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胡歌
2021年4月,古裝電影《将軍諾》在騰訊視訊播出,著名演員胡歌第一次演反派,廣大觀衆見證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胡歌。
胡歌既是著名歌手,又是當紅演員,一直活躍在影視一線。他主演了《仙劍奇俠傳》《四十九日·祭》《僞裝者》《琅琊榜》等衆多影視劇,奪得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等殊榮。
胡歌5歲時,母親就患上了乳腺癌,孝順的胡歌陪伴母親抗癌30多年,他們的母子情催人淚下。2019年3月,母親因癌症複發離世。胡歌将淚和痛埋在心底,以愛和孝心引領父親走出喪偶之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母子歲月裡有磨難,癌症複發撕裂兒子心</h1>
2018年12月23日,影片《李娜》在武漢殺青,主演胡歌傳回上海的家。一進家門,他的心猛然一抖:母親比自己離家時更消瘦憔悴了,眼圈周圍布滿青暈,整個人疲态盡現。胡歌揪心地問母親:“媽,你狀态很不好,去看醫生了嗎?”母親一聲輕歎:“看過了,沒什麼大礙。唉,老病号了,身體有些不适也很正常。”
童年的胡歌與媽媽
母親去卧室拿藥時,父親将胡歌拉進書房,老淚縱橫地說:“半個月前,我帶你媽去醫院複查,醫生說她體内的癌細胞擴散了,多則能活一年半載,少則隻能活半年,我不敢告訴她真相。讓她住院,你媽堅決不同意。兒子,你無論如何要說服你媽去醫院呀。”胡歌心碎了:“爸,我一定能做到。”一語未了,胡歌已是潸然淚下……
胡歌1982年出生于上海,父親是基層網球教練,母親江琴是國小教師。胡歌是家中獨子,自小集父母的寵愛于一身。孰料胡歌5歲時,剛30出頭的母親被查出了乳腺癌。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打碎了胡歌的幸福,也催生了他的早熟。
母親在上海瑞金醫院接受病竈切除手術後,小小年紀的胡歌陪伴母親抗癌。那時父親一天到晚在外面教孩子打網球,家裡大多時候隻有胡歌與母親。他努力學習,以一次次考試高分來換取母親臉上的笑容。胡歌還陪母親去醫院檢查、取藥。母親在家裡熬中藥時,胡歌讓母親躺在床上休息,自己守着一爐文火熬中藥。弄堂裡的小夥伴站在窗戶底下,高聲喊胡歌出去玩。胡歌打開窗戶,探出頭說:“我要幫媽媽熬中藥,走不開。”兒子的過早懂事,牽扯出江琴眼裡的酸淚。
那時江琴每月醫藥費不下100元,而她與丈夫每月工資不超過300元。夫妻倆還要贍養兩邊父母,要負擔一家三口的日常開銷,而醫藥費就占去了三分之一,日子捉襟見肘。國中時,清秀帥氣、多才多藝的胡歌通過競争,成為上海教育電視台《陽光少年》欄目的主持人。如此一來,胡歌每月有20多元的收入,他一分也舍不得花,全交給母親補貼家用。
2001年,胡歌高中畢業,以優異成績被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錄取。然而,胡歌卻放棄了中戲:一是北京離上海太遠,每學期的往返車費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他想省下這筆錢給媽媽看病;二是父親經常不在家,母親一個人在家裡孤獨,胡歌想多些時間陪在母親身邊,陪她一起抗癌。最終胡歌放棄中戲,選擇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母親清楚胡歌的心思,覺得是自己拖累了兒子,心裡很是愧疚。胡歌安慰道:“媽,現在對我來說,你的健康壓倒一切。中戲和上戲又有什麼差別?隻要有才華,刻苦學習,在哪所大學讀書都是一樣的。”母親笑中帶淚。
