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甯縣:“雙減”之下,周末有了好去處

來源:台海網

台海網10月27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随着“雙減”政策的落實,許多學生感覺新學期“作業少了,在學校就能完成大部分”,不少家長也表示“學科類教育訓練機構周末不授課,孩子的周末時間解放出來了”。

這多出來的課餘時間,如何引導學生利用好?周甯縣依托公益性的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充分整合資源、創新授課形式、豐富課程内容,推出一系列非學科類免費教育訓練項目,培養學生課外學習興趣,讓“雙減”後的課餘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優化課程,滿足多元需求

從2020年7月開始,周甯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面向全縣中國小生開設鋼琴、太極拳、創意手工等免費教育訓練班,利用周末和寒暑假開展活動。至今年暑假,全年服務360課時,惠及學生600餘人次。

“這學期‘雙減’政策落實以後,我們進一步優化了課程設定,内容更加豐富,滿足多元興趣需求。”中心負責人陳曦介紹說。

中心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豐富供給“菜單”,課程由5門增至12門,涵蓋美術、音樂、程式設計、體育等多方面,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标,緻力打造精品課程、亮點課程。

與此同時,中心根據服務對象實際情況,科學研發課程體系,充分利用現有的10多個功能教室,實行小班化教育,每個班級學生控制在10至16人之間,從初級班、中級班到進階班,考核和激勵措施相輔,學習教育訓練内容層層遞進。2021年,中心完成開設50個校外班級的計劃,服務學生總課時突破1300課時。

整合資源,強化師資力量

“這個學期,我們中心的每門課程都特别火,開放報名後名額分分鐘就被搶光。”陳曦說,“雙減”政策的實施,讓孩子有更多時間參加興趣類課程,中心的良好條件則吸引了大多數學生和家長。

陳慧冰給孩子報的是藝術創想班。“這邊師資力量強,課程還免費!”她很慶幸自己眼疾手快。據了解,中心公益教育訓練班的教師志願者均是從一線教師隊伍中精心挑選的骨幹老師,責任心強、專業水準高,有着豐富的專業教學經驗。

“我們合理利用學校資源,再結合社會資源。”陳曦說,為了打造高品質的課後服務,該中心還積極向外邀請樂器演奏、瑜伽教育訓練等方面專業人士參與,豐富教學内容。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秋季教育訓練班從10個擴充到了20多個,教師志願者也從10名增加至26名。

提升素養,在快樂中成長

談起新學期最高興的事,周甯縣獅城中心國小五年級學生楊晨脫口而出:“每周六去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上課!”

楊晨參加的是“程小奔”機器人程式設計班。“這學期開始,我不用再上數學補習班了,終于有時間學些不一樣的東西。”他說。

周末的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氣氛其樂融融。畫室裡,小小“藝術細胞”碰撞出一幅幅精美畫作;音樂室裡,鋼琴聲伴随着清脆的童聲演唱;操場上,小運動員們你追我趕;多功能教室裡,不時傳出孩子們歡笑聲和擊掌聲……

家長劉清平說,孩子以往每到周末就得往作文、數學等補習班裡“鑽”,其實過得并不開心,但現在他是真心喜歡來這裡學畫畫。此外,至少在這裡,孩子們不再沉迷于電子産品,家長們都表示很放心。

“接下來,我們将推出更多實招,全面助力‘雙減’政策落到實處,積極利用現有場地及設施,集合各方力量,進一步提升課後服務水準,為青少年的全面成長助力護航。”周甯縣教育局主任科員徐煥明說。(福建日報記者 黃楓 通訊員 鄭文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