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年前,一輪紅日冉冉從東方升起,光芒萬丈,從此,中國人民再也不見黑暗之處。歲月流轉,眨眼之間,祖國母親即将迎來她七十二歲的生日。在誕辰來臨之際,懷着感恩與自豪,我們在這裡喜迎國慶,我們在這裡回憶往昔,我們在這裡期盼未來。站在新時代的曆史起點上,我們要以砥砺奮發的姿态慶祝祖國誕辰,迎接美好未來。
曆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回溯過往,奮鬥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品質,是中國人民的本色,更是我國取得輝煌成就的關鍵詞。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毛澤東同志莊嚴地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共産黨帶領全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實作了從弱到強,從貧窮到富足的巨大飛躍,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更是以敢闖敢幹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實作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可以說,新中國的發展史是人民的奮鬥史。現如今,面向新征程新起點,奮鬥是給祖國最好的獻禮。
堅定理想信念,牢築奮鬥之“基”。理想信念是指引奮鬥方向的航标,也是推動人們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自古以來,中國從不缺少信仰堅定的殉道者,也從不缺少至死捍衛理想的奮鬥者。革命戰争年代,我們有喊出“敵人隻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的“馬克思主義笃誠的信仰者”。正是因為無數高舉信仰火炬,為黨和國家不惜犧牲一切的奮鬥者,我們才能建立新中國,才能有如今繁榮昌盛的中國。新時代我們要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信心,把個人理想與共同理想相結合,把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相結合,把個人夢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弘揚愛國主義,錘煉奮鬥之“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崛起,離不開精神力量的支撐。愛國主義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一種植根于所有中華兒女内心深處的情感,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反應。無論是毅然歸國投身新中國飛彈航天事業的錢學森,還是深藏功名60年的張富清……他們熱愛祖國、保衛祖國、捍衛祖國利益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一脈相承,不斷得到發揚光大。面對時代給予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強大精神動力。
主動擔當作為,激發奮鬥之“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每一個時代,都有主動擔當的人,有無私奉獻的人,有默默奮鬥的人。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與時間賽跑的張定宇到紮根基層、把青春獻給扶貧的黃文秀,再到敢向絕壁要天路、帶領村民脫貧緻富的毛相林,他們以不懼危險、敢于擔當、積極奉獻的精神展現了中國人的擔當。如今,我們已經走過千山萬水,還需要繼續跋山涉水,用擔當作為激發奮鬥力量,要勇于沖鋒在前,面對沖突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關鍵時刻豁得出來,危急時刻要頂得上去,在祖國需要的時候能夠主動靠前,在黨的上司下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不懈奮鬥。(文/ 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