大學期間,胡歌一共拍了30多部廣告,還給多部影視劇配音,并參演了《假裝沒感覺》《疑神疑鬼》《蒲公英》等影視劇。大二時,胡歌就再沒向家裡要一分錢,自己勤工儉學養活自己。不僅如此,他還經常用片酬給母親買藥,帶母親去醫院複查也是胡歌交錢,大大緩解了父母的經濟壓力。
江琴是一個智慧、堅強的母親,盡管乳腺癌給她身心帶來了巨大傷害,但她很少在兒子面前流淚,更不抱怨命運的不公。出門時,她要畫個淡妝,将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在母親的感染下,胡歌快樂陽光,心理承受能力明顯比同齡孩子強……
時光就在胡歌陪伴母親抗癌的日子裡走走停停。大學畢業後的幾年裡,胡歌在歌壇、影視圈雙向發展,還兼做主持人,成為深受觀衆喜愛的多栖明星。2006年8月29日,胡歌在浙江橫店拍完戲回上海看望父母,司機小凱給胡歌駕車,助理張冕陪在胡歌身邊。當時張冕還是北京師範大學大三學生,她與小凱都是胡歌的粉絲,主動為胡歌服務。
本來胡歌坐在副駕駛座位,張冕為讓胡歌到後排休息,主動與他調換了位置。商務車行駛到滬杭高速嘉興路段時,小凱因為疲勞駕駛,反應遲鈍,導緻他們的商務車與一輛大貨車相撞,張冕當場身亡。小凱重傷,胡歌被徹底毀容。執勤交警趕緊将胡歌和小凱送往上海人民醫院。經急救,小凱保住了性命,胡歌的臉被縫了100多針,變得面目全非。
胡歌的父母
接到交警的電話,江琴與丈夫跌跌撞撞趕往醫院。得知兒子沒有生命危險,江琴心碎中有一絲慰藉。在手術室外,她經常流淚,一旦出現在胡歌的病床前,母親就表現得異常堅強。胡歌覺得自己毀容了,前途完了,心如死灰。出院後,他對前途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人變得很頹廢。
最艱難的歲月裡,母親3次陪着胡歌整容,胡歌的脖子上至今還留着一道傷痕。母親告訴他:“以前觀衆更在意的是你的外表,現在上天在你的臉上開了一扇窗,是希望觀衆可以更多地看到你的内在。”母親的話讓胡歌熱淚盈眶,也讓他迷茫的心敞亮了。
但車禍過後胡歌還是有心結。小凱出院後,母親陪着胡歌幾次去看望他。張冕離世後,父母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母親又陪着胡歌,去拜訪張家父母,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母親還支援胡歌,以張冕的名字,在全國捐建了30多所希望國小。在母親的呵護與陪伴下,2011年,胡歌徹底走出了車禍後遺症。
胡歌劇照
重獲新生後,胡歌的事業達到巅峰,先後推出了《琅琊榜》《僞裝者》《大好時光》《外科風雲》等經典影視劇,并榮獲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殊榮,成為一線小生。而且,胡歌以更大的孝心反哺母親,他給母親買進口的特效藥,每隔兩個月就陪她去醫院複查。他還親自給母親制定營養食譜。很多乳腺癌患者,手術後撐不到10年就離世了,而江琴術後20多年病情一直很穩定,身邊人都稱贊胡歌用孝心創造了奇迹。
2017年10月,胡歌應邀參加在上海舉辦的國際乳腺癌論壇。這次他不是當紅明星,而是以一位癌症患者兒子的身份,分享了自己陪伴母親堅強抗癌30年的勵志故事。台下的專家、癌友被他們的母子深情感動了,個個熱淚盈眶。
