勁的對手米拉拜也隻能早早提前放棄投降。

但在比賽開始之前,侯志慧卻是小問題不斷。

“前一天晚上睡得晚,睡得不太好。”讓她翻來覆去難以入眠的,除了興奮還有緊張。這次期待已久的奧運會之旅,其實一直讓她的神經處在一個高度緊繃的狀态。

而到了比賽臨近的時候,又出現了驚險一幕——稱重時,她的體重超了0.1公斤,她趕緊去烈日下面頂着高溫跑步,讓自己迅速出汗,然後把汗水擦幹再上稱,才将将滿足了體重要求。

好在,這些插曲最終沒有影響她的場上發揮,沒有人能夠對她造成太大的威脅。賽後在網絡上,她用保溫杯喝水和教練給她聞風油精的畫面成了熱搜,這些畫面營造出這樣一種氛圍:這枚金牌來得舉重若輕。

但能夠舉起如此重量的精神和身軀,當然不可能是輕松就能得來的。

“要練好,不是拼運氣,六把試舉成功不是随便練出來的。”教練王國新賽後這樣對記者說道。作為弟子身邊最親近的人,他知道侯志慧這一路來付出了多少。

在裡約奧運會遭受打擊之後,傷病的陰影并未離侯志慧遠去。2017年她的膝蓋再度受傷,各種治療手段基本用了個遍,自己未來還有沒有新的巅峰,她自己也看不清楚。

深一度|侯志慧的保溫杯和風油精火了,她吃的苦終于有了回報

比身體傷病更可怕的,是心理的疲憊和迷茫。今年早些時候接受采訪時,她就回憶過那段時光:“最近幾年我經常會猜測是不是自己太差了,比賽時也經常胡思亂想,表現不穩定,越來越懷疑自己。”

一直到了東京奧運會賽場,她還在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拿冠軍?有沒有資格拿冠軍?這個時候,教練王國新用力地推了她一把。

“(侯志慧)容易一到挺舉就什麼也不會做了,今天挺舉之前她也跟我說感覺自己有點慌。我說你放心,什麼都不用想就聽我的,我教你怎麼用勁就怎麼用勁。”

“畢竟這是大賽,壓力太大了,這是常人可能體會不到的,這個時候就要堅定地支援她。”

深一度|侯志慧的保溫杯和風油精火了,她吃的苦終于有了回報

從青澀到成熟,這是收獲的時刻

其實,王國新帶侯志慧的時間并不算長,去年6月侯志慧才來到他的組。一開始,王國新選擇把重點放在了弟子的心理上而非技術上。

“我帶她首先就是建立信任,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和信任,沒有溝通和信任,所有的動力都無法調動起來發揮起來。”

一方面,侯志慧需要擺脫的是裡約奧運會的痛苦回憶:“2016年那種打擊對孩子的陰影太大了,好幾次她會感覺練着沒有希望了,吃了這麼多苦(看不到未來)。”

另一方面,王國新也想改變侯志慧那稍顯不成熟的性格。

此前,侯志慧脾氣比較急,容易固執己見,也是以容易和他人産生沖突。對于這樣的狀況,王國新選擇了用“軟硬結合”的方式來化解。

深一度|侯志慧的保溫杯和風油精火了,她吃的苦終于有了回報

侯志慧鞠躬緻謝。

“嚴和愛要并存,光有愛不行,這孩子以前就是寵得多,但到了我這邊,耍大牌肯定不行。如果你要跟我亂較勁,憑着個性胡來,那不可能。但如果你要講道理,那什麼都可以講,我們是平等的。”

“她曾說自己是吃軟不吃硬,我告訴他我比你更狠,但是我們有一條,要講道理,而不是比脾氣大。”

而在訓練上堅持科學嚴格,用實際提升的成績說話的同時,王國新也會真正地關心弟子,甚至有時候還會幹起理療師的工作,幫助弟子放松肌肉。

“在我心裡她就是自己家的孩子,甚至比我家的孩子都還要親,她也是真的把你當成父母了。”

從以前的毛躁、青澀,到現在的逐漸平穩,王國新見證了弟子的成長,“這次(奧運會)就感覺到什麼都順起來了,成熟了。”

當金牌落袋,師徒二人擁抱在一起的時候,王國新也忍不住流淚,感慨地說:“‘猴子’(侯志慧的外号),咱們吃的苦,所有的這些都有了回報。”

淚水從兩人的眼眶裡滑下,一位新的冠軍,就這樣從磨練和蛻變中誕生。

責任編輯:騰飛

校對:丁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