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性侵、猥亵、公交偷拍...一個女孩要平安長大有多不易?

性侵、猥亵、公交偷拍...一個女孩要平安長大有多不易?

封面圖

今日,“錢楓被曝性侵”登上微網誌熱搜,繼吳亦凡涉嫌強奸罪被刑事拘留後,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站出來,曝光她們曾經受到的性侵害。

然而,這還隻是冰山一角。

性侵、猥亵、公交偷拍、街頭襲擊、職場性騷擾……在“女孩别怕”——專做女性安全科普的公号背景,還有大量沒有進入公衆視野的陰暗事件,她們幾乎每天都會收到與性侵相關的傾訴與舉報,有些是幾句話,有些是洋洋灑灑的幾百字,這樣的留言在背景不斷堆積折疊,變成持續的+1。

有這麼多評論你為什麼不看?“女孩别怕”的主理人童姥甚至是以而質疑過實習生的工作态度,對方答:因為我太害怕了。

受害者不僅是女性,也包括男性。然而在冰山之下還有更多人選擇沉默。

這是“女孩别怕”做女性安全科普内容的第5年,過去幾年裡她們撰寫了732篇原創文章,涉及女性生理科普、自保技能、法律維權、揭秘黑産等等内容。

我們與“女孩别怕”的内容團 隊童姥和木蘭聊了聊她們所聽到和看到的那些故事,她們希望通過更多的案例分享和預防指南讓年輕人們免于恐懼獲得安全。

她們講述的故事,不僅僅關于如何切實解決女孩們遇到的安全問題,還關乎如何面對這個社會的惡,以及那些微小卻足以慰藉人心的善意。

<h2>一個女孩要平安長大有多不易?</h2>

今年4月5日是“女孩别怕”成立的四周年,編輯部開啟了為期一個月的“1000個故事征集計劃”,征集女孩們在職場中、家庭中、各種親密關系中的真實故事。678封讀者來信紛至沓來,讓她們沒想到的是, 其中差不多有10%的故事講述的是女孩們在未成年時遭遇到的猥亵和性侵。

木蘭還記得看稿的那個下午,她把所有的來信分類整理到一個檔案夾裡,當她一封封點開來看的時候,整個人都是發抖的,身上的雞皮疙瘩起了一次又一次。

在那些質樸的文字裡,女孩們控訴的是她們村裡五六十歲的鄰居大叔,是她們的爺爺、繼父、舅舅、叔叔、堂兄……

剛開始是震驚,不敢相信,後來就變成憤怒,生氣想罵人,最後,木蘭冷靜了下來,在想能不能為她們做點什麼。

“能把這件事情說出來,并且敢讓更多的人看見,這其實也算是一種和解,能讓她的内心得到一些撫慰,是以我覺得我們做的最基礎的事是讓她有一個出口,讓陌生人給她以善意,即便是說我抱抱你。”木蘭說,“一個人說可能會覺得我不需要你的可憐,但是當大家都說抱抱你,然後你看到有一個女孩有着類似的經曆,但是她仍然很積極向上地活着,對于受傷害的女孩來說她會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孤獨,這個也是我們能做的。”

公開“曬”出來,“女孩别怕”裡的很多故事顯得格外的陰郁和殘忍。就像她們90平米明亮簡潔辦公室裡那個跟整體氛圍不搭的會議用白闆,上面寫着:假性濕疣、尖銳濕疣、捐卵、磕炮、白馬王子綜合征……

性侵、猥亵、公交偷拍...一個女孩要平安長大有多不易?

“女孩别怕”編輯部一次會議後的選題闆

這些都是“女孩别怕”日常選題中涉及到的詞彙,也是她們希望向年輕人科普和揭露的内容。

有些女孩看了會取關,她們會說這太可怕了。

曾經有一個女孩平均每個月都要取關且重新關注童姥的B站賬号一次,這中間的反複動作至少有10次,童姥很納悶,“我很想采訪一下她這中間的心路曆程是怎樣的?”

“女孩别怕”的團隊目前有11個人,其中大部分是女孩,陸陸續續也會有幾位男性加入。

90後女生童姥是最早期的創辦者,從事女性安全研究4年。80後的木蘭是“女孩别怕”的另一位内容主編,年初入職前做了12年的财經記者。

為什麼要放棄體面的财經工作,轉做一份危險又不讨好的内容?她的前同僚很不了解。

木蘭并不這麼認為。“過去,我采訪的都是身家上億的人,跟他們聊商業模式,說的是大部分人都用不着的話。在「女孩别怕」,我想我們哪怕能幫助100個女孩,讓她們知道什麼是月經,讓她們知道不戴套會懷孕,讓那些偏遠鄉村的女孩了解到最基礎的性知識,這都很有意義。”

一個女孩要平安長大有多不容易?在“女孩别怕”編輯部,她們曾做過一個統計,迄今為止,女孩别怕的編輯們經曆過的安全問題都包括哪些。

性侵、猥亵、公交偷拍...一個女孩要平安長大有多不易?