胡歌一直希望母親能夠活到80歲、90歲,然而2018年12月,母親剛剛64歲,生命就進入了倒計時,怎不令胡歌肝腸寸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4">放棄戲約守護癌症母親,病房裡帶淚的年夜飯</h1>
母親服過藥後,胡歌掰開揉碎地與她交心:“媽,現在兒子有這個經濟能力了,你就去醫院住一段時間吧,就當療養了。”母親歎息道:“在醫院住一天就要上千元,去那裡花錢買罪受幹嘛?你難得回家,我和你爸要給你家庭溫暖。”胡歌急中生智地撒謊:“媽,我也不想隐瞞你了,這些年我拍戲太累了,身心俱疲,血糖血壓都有些偏高,想去醫院調養一段時間。咱們母子住一家醫院,這樣能天天見面。”
江琴将兒子的健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胡歌這樣一說,她答應了。當天下午,胡歌與父親收拾好住院物品,他與母親住進了上海華山醫院。大夫為胡歌做過全面檢查後,他身體各項名額都趨于正常,根本沒有必要住院。大夫不解地問他:“好多人有病都不願住院,你沒病怎麼還要住進醫院?”胡歌黯然講述實情:“我媽的癌細胞在體内擴散了,我們向她隐瞞了真相,她不肯住院,我隻得謊稱自己身體不适,陪她一起來住院。”大夫被胡歌的孝心感動了,答應與他一起對江琴保守秘密。
入院第二天,胡歌再次讓母親接受了全面檢查,結果顯示,江琴體内的癌細胞已擴散到了肺部。醫生凝重地告訴胡歌:“你母親的生命期限,最多隻有半年了。”胡歌與父親站在醫生的辦公室裡流淚了。情緒稍稍平複後,父子倆在洗手間裡用涼水沖了一把臉,然後強裝笑臉出現在江琴的病房裡。
胡歌與父親
胡歌與父親做了分工:父親負責每天給母子倆做飯,然後用保溫桶裝着送到醫院。胡歌全權在醫院守護母親。胡歌的病房在4樓,母親住在二樓,他一天絕大部時間都守在母親的病房裡。為不讓謊言穿幫,胡歌經常當着母親的面服藥,其實他吃的都是維生素。晚上,他在病房裡給母親陪床。
為了延長母親的生命,胡歌要求院方給母親實施病竈切除手術。主治醫生梁曉華告訴胡歌:“你母親的癌細胞已向多個髒器擴散了,再做手術意義不大,況且她血糖血壓都有些偏高,也不宜做手術。”在這種情況下,胡歌便要求院方給給母親用最好的藥,采用最有效的拯救手段。
2019年1月12日,江琴咳嗽時痰中帶血,她似乎意識到了什麼,難過地對兒子說:“我每天感覺越來越疲憊,胸口疼,可能是病情加重了。”胡歌忍着心碎安慰母親:“我問了醫生,他說你咳血是因為上火了,病情沒有惡化。”這時父親來病房送飯,他擔心自己控制不住情緒,走到病房門口又退回去了,拎着兩個保溫桶蹲在走廊上流淚。
胡歌是一線小生,經常有導演找他拍戲。僅僅半個月,公司就幫他收到了6個劇本,讓胡歌挑選。胡歌黯然對經紀人說:“現在是媽媽最需要我的時候,她的生命遠比我拍戲重要,我想陪在她身邊,不給自己留遺憾。”對方尊重了胡歌的選擇。
1月20日,一個新來的護士給江琴發藥時,不小心說漏了嘴,說她是晚期癌症患者,要及時反映自己的身體變化。江琴的全身顫抖了一下,随後兩行清淚順着臉頰簌簌而落。胡歌來母親的病房時,江琴将眼淚擦幹,哽咽着對他說:“你與你爸别瞞我了,我知道癌細胞已在體内擴散了。我不懼怕死亡,隻是舍不得離開你。”胡歌不由悲從中來:“媽,你要堅強,現在醫學這麼發達,也許你能再次創造奇迹。”
傍晚,丈夫來送飯時,江琴對父子倆說:“像我這種情況,再在醫院住下去沒有多大意義,我想出院。”丈夫流淚了:“你知道嗎?為了讓你治病,兒子假裝自己有病陪你住院。隻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們就要做百分百的努力。”胡歌拉住母親的手:“媽,哪怕你多活一天、一個月、半年,就是我和爸爸的幸福。作為兒子,哪能眼睜睜地看着你生命消逝?别人借錢也要救父母,何況我有這個經濟能力!”
