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别怕家裡燈滅,再沒人等我了”

“老爸!老媽!我回來了!”21時30分,付麗從藥廠下班回家,打開門的一瞬間看見患尿毒症晚期的爸爸正躺在床上看電視,向她微笑點頭示意……鞋沒脫又小跑到裡屋,癱瘓在床的媽媽費勁地擡起頭“求摸摸”,被女兒撫摸的那一刻,老人的臉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看到父母都安好,付麗懸着的心總算放下了。

付麗今年36歲,兩年前媽媽患腦病卧床不起,父親尿毒症晚期還伴有高血壓和耳聾。生活的重擔沒有将她擊垮,近一年,她将記錄和父母日常生活的視訊釋出到抖音上意外走紅,收獲了40多萬的粉絲,大家的鼓勵和贊賞讓她更有動力繼續走下去。她經常說:“我希望父母能多活幾年,有爸媽在,我才有家!……”

“特别怕家裡燈滅,再沒人等我了”

付麗幫媽媽做康複訓練。

患病後的媽媽,

更像我的天使

19日上午,記者推開付麗的家門,她正在給爸爸量血壓。40平方米的屋子稍微顯得有些擁擠,記者看到,家中的門上、屋裡的水管子上、窗戶和冰箱上全都貼着“關火”二字。“我爸現在記性不好,經常熱着菜就睡着了,有一次把鍋都燒黑了。”付麗說,小時候出門父母在家擔心,現在她出門會擔心家中的“老小孩”……

在付麗的記憶裡,她8歲前都是和父母在一起,後來爸媽開始做賣鞋的小生意後,她就開始和爺爺奶奶生活,每到周末才回家。“小時候,我家彩電、錄音機都有,父母也盡可能滿足我的需要。”

原本還算富裕的家庭從母親開始接觸白酒的時候逐漸沒落了。因為在外擺攤,付麗的媽媽邵雅英就想着喝白酒暖暖身子,為了省錢買2元一袋的白酒喝,一喝就是十幾年。2012年,邵雅英突然出現肢體不協調、手腳亂動的“怪病”,去醫院檢查确診為酒精性腦病且伴有小腦萎縮。當時邵雅英56歲,因為喝酒成瘾,家裡的電器都被她偷偷變賣成錢去換酒喝。

付麗18歲就到藥廠參加了工作,成為一名流水線上的勞工,每天早出晚歸。直到2018年,母親癱瘓了,父親的糖尿病也加重到尿毒症……

面對如此重的家庭負擔,付麗卻說:“患病後的媽媽,更像我的天使。”

“特别怕家裡燈滅,再沒人等我了”

付麗的丈夫王金寶為嶽母理發。

以前他們是父母,

現在都變成“孩子”

為了照顧父母,付麗向工廠申請,從每天上班變成隔天上班,将近淩晨才下班。休息時,她每天6時起床,先給媽媽用溫水擦身、更換尿不濕,而爸爸負責下樓買早餐。

“你看,我家電視循環播放《鄉村愛情》,因為我媽愛看!”一切都收拾完,付麗開始為媽媽穿上“背帶”。記者看到,付麗使出全身力氣翻動媽媽,確定背帶系得紮實,“我媽經常說自己太胖,要是瘦點姑娘就能省點勁兒。”付麗笑着說,她可不敢減肥,怕變瘦了抱不動媽媽。移位儀向上擡起,将床上的邵雅英像“木偶”一樣直接“拽”了起來,開始一天裡的康複訓練。被“拽”着的邵雅英,費力地挪動雙腳往前移步。前進、後退……循環往複十多次,付麗将母親移到椅子上,借着移位儀的“拉扯”,邵雅英可以舒服地坐着看一會兒電視。

“爸,吃完藥該去透析了,我先給你量量血壓。”每次和父親付家中說話的時候,付麗幾乎都是扯着脖子喊:“我爸耳朵聾,不大點聲根本聽不見。”

安頓好父母,付麗開始清洗媽媽換下來的衣服和床單。“很多時候,我特别羨慕别人家,回家時爸媽準備了熱乎的飯菜,有事父母出頭幫忙。以前,他們是我的父母,現在都變成我的‘孩子’。”付麗說,轉念一想自己比很多人幸福,因為還有爸媽。

是不是我小時候

也這樣讓媽媽哄着

“其實也有人說,你父母也活不了幾年,到時候你就解脫了……”付麗說,當聽到有人這麼安慰她時,心裡特别不是滋味兒。

付麗一到上班日就提心吊膽,每次下班出了電梯,她總會深吸一口氣再開門,看到父母安好,心裡别提多高興了。“你們經曆過嗎?回到家時,爸爸因為忘吃降壓藥昏迷不醒,媽媽從床上摔下來在地上爬……”付麗告訴記者,這樣的場景她再也不想經曆。

