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奧運成績歡呼,為奧運健兒喝采

作者:寄語桃李且

東京奧運會漸入尾聲,我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大放異彩,已經取得了30多枚金牌,有望排金牌榜全球第一,這是裡程碑式的成就,值得我們為運動健兒們歡呼喝采!與此同時,我也看到一些外媒污中國體育為金牌機器,一些國人在評論區裡也說大量的投入争幾個金牌勞民傷财。看了這些,作為一個60多歲的老人我想發一些感慨。

1.運動健兒的成績來之不易,是幾代人奮鬥積累的結果。

記得我幼時媒體宣傳的體育成就隻有鄭鳳榮的跳高和陳鏡開的舉重,其他乏善可陳,我們那時多麼渴望有更多的體育成就湧現。

那時中國的體育在亞洲也難進前三名,更不要提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國田徑排在C級水準,因達不到世界大賽參賽标準大多情況無法參賽。

記得當年《參考消息》有一篇文章,說中國一個體育代表團到古巴通路,古巴同志帶他們參觀古巴體育成績陳列室,一個小小國家的十多枚世界冠軍獎牌(主要為拳擊與舉重)讓中國人羨慕無比,那時候我們一個大國還沒有一個世界大賽冠軍。不知怎麼的,幾十年過去了對這篇報道還不能忘懷。

84年洛杉矶奧運會許海峰的第一枚奧運金牌開啟了中國體育發展的新時代,那時候我們很多人想在一屆奧運會能拿到十五枚金牌,是不是我們運氣太好了。從獲得金牌感到不可思義到包攬金牌為自然必然,這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結果,是幾代人奮鬥積累的結果。

不要相信外國人不重視金牌,歐州人奪金也“跨馬”遊街,美國人奪金總統也祝賀,印度人對金牌也望眼欲穿,摘金奪銀在哪裡都是英雄狀舉。

2.體育事業的發展成就也是國家改革開放的成果展現。

競技體育無不發端于西方國家,常常被稱為國球的乒乓球也是英國的發明。一個開發中國家進入發達國家的領地,按照人家的規則進行競争,天然的處于劣勢,更不要提很多項目我們聞所未聞,想取得優勝更是難上加難。但是中國幾十年的改革開放,使我國不單在經濟上深深地融入世界,包括體育的多領域也融入世界,中國人更加了解世界,在與世界的競争中更加自信,敢于在對方優勢領域競争并戰勝之,體育優異成績的取得更印證了中華民族是奮發向上的優秀民族。

3.體育成績的取得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的反映。

看一看奧運會的金牌榜,幾乎就是GDP排行榜的翻版。

幾十年前由于我們國家比較貧窮,科技水準落後,運動員基本的營養和裝備都不能保證,訓練技術更落後于發達國家,運動員的總體水準自然不高。如今看看我們運動員的訓練環境、訓練技術、服裝裝備、後勤保障都是世界一流,為很多外國運動員所豔羨,奧運會成績反映了我們大國國力的提升,随着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實作,今後我國占居奧運會金牌榜第一位置必将成為常态。

4.奧運會上優秀成績的取得必将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的深入發展。

幾十年來,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從理念到格局都有着跟本的改變。

曾幾何時,社會上對運動員曾經有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看法,運動員自小封閉訓練,學無它長,很多運動員退役後生活窘迫。看看如今的運動員精神風貌已經徹底改變,切不說郭晶晶、惠若琪等退役運動員進入到國際體育組織任職,如今大量現役優秀運動員都是重點高校的大學生,他們自信陽光,再不是西方媒體眼中的金牌機場。

競技性體育和群衆性健身相輔相成。競技性體育的優異成績進一步激發了全民健身的熱情,看看各城市健身房、遊泳池、各種球場、長跑賽場等場所的火暴程度,競技性體育無疑對全民健康水準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反過來,群衆性體育運動為競技性體育打下雄厚的基礎,在很多運動場所,活動者尤其是青少年都是接受退役的專業運動員在做訓練指導,假以時日,群衆的運動技能水準必然不斷提高,為競技體育提供更多高水準人才。

是以說奧運會上運動健兒的優異成績絕不僅僅是獎牌數量的反映,更是我國偉大複興程序的寫照,我們要以運動健兒為傲,為他們取得的成績歡呼,祝他們今後取得更好的成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