求生的本能,加上兒子和丈夫暖心的開導,讓江琴安心在醫院住了下來,奮力與癌魔抗争。
既然母親知道了病情真相,胡歌不需要再僞裝了,當天他就辦理了出院手續,與父親全力呵護病中的母親……
随着春節的臨近,一些病友被家屬接回家過年,江琴也要求丈夫和兒子接自己回家。胡歌與父親商量:“媽媽這種身體狀況,暫時不适合回家,我們就在醫院過年吧。隻要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哪裡都是家。”父親與胡歌的想法一緻,支援兒子的決定。
随後胡歌給母親做工作:“現在是特殊時期,在醫院裡會有最大的安全和保障,就在這裡過年吧。”丈夫也勸江琴:“要是回家過年,萬一發生什麼意外,後果不堪設想。如果你真的替我和兒子着想,我們一家子就在醫院過年。”丈夫和兒子這樣做,是考慮自己的安全,江琴答應了。
2月3日是臘月二十九,胡歌與父親買來燈籠、窗花、春聯,然後将病房裝扮得喜氣洋洋。胡歌還在母親的病床邊擺放一盆水仙,一盆百合,冰冷肅穆的病房裡,頓時洋溢着喜氣和生機活力。置身丈夫和兒子愛的氛圍裡,江琴的心情明顯好轉,蒼白的臉上竟出現了一絲紅暈。
第二天是除夕,胡歌在病房陪伴母親,父親在家裡做了6道家常菜,然後趁熱帶到醫院,一家人圍在一起過除夕。為讓母親顯得精神一些,胡歌親手給她化了淡妝,并讓她穿上了新衣服。父親擺碗筷時看到這一幕,眼睛濕潤了。胡歌提議:“今天是除夕,我們應該高興,誰也不許流淚。”
胡歌與父母
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時,3個人有說有笑,回憶胡歌小時候過年的快樂往事。想到明年的除夕,母親也許就不能陪自己過了,胡歌不由悲從中來,聲音哽咽了。他擡頭看父母,他們也在拼命壓制淚水,但還是有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盡管3個人臉上都有笑,但悲傷在心裡逆流成河。
正月初五,母親吃過早飯後,突然陷入昏迷。胡歌驚慌叫來醫護人員,大家七手八腳将胡母推入ICU病房。胡歌與父親守在病房外,他看見父親全身都在顫抖。胡歌抓住父親的手,給予他溫暖和力量。一扇薄薄的門,将一家三口隔在兩個世界,胡歌不知母親能否闖過這道鬼門關?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5">淚别母親,陪父親走過喪偶之痛</h1>
經輸氧、點滴等急救,3個多小時後,江琴從昏迷中蘇醒過來了,胡歌與父親如釋重負。第二天,胡母的病情穩定了,醫護人員讓她回到普通病房。吃過中飯,母親向胡歌提出:“我要回家。”胡歌堅決不同意:“這時候你怎麼能回去?”母親一直在胡歌面前表現得慈愛、淡定、寬容,但這次她卻是少有的固執,與胡歌賭氣,拒絕服藥。
胡歌與父親無法說服母親,便向主治醫生求援,希望他能做通母親的工作。對方告訴胡歌:“留給你母親的時間不會太多,就尊重她的意願吧,别讓她留遺憾。”這句話讓胡歌的心再次碎裂,他含淚答應了。
胡歌、王樂君劇照
兩天後,胡歌為母親辦理了出院手續,讓她回到了闊别兩個多月的家。當晚,母親将胡歌叫到床邊,疲憊地對他說:“兒呀,媽媽不懼怕死亡,隻是放心不下你。你事業很好,但缺乏生活技能。對一個男人來說,生命裡不是光有事業就夠的,還得有做好丈夫、好父親的本事。你以後要結婚成家,要做爸爸,不能做生活中的弱者。”
此時胡母更加憔悴虛弱,胳膊細得吓人,頭發、眉毛基本掉光。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話,她又劇烈咳嗽起來。胡歌含淚幫母親捶打後背,母親對他說:“我想趁自己還有最後一口氣,教你提升生活技能,兒子,你願意嗎?”胡歌哽咽着點了點頭:“我聽您的。”
此後每天上午9點到11點,是母親精神狀态最好的時候。這時她就會掙紮着起來,指導胡歌在廚房裡學烹饪。她教兒子學做糖醋小排、五香熏魚等上海本幫菜。從采購食材,到洗切加工、腌制,再到下鍋烹饪,作料配比、火候掌握等等,都一絲不苟地教胡歌。實習幾次後,胡歌就能做出10來道家常菜,母親贊不絕口。