編輯們整理自己遇到過的的安全問題

這樣的事太多了,大多數情況下大家隻是沒說出來而已。

至今,她們已經寫了732篇原創文章,她們的「女性安全指南」涉及女性工作、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安全問題,供女孩們随時查閱。

令她們開心的是,關注她們的不僅僅是女性,還有18%的男性讀者,有将近13萬人的男性讀者在看她們的文章。一位男讀者留言說:“我希望幫我的女朋友和未來的女兒去關注這些問題。”

<h2>迫于壓力後的沉默,在這裡找到一個發聲的出口</h2>

就在阿裡性侵事件曝光之後,“女孩别怕”的讀者群一下子炸了,其中一個女孩分享了自己的經曆。

她的故事是萬千遭受職場性騷擾的年輕人的縮影:很多時候迫于外界的壓力,女性無法發聲,或者發聲後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這位女孩處于實習醫生階段時,她被所在醫院委派到一所知名三甲醫院學習,在這裡帶她的教授是一位外科的主任醫師,也是留學回來的醫學博士。

外科的工作壓力很大,一台手術常常要幾個小時,下了手術,教授常常嘴上開車開開玩笑,女孩大大咧咧也就接受了。

有一次下了手術,教授說肩膀酸痛,請女孩給捶捶肩膀按摩一下,因為覺得是公共場合不是私密空間,女孩也接受了。

再之後,教授常常誇贊女孩漂亮,說話的同時開始有肢體觸碰,有時會拍拍她的肩膀,有時會攬過她的肩。

直到有一次,同科系的一位醫生要離開醫院,教授組織大家一起吃散夥飯。酒桌上女孩在幾輪敬酒中喝醉了,頭昏得睜不開眼,趴在桌子上休息。突然,她猛然覺得脖子一痛,脖子上被人咬了一口。她瞬間坐直,把椅子靠向牆邊,沒想到教授又借酒意靠過來,拉起女孩的手臂又用力地咬了一大口,還順勢撲倒在女孩的大腿上,一隻手向大腿根部探去。

性侵、猥亵、公交偷拍...一個女孩要平安長大有多不易?

女孩拍攝的被咬的手臂

女孩整個人都吓醒了,她拼命把教授推開,顧不上掙紮中被扯掉的鞋子,終于跑出包廂打車逃離。

女孩想要舉報,但她隻有兩個管道,投訴到醫院的人事部,但對方是權威的海歸教授,自己是非正式實習生,之前有過類似先例最後都不了了之。或者反映到送她來委培的原機關,但是機關大機率也不會為了她去得罪這種合作的大醫院。

女孩最終放棄了,她把這份委屈深藏在心底。直到“女孩别怕”通過采訪把她的故事寫出來,評論區再次引發大讨論,有些人分享作為男性被性騷擾的經曆,有些人呼籲大家一起建立反職場性騷擾的環境。

社會學學者沈奕斐在《透過性别看世界》這本書中提到,性騷擾的本質是權力,它是一種通過自身權力去獲得性好處的行為,絕大多數的性騷擾,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可以。

是以解決性騷擾需要從制度上建立反性騷擾的監督和懲罰機制。同時對于個體而言, “女孩别怕”也想告訴所有職場人, “葷段子不可以,身體觸碰不可以,酒桌灌酒就更不可以。你的每一次容忍,都會讓對方更加得寸進尺。”

國際上有一套被稱為“庫珀六級性騷擾”标準理論,它把性騷擾分成了六個層級,最低的一層叫做“誇贊美麗”,它是針對受害者外貌、身材、性特征的一些誇贊。

有些評論會說,這是不是太矯枉過正了,但木蘭說:“如果是朋友之間的贊美,我覺得可以接受,但是如果在職場的環境中,你今天上班異性老闆說一句,啊你今天好美啊,我覺得大部分人會覺得是一種冒犯。我穿得美是美給我自己看的,不是給你看的,要誇獎我希望你誇獎的是我的工作能力。”

<h2>“我卧底了300人的女性黑産群” </h2>

還有另一群人,也在默默關注着“女孩别怕”,他們是警察。

在女孩别怕的衆多欄目中,有一個叫做「黑皮手冊」的專欄,專門揭露女性安全相關的黑産内幕,目前已經做到了第48期,過去的選題包括:卧底迷奸藥買賣群、揭秘中國留學生海外色情産業鍊、暗訪胎兒鑒定機構等等,很多警察和媒體從業者也會從中尋找線索。

有一期她們卧底QQ群曝光過一個叫做「頂族」的群體。所謂頂族,是指那些在公交和地鐵上,通過身體摩擦,對女性進行騷擾、猥亵的人。

負責調查的女孩潛入了五個這樣的QQ群,每個群都有三五百人,為了躲避平台的審查,他們常常轉移陣地,且有多個備用群,群名叫做“中國夢”,或者“某某大學代課群”。

性侵、猥亵、公交偷拍...一個女孩要平安長大有多不易?

