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月26日電:出國搞電信詐騙賺快錢?結果可能是手腳骨折,甚至抑郁
ChinaNews.com 記者 郭朝凱
每月入境、免費包機、專程接送、輕松工作也可以出國工作機會擺在我們面前,這些"跨國高薪""美顔差距"聽起來很刺激?然而,當真正出國時,臉上的可能是奴隸制的羁押,"水獄"要打破手腳......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率高,非法分子為了避免國内公安警察被捕,将犯罪窩點轉移到東南亞等海外地區,通過許諾高薪等虛假宣傳,引誘中國公民偷渡出國,從事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據中國公安部門26日披露,這些被招募進入敲詐勒索的人員,不僅是詐騙犯罪的參與者和詐騙暴力控制的受害者,甚至還有一些人因為表現不佳、長期毆打和電擊,在回家後不久就因抑郁而死亡。
出境欺詐者不受暴力控制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發生率持續高,犯罪手段不斷創新,已成為發生率最高、損失最大、公衆反應最強烈的突出犯罪。近年來,公安部高度重視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依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然而,大量詐騙團夥繼續向國外轉移以逃避鎮壓,特别是在東南亞,東南亞已成為此類犯罪的主要集中地。
2021年6月,四川省漳州市公安機關在對返鄉人員的審查中發現涉嫌走私犯罪線索,經深入調查發現,周某等組織招募多人通過西南邊境走私出國從事電信詐騙等犯罪活動,招募人員主要來自四川, 湖北、雲南等省市。
據發現,2019年至2020年間,周某組織幫派通過網絡約會方式,以高薪返還、承擔路費為誘餌,多批組織國内人員通過西南邊境走私到東南亞某地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活動。詐騙團體通過引誘受害者繼續投資來引誘受害者遭受進一步的損失,理由是他們可以在賭博網絡平台上獲得内幕資訊,并且當受害者發現他們無法将其推向前台時。
該團夥組織嚴密,分裂明顯,内部管理良好,因不服從安排、違反幫派規則和不完成任務,以及手腳中斷和"水監獄"等嚴厲暴力行為,迫使他們服從幫派指揮而受到毆打和體罰。其中,一名四川泸州國民因業績不佳、長期毆打和觸電,回國後不久因抑郁死亡。
這些被招募進入敲詐勒索牢房的人既是欺詐的參與者,也是欺詐性出境和暴力控制的受害者。事實上,四川省漳州市公安機關偵破的案件并非孤立案件,已經出境的電信詐騙者也發生過多起暴力控制案件。
10月26日,在公安部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青海省警察局刑事偵查組副組長劉東海表示,海西市和海東市公安機關分别從海外歸國者的線索入手,查明了王某為首的"姚集團"和以周某為首的詐騙幫派, 他們引誘青海人員走私到東南亞某縣電詐騙網站等電信詐騙。在規定期限内完成任務的幫派成員,可根據工作表現不同,分為5%-20%,未完成任務者将被毆打或隔絕食物和禁閉。
對此,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局長姜國麗告誡說:"請廣大群衆不要被所謂跨國'高薪職業'誘惑加入詐騙團夥,等你們會被綁架、體罰、毆打,甚至死亡。"
已建議六萬九千人傳回該國
去年以來,由于全球疫情不斷蔓延和一些東南亞國家疫情快速增長等因素,公安機關難以在國外開展聯合打擊,海外勢力詐騙窩點迅速增長,針對中國公民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活動日益猖獗。
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實際困難,公安部及時調整打擊政策,組織對海外返鄉人員進行集中審查和重點調研判斷,發現一批組織招募人員進行境外敲詐勒索違法犯罪線索,從國内招募犯罪網絡群組織結構中找出海外權力欺詐窩點, 及時部署國家公安機關開展"截斷"專項行動,對目标線索進行地面核查和調查。通過切斷鍊條、斷管道、打"蛇頭"、挖"金主",有效切斷了海外勢力詐騙窩點與國内黑鍊招募,擠壓了電信網絡詐騙幫派的生存空間。
在談到"截斷"工程的成效時,公安部刑事調查局二級督察鄭翔表示,目前,"截斷"工程進展順利,成果開始顯現,有力推進地方黨委政府源頭治理工作,大力推動滞留國外高危人員勸說返工, 截至目前,共有1.9萬人被偷運出境,教育勸說遣返境外高危詐騙者6.9萬人,組織開展高危電信網絡詐騙活動。
截至目前,國家公安機關共查封"3人以上"非法出境團體9419人,破案4160起,逮捕犯罪嫌疑人33860人,其中有組織招攬人員931人,運輸應答人員黑灰勞工913人,非法出境人員3201人,電彙詐騙案1021人, 從海外電力欺詐網站和82個黃金所有者中挖出了100個。
雖然反欺詐仍在進行中
走私出國開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猖獗,無疑是目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高發。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公安機關已打擊詐騙50餘種,包括"殺豬盤"、網貸詐騙、遊戲詐騙、刷牙詐騙、招聘詐騙......
欺詐和反欺詐就像一場沒有煙霧的戰争。随着電信網絡欺詐的"更新",反電欺詐也應該是"怪異更新"。2015年6月,國務院準許建立由公安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央人民銀行等23個部門和機關組成的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加強國家反治工作的組織上司和統籌協調。
近年來,公安機關加大了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力度。今年1月至9月,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6.2萬起,逮捕犯罪嫌疑人37.3萬人,分别同比增長41.1%和116.4%。從6月到9月,病例數連續第四個月下降。
近年來,犯罪分子利用新的電信網絡技術手段,利用行業管理漏洞,利用非法擷取的個人資訊和網絡黑灰色生産交易等欺詐行為,組織、連鎖經營、跨境、跨區域犯罪,已成為最高、上升速度最快、損失最大、公衆反應最強的突出犯罪,亟需進一步完善制度, 堅決反對治理。特别需要制定特别的反欺詐立法。
令人欣慰的是,10月1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草案)》,向全社會公布,并公開征求意見。蔣國利表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率高,已成為社會危害。反詐騙立法非常及時和必要,對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罪具有重要意義。
如何進一步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做到"天下不敲詐"?蔣國立還給出了一些想法:從實際情況來看,通信、金融、網際網路等行業的治理存在漏洞和薄弱環節,需要進一步完善制度,形成共同奮鬥的治理;有效打擊電信網絡詐騙行為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