母親還教胡歌用吸塵器清潔地闆,提醒他使用微波爐的注意事項,并讓他學擦抽油煙機。母親的每一聲贊美,臉上的每一絲笑容,對胡歌就是最好的肯定和鼓勵。他學得很用心,很快就掌握了生活的基本技能……
胡歌《攀登者》劇照
早在半年前,胡歌就與影片《攀登者》劇組簽了戲約,在該片中胡歌飾演男三号“楊光”,戲份不是特别多。春節過後,劇組就趕往青海省的崗什卡雪峰拍攝。因為要照顧媽媽,加上不是男一号,胡歌征得導演的同意後推遲入組。2月底,胡歌的戲開拍了,他放不下媽媽,心裡很是糾結和焦慮。母親告訴他:“你為我已經放棄了很多工作,媽媽心裡很不安。劇組已經很照顧你了,你不能再讓對方為難了,趕緊去吧。”父親也勸胡歌:“你安心出去拍戲,我會将你媽照顧好。”胡歌這才與父母灑淚而别,匆匆飛赴青海。
崗什卡雪峰海拔5254.5米,是祁連山脈東段的最高峰,峰頂常年白雪皚皚,3月份的平均氣溫零下20多度,拍攝環境相當惡劣。每天胡歌與劇組演員上山時,風揚起的雪花打得人睜不開眼睛,胡歌的頭發眉毛都結了冰,凍得連說台詞都很困難。母親從電視裡了解到拍攝的花絮,非常擔心胡歌。為讓母親安心,胡歌将崗什卡雪峰描述得很唯美很壯麗。每天收工回到劇組駐紮地,胡歌要将身子暖和了,說話利落了,才給父母打電話報平安。
其實,這時母親體内的癌細胞已全面擴散,心髒出現衰竭,連起身都很困難。但胡歌與母親視訊時,她讓丈夫給自己畫個淡妝,然後靠在丈夫的肩頭,這樣自己看上去精神狀态好一些。母親叮囑胡歌:“出門在外安全第一,我一切都很好,不用挂念。”聽了妻子的謊言,胡父扭過臉去掉淚……
胡歌與王鷗
3月中旬,胡歌的戲份拍完了,他匆匆傳回上海的家。這時母親的生命進入倒計時,一天要昏迷三四次。她胃口極差,什麼也吃不下,醫生隻得給她注射葡萄糖維持生命。大夫悄悄告訴胡歌:“留給你母親的時間不多了,你要有心理準備。”胡歌難抑悲傷,背着母親淚如雨下。
3月20日,母親進入了彌留之際,胡歌與父親守在母親身邊。母親老淚縱橫地叮囑胡歌:“媽媽要走了,你和爸爸都要堅強。這些年媽媽沒逼婚,是不想給你太大壓力。其實這一直是我的心病,早點将個人問題解決,媽媽在那邊也會為你祝福。”至親永訣是人間最撕裂的畫面,是内心最深重的痛!胡歌拉住母親的手淚如泉湧:“您的話我都記在了心裡。”
在胡歌和父親的注視下,母親于第二天安詳地閉上了眼睛。她的心髒停止跳動時,眼角還挂着兩滴清淚。
送别母親,胡歌與父親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尤其是父親,一時無法接受老伴離去的慘痛,他将自己關在家裡,對着老伴的遺照落淚,一天隻喝一小碗米粥。胡歌的心也傷痕累累,神情暗淡的他沒有心情管父親。因悲痛無法化解,父親出現了孤獨症狀:他失眠憔悴,寡言少語,覺得生活沒有意義。2019年6月,父親黯然對胡歌說:“如果我哪天走了,你不要難過,一定要堅強。”
父親這句話紮痛了胡歌的心,他這才意識到,父親内心的痛遠遠超過自己,他的精神家園坍塌了。自己已經失去了母親,父親必須好好的。那一刻,胡歌在精神上徹底站立起來了。他覺得隻有自己首先快樂起來,才能讓父親快樂,才能托起他的晚年。
胡歌将淚和痛埋在心底,決定用愛和孝心引領父親走出喪偶之痛。這年9月,胡歌去北京演出,将父親帶在身邊。活動間歇,他陪父親遊覽北京的景點,帶他在胡同裡淘北京的美食,還陪他去看網球比賽。回到上海,胡歌帶領父親走親訪友,還将父親的老朋友、老同僚請到家裡聚會。
母親走了,胡歌全權照顧父親的生活。他在家裡給父親做飯,給父親買衣服鞋子。連刮胡刀、剃須膏,他都會替父親買好。2020年1月24日是萬家團圓的除夕,胡歌與父親過了第一個沒有母親的年。父子倆在家裡吃團圓飯,胡歌将對母親的思念埋在心裡,與父親有說有笑。
在胡歌的愛和孝心引領下,這10月,父親徹底走出了喪偶陰影,生活回歸正常。2021年5月,胡歌已經39歲了,依然未婚單身。父親叮囑他:“你以前要照顧媽媽,沒有心思找對象,現在家裡沒有拖累了,你趕緊戀愛結婚吧。這樣我向你媽媽也有個交代。”胡歌給父親吃定心丸:“我始終沒有忘記媽媽的叮囑,會将愛情婚姻當頭等大事來考慮!”
-END-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