說起辛苦和操勞,付麗小聲地說:“哪能不累呢。”因為邵雅英經常大便後不吱聲,結果身上、被子上到處都是,付家中在家隻能做做飯、給妻子喂喂飯,遇到這種情況隻能等女兒下班回家再處理。

還有幾次,付家中給妻子喂完飯後忘把床邊護欄安上,付麗回家後就看到媽媽趴在地上,父親在一旁坐着陪着……

“為啥不老實,這麼不聽話。”付麗嚴肅地“批評”了媽媽,但是,沒過一會兒就趴在邵雅英耳邊說:“媽,别怪我語氣重,我是怕你摔壞,怕你發生意外,我就沒有媽媽了。”說完,母女二人緊緊抱在一起。

有時候,邵雅英整晚都要喊人,付麗就靜靜坐在媽媽床邊陪伴着,“是不是我小時候也這樣整夜整夜讓媽媽哄着。”付麗喃喃自語道。在付麗心中,家是外面不管多冷,擡頭看燈還亮着,就是爸媽等她回去的地方。“特别怕有一天家裡燈滅了,再也沒人等我了……”

沒想着視訊能火

就想記錄日常生活

記者采訪結束準備離開時,屋門打開了,邵雅英嘴角露出了笑容:“我女婿來了。”“媽,你這頭發都長了,我給你剪剪。”付麗的丈夫王金寶進屋脫了衣服就拿起毛巾和工具,為丈母娘剃頭,剃到一半還打趣地說:“媽,一半長一半短也挺好看,要不就這樣了?”邵雅英笑出了聲。

王金寶比付麗小6歲,兩人2016年結婚,“當時我媽還沒病得這麼重,我倆就想多掙點錢。”王金寶是給大車修輪胎的修理工,每天上一宿班,第二天早上下班回家補覺。自從邵雅英卧床之後,隻要是付麗上班的那天,他再困也要定好鬧鐘來照顧嶽父和嶽母,換尿不濕、翻身、鍛煉都不在話下。“他是家裡獨子,雖說條件不好但也是寵大的。”但為了給付麗減輕點負擔,王金寶也漸漸習慣了。

“特别累的時候,有他在身邊幫一把感覺真好。”對于丈夫,付麗有着說不出的愧疚,結婚四年,公婆特别希望抱孫子,但自己家這種情況,她隻能一再逃避……

“媽,你快點好,等我倆以後有孩子,幫我們看孩子。”聽見女婿的“指令”,邵雅英費勁的說:“那必須的。”

從去年開始,付麗将這樣溫馨的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拍成視訊傳到抖音上,“一開始沒想着視訊能火,就是想記錄這段日常生活。”付麗坦言,沒想到,自己和丈夫照顧父母的故事竟然意外走紅,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就擁有了40多萬粉絲。

無論多大

沒有爸媽就沒有家

“剛哄睡老媽,給老爸吃完藥,此時能聽到窗外的風很大 ,屋裡的家很暖。”

“一開門就能看到爸媽,即使他們不健康也能陪伴我,起碼他們還在,我的家還在。”

“淩晨一點半,第二天六點還要上班,獨生女小時候得到的是雙倍的愛,長大就是雙倍的責任,努力活着,加油!”

“我最害怕的是未來有那麼一天,推開門沙發上沒有睡着的老爸,屋裡也沒有等我伺候的老媽,無論多大年紀,沒有爸媽就沒有家!”

一句句戳人心窩子的話語,感動着幾十萬的網友,大家都為這對孝順夫妻點贊,紛紛送上祝福和鼓勵。

照顧媽媽的日常、父母恩愛的細節,她都會拍成視訊。付麗說,自己聽過最浪漫的話就是,邵雅英靠着移位儀坐在椅子上,付家中在旁邊,“把我的腎給你,别害怕。”邵雅英說完,付家中溫柔地摸了一下她的頭……

小時候,付麗是親戚眼裡不着調的小孩,現在所有人都說她變了,沒想到她能這麼孝順重病父母。“其實我隻是想當個有爸媽的小孩,有爸媽在,我就有家。”

邵雅英在一旁突然插了一句話:“付麗對我好,我聽姑娘的,希望他們要個孩子。”付麗馬上眼淚就止不住了,她說媽媽平時雖然也會噓寒問暖,但從來都不會說這些,她知道爸媽對未來還抱有幻想,并沒有放棄生活下去的動力。

臨别,付麗拽住記者說,自己其實經常會做一個夢,夢裡一覺醒來,媽媽還是那個能抱得動我的媽媽、爸爸也還是當年意氣風發的大英雄……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新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