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存在與死亡探讨——《船夫日記》

作者:危笑與弟弟

不管你相信什麼,你都會死掉,但是,假如你什麼都不相信的話,那麼對于活着的人來說,你已經死了。

這是書中很經典的一句話。我不知道要怎樣地去介紹這本書,因為我不知道要怎樣才能盡我的了解去說明白這本書的真正意思?很多時候,看這本書我都覺得是對我的一個挑戰,裡面有些話真的很令人費解,以至于要看上幾遍才能知道其中最淺顯的内涵。那麼我就按我能夠表達的方式把我對這本書的了解闡述一下。

存在與死亡探讨——《船夫日記》

《船夫日記》的作者是一個匈牙利人——凱爾泰斯~伊姆萊。該書中,作者借助了獨特的,晦澀而優美的文學手段對“存在與死亡”這個人類基本的哲學命題的“自殺性思辨”:對我來說,最适當的自殺,看起來,就是生活。主要揭示了人類恐怖的堕落與沉淪,讴歌了一個脆弱易傷的個體對曆史程序中的野蠻保證的執着抗争。

在人的生命裡,最終會有一個瞬間降臨——就在這一刻,我們突然意識到了自己,突然釋放出自己的能量,就從這一刻起,我們可以依靠自己,而且就在這一刻誕生。每個人的體内都擁有天才的幼芽,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是生活成為自己的生活。真正的天才是存在的天才。精辟而簡約地論述了關于“存在與死亡”關系,這也是我們作為個體人存在的最好诠釋,不是麼?

存在與死亡探讨——《船夫日記》

書的文章結構分了三個部分進行闡述,一,駛向浩瀚的海面,出航,二,徘徊,在暗礁和淺灘之間,三,放開(輪船),收起(船槳),幸福。作者在開始對存在和死亡在内心與生活中經過一段刻苦銘心的思考後,最終還是獲得了心中的幸福,盡管還在不停地為新的事物探索者。看過該書,我們也不難發現,書中也引用了很多名人的名言,抑或是作者認為很有意思的話,但是他不是完全的照單全收,而是進行過篩選,在特定的環境中把句子放進去,賦予了句子新的全新的含義。

書中的文字咋看起來似乎很淩亂,但隻要是我們了解了其中的深意就會明白,他是利用邏輯性,探讨式的方式一步一步去揭示作者在當時内心的想法,而不是像偵探小說一樣有緊密的情節聯系。

存在與死亡探讨——《船夫日記》

悲觀看待世界是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對我來說,最适當的自殺——看起來——就是生活”,他悲觀地看待生活,把生活當作自殺的手段,比現代犬儒者們更加的厭棄這個世界。那麼就是世界不了解我們,我們又何苦去了解世界?如果不能了解,那麼就将世界上的一切照單全收。

書中最後講到,老者在朝着正困惑地徘徊于海灘上的我們微笑發問:

假如上帝死了,誰将笑到最後?

我們在此刻會如何回答老者?我們要怎樣回答老者?我一直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