圖源:女孩别怕編輯部

他們喜歡去高峰期的公交地鐵作案,因為人多擁擠好下手。他們通常會先試探,看看對方的反應,如果女孩隻是忍着或者隻是躲開,他們會繼續肆無忌憚。

他們的這份有恃無恐其實是因為受害者的普遍容忍,一份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術論文《空間、身體與被忽略的女性——1000名女性的公共汽車性騷擾調查》顯示,面對性騷擾,大多數女孩的反應如下:瞪他、默默離開、用腳踢他和踩他、大聲地呵斥他,選擇報警的隻有2.1%。

性侵、猥亵、公交偷拍...一個女孩要平安長大有多不易?

作案之後,他們會在群裡分享自己的騷擾過程。瞄準目标、跟蹤女孩、貼上去下手、把整個過程偷拍下來、發到群裡炫耀。

甚至某些性騷擾視訊還會被上傳到網絡上,頂族們建立起從性騷擾、偷錄到販賣視訊的産業鍊,他們通過打包售賣視訊資源、建群收取進群費等方式來盈利。

文章發出後,“女孩别怕”置頂了一條留言:希望大家看到有女孩被猥亵,不要無視。最好拍照保留證據,并且勇敢地站出來聲援。沒有人是孤島,互相保護才能杜絕這些變态興風作浪。

螢幕背後,723個陌生男女為此點贊。

<h2>“我們叫女孩别怕,但其實我們也很害怕”</h2>

最近,“女孩别怕”有一個新成員要入職了,但木蘭卻很擔心。

這位女孩是“女孩别怕”的粉絲,她剛畢業時就想來“女孩别怕”應征,但覺得自己能力不夠就先去一家公司學習,後來她要走老闆給她漲薪她依然選擇來“女孩别怕”,她說想做一份更有社會責任感的工作。

木蘭說她覺得很慚愧,“我真害怕她期待了這麼久,最終加入後會失望,因為她會發現原來「女孩别怕」也會害怕和糾結,我們也有很多事兒不敢做。”

在曝光「頂族」的文章發出後,卧底QQ群調查的女孩被群内的人發現了,這群人曝光她的QQ号,瘋狂地私信罵她,還把他們的群名故意改成了“女孩别怕”。從此女孩再也沒有登陸過這個賬号,她默默删掉了關于這個号的記錄,檢查自己在網絡上的個人資訊,把一些位址改成假的,但那些謾罵依然沉在她的心裡。

還有的時候,她們要經曆命懸一線。有一次,“女孩别怕”的一位編輯收到一位采訪對象的短信,短信裡身患抑郁症的女孩說她想要自殺。編輯當時正好在洗澡,當她從浴室出來看到這條資訊的時候,發現已經過去了40分鐘。她驚慌失措。

她瘋狂地打電話給女孩以及和她相關的所有人,無人應答。在這短暫的15分鐘裡,她想過所有最壞的可能,會不會一條鮮活的生命因為她的疏忽就這樣沒了。她害怕得要瘋掉。

後來女孩接了電話,她說她在準備自殺的大橋上被一位路過的陌生人救下,她質問編輯,為什麼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沒有回應?編輯無法回答。

後來,這位編輯去接受了心理咨詢,不僅僅是為了排解自己的壓抑,更重要的是她想向心理咨詢師學習,如果下次她再遇到自殺的求救她該如何處理,令她後怕的是,即使當時她接起了女孩的電話,會不會因為自己無心的一句話,還是導緻最終的悲劇。

正因為每天都會接觸大量的負面消息,去年的時候,“女孩别怕”在公号上發了一篇征集,希望尋求更多能為女性安全提供幫助的專業人士。征集釋出後的12小時内,收到了1000份左右的報名。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律師、警察、檢察官、醫生、注冊藥劑師、社會學工作者、婦聯工作者、媒體人、心理咨詢師等等等等。

性侵、猥亵、公交偷拍...一個女孩要平安長大有多不易?

女孩别怕編輯部征集到的專業人士

童姥把其中的200多人拉到一個群裡,當需要法律、心理等專業咨詢的時候,她會向群裡的志願者們求助。有其他讀者問,那我如果沒有任何專業特長,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女性安全經曆,是不是就幫不上忙了?

童姥說:我想告訴他們,不管男性還是女性,能關注女性安全話題,為女性安全去發聲和讨論,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因為被表達、被讨論的下一步,就意味着被解決的可能性。

“女孩别怕”的編輯部裡有一本“鎮号之書”,書名叫《天空的另一半》,童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拿出來翻一翻。這本書講述的是亞非拉地區一些觸目驚心的女性問題,性别歧視、性暴力、厭女價值觀、家庭暴力、處女情結等等現象,讓那裡的一些女性猶如仍置身在18、19世紀的煉獄。

性侵、猥亵、公交偷拍...一個女孩要平安長大有多不易?

兩位普利策新聞獎得主向讀者展示的不僅是女性的生存困境,更多的是女性身上自我覺醒的力量。

童姥非常認同書中的一句話:女人不是難題,而是解決之道;女孩的苦境不再是悲劇,而是契機。

(童姥、木蘭為化名)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後浪研究所”(ID:youth36kr),作者:楊柳、薇薇子,36氪經授權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