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向着共同富裕 | 保生态促鄉村振興 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作者:廖昊
美,向着共同富裕 | 保生态促鄉村振興 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10月16日至17日,第六屆安仁論壇在成都大钊縣古鎮舉行。論壇以"新發展模式下的鄉村振興"為主題,邀請各界人士暢談"鄉村振興"。大會成立了"為鄉村振興而奮鬥,促進共同繁榮"分論壇的國有企業鄉村振興和"鄉村振興與美好生活"分論壇,第三屆"小鎮美學模式"釋出的系列活動再次描述了我國農村城鎮的"三條命"融合。

論壇以安仁線下主會場為基地,結合現場采訪、媒體互動等線上内容,邀請了各部委上司、學術行業權威專家學者、30餘位中央企業負責人及相關負責人,負責鄉村振興工作,以及農村建設、福祉、文化旅遊、 知識科技等領域的實踐代表進行分享與交流,共同探索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

美,向着共同富裕 | 保生态促鄉村振興 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美麗,走向共同繁榮"網絡直播訪談作為第三期"小鎮美學模式"系列活動的釋出,與四組嘉賓對話,關注中國農村建設程序的新時代,着眼于發現生态、社群、文化、藝術、産業等不同次元的生活美學、生産美學和生态美學。

美,向着共同富裕 | 保生态促鄉村振興 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10月17日,在第三組現場網采訪中,文化學者、中央電視台"百年論壇"主講人魏鑫、渭江鎮黨委書記、渭江鎮代表河南甯江小裡鎮、南嶺新村小觀鎮一書記、河南省委組織了二級研究員馮濤三位嘉賓,圍繞"我們這裡在村振興"為主題深入對話, 黃金判決經常引起廣泛關注。

生态移民搬遷煤山礦成為金山銀山

沿江鎮委書記、渭江鎮代表蔣曉麗介紹,渭江鎮90年,是成都著名的煤炭小鎮,也是成都重要的燃煤供應基地,生态破壞,雖然當地居民經濟收入穩定,但缺乏幸福感,2009年廬江鎮按照四川省"兩改"安排部署, 和傾斜源鎮合并。

随着國家相關政策的調整,渭江鎮加強生态保護,關閉小煤窯,統一規劃,實行生态遷徙搬遷,将常年居住在山區的人們遷往田間小鎮統一安排,現已形成占地14萬平方米的建立田間小鎮。蔣曉麗介紹,渭江鎮生活水準在全縣處于較高水準,幾年來,煤炭鄉鎮實作了真正的蝴蝶蛻變,完成了"礦區變景區,資源變資産"的轉型過程。

生态移民的搬遷改善了廬江鎮的環境,依托廬江青山鎮的綠水,提出"市民下鄉,聯合農村聚居",将人民剩餘資産集中建設住宅叢集産業。2018年,廬江鎮将改造全區所有街區,吸引衆多遊客前來度假體驗鄉村旅遊。當地住宅已從2019年的15個擴大到今天的110多個,旅遊總收入約為2億,遊客超過60萬。通過生态美化實作渭江鎮鄉村振興,通過旅遊帶動"三産"占全鎮收入的60%。蔣曉麗指出,"五激活"在渭江鎮的應用,讓村民們财力充裕,在家門口吃旅遊餐。

資源激活,通過産業優化規劃,整合住宅物業産業資源,實作統一産業化開發。

場景激活,通過挖掘當地文化,将其布置成不同的消費場景,打造出獨特的IP。

産業化激活,通過共享生活産業,實作人下鄉、共享度假。

系統激活,通過"國有平台公司、管理委員會、鄉鎮集體組織和鄉鎮旅遊合作社",打造、建立、帶動整個産業叢集的發展。

首先,通過集體經濟組織和鄉鎮農村旅遊合作社産生的利益來激活利益,使普通人參與紅利;

蔣曉麗認為,生态價值的轉變和全景消費的形成,也是鄉村振興和農村媒體融合發展探索的新途徑,但鄉鎮産生的價值應該用回饋給勤勞的當地人民。

"五次激活"允許村民在家門口吃旅遊餐

與廬江鎮相比,平均海拔800多米,距南嶺新村10公裡,環境和條件都比較惡劣。河南省鞏義市小官鎮南嶺新村一書記、河南省委組織二級調查員馮濤說,南嶺新村最早交通不便,物質運輸不友善,個人所得低,生活不能說有幸福感。2015年,河南省機建構設委員會辦公室作為定點幫扶機關,派一等秘書到南嶺新村開展建設助學和精準扶貧工作。"緻富先行,修路先行",南嶺新村花了幾年時間修建了近40公裡的村群路,友善了上山下交通,也開辟了旅遊發展通道。

馮濤說,南嶺新村的旅遊特點是所有景區都免費向公衆開放,道路的暢通吸引了周邊城市的居民在節假日參觀。截至目前,南嶺新村經營着20多家農舍,當地初遊者也走上了通過旅遊緻富之路。

旅遊發展既是"富口袋"又是"富頭"

鹭江鎮和南嶺新村都通過生态旅遊的發展為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不僅如此,馮濤還指出,通過近年來精準的幫助,南嶺新村村民除了收入變化外,最重要的是睜開眼睛,在思想上有所突破。通過房屋改造,美觀的鄉村建設,越來越多的外出工作的年輕人選擇回國創業,并通過網絡等媒體将南嶺新村的新風光、新文化傳播開來,旅遊發展讓村民不僅有"口袋",更是"頭"。

蔣曉麗也承認,現在濰江鎮不僅要實作人才的回流,還要接受更多國外高學曆的人參與農村建設。在蔣曉麗的眼中,自然之美、生态之美、文化之美共同創造了渭江鎮的外在美感,而隐源,渭江人打造了自己的家鄉,廣納四方嘉賓的精神之美是小鎮内在而獨特的魅力。

小城鎮之美,鄉村之美,美來自田野中的一塊石頭,一棵樹,一片森林,一座山,美麗來自自然,來自文化,但最根本的是來自人。馮濤的感受,是有責任有思想的人的責任,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思想、資源,給農村,我們共同建設,才能真正讓小鎮"美麗"起來。

—— 完 ——

來源:安仁華僑城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電子郵件位址: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