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習《毛選》: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不停地試探國民政府的底線,因為國民黨黨内親日派勢力的存在讓國民黨内部不能形成統一的合力。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增加了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的野心,直接導緻盧溝橋事變得最終爆發。

從一九三三年到一九三六年,中國共産黨就多次發出一緻抗戰的呼聲。直到一九三六年西安事變爆發,國民黨才被動地接受停止内戰,全面抗戰的要求。

因為日本全面侵華壓力,因為共産黨和全國人民不斷高漲的抗戰熱情,國民黨和共産黨達成了停止内戰,共同抗戰的協定。但要想達到"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全面抗戰的目的,共産黨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讓中華民族再一次處于亡國滅種的關鍵時刻,要想取得抗戰勝利單純地依靠政府和軍隊抗戰是行不通的,必須要有統一戰線,必須要有行動綱領,必須要改變國民黨政府對人民反動的本質,回到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道路上來,共産黨也要暫停沒收地主土地,隻有這樣才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對抗日本帝國主義。

學習《毛選》: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

國共合作的第一階段,國共高舉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旗幟,國民黨掌握軍隊,共産黨的政治宣傳,官兵平等,軍民一體,國共形成了統一戰線,掀起中國革命的第一次高潮,取得了北伐戰争的重大勝利。

因為國民黨内部守舊派的反對,還有當時共産黨沒有自己的革命武裝,再加上外患乘勢而入,破裂了統一戰線,導緻了革命的失敗。至此以後國民黨就淪為外國勢力在中國的買辦政黨,代表的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主義的極少數人的利益。

在舊中國内憂外患的時候,日本帝國主義又展開了全面侵華,要想同仇敵忾集中全力對付日本帝國主義,必須要把全國人民都組織起來,讓全國人民都認識到抗戰和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才能集全國之力全面抗戰。

中山先生在遺囑中提到了喚醒群眾,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之後,當國民黨和外部勢力苟合的時候,國民黨成為了外部勢力的工具黨,也成為對外妥協對内鎮壓革命和人民的反動政黨。要想集全國之力全面抗戰,必要改組國民黨政府機構,民主政策, 财政,經濟,教育等制度,必須改變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抗戰的模式,必須把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一切都加入統一戰線,才能最大限度抵消日本帝國主義的力量,才能最終取得我們和敵人力量的此消彼長。

抗日戰争的事實也證明的主席的判斷,抗戰初期,國民黨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對抗日本帝國主義,盡管取得了一些勝利,也喪失了大片國土。因為共産黨和人民在敵後的制約,極大地消耗日本帝國主義的力量也減輕了國民黨正面戰場的壓力。

抗日戰争形勢剛剛好一點,因為國民黨買辦特性和鎮壓人民的反動本質,國民黨對外繼續跟日本帝國主義求和,對内和新四軍和八路軍搞軍事摩擦。國民黨的買辦特性和反動本質變相的拖慢抗日戰争全面勝利的時間。

事實勝于雄辯,全面抗戰勝利之後,代表帝國主義和極少數人利益的反動政黨國民黨最終被代表絕大多數人利益的先進生産力的共産黨取而代之,事實反複證明那句至理名言:得人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