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碟 | 外出偷馬

人生的痛與不痛,真的隻能由自己體驗,人完全可以做自己的主角。

讀碟 | 外出偷馬

《外出偷馬》是挪威的一部劇情片,曾獲柏林電影節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北歐冷冽、靜谧的氛圍,一開始就讓我們身臨其境:嚴寒天氣、漫天飄雪,木屋前的老人,仰臉看樹,随着攝影機下搖,是一片樹林的全景。他說:“我這一生都渴望孤身一人呆在這樣的地方。”老人叫特羅德,挪威人,住在瑞典超過四十年,三年前,妻子因車禍去世,為擺脫傷痛,回到挪威,隐退山林,獨居于此。冷色調的畫面,更添一層孤寂。特羅德在這裡認識了鄰居拉爾斯,很快他意識到,他們是熟人,年少時,他在父親農場度暑假,拉爾斯是一個悲慘事件的主角——開槍誤殺了他的孿生兄弟。

這是一部偏于文學性的電影,改編自獲獎無數的同名小說。電影用特羅德蒼老的畫外音,通過不斷閃回,在意識流動中,回憶自己十五歲那年的往事。老年和少年、冬天和夏天來來回回,雖然叙事線有點不連貫,但固定長鏡頭和快切交替使用,節奏忽慢忽快,讓人物的心理和情緒得到有效顯示。

和寒冷的冬天不同,挪威夏天的風景,處處充滿着生機:薄霧、瀑布、水流、樹葉、鳥鳴……少年特羅德和同伴喬恩一起外出偷馬——不是真偷,而是偷偷地在樹林裡騎馬。一路搖船渡河,水波清冽;草叢中,螞蟻忙碌、野兔奔跑;天空,貓頭鷹飛翔;特羅德躍上馬背的姿勢,說不上優雅,但生澀中透出勇敢和刺激,盡管他摔下馬……夏天如畫的景色,掩蓋不了喬恩的反常,比如爬上老樹,摔破鳥蛋、捏死雛鳥,還有發瘋似的嚎叫。特羅德的預感成真,前一天,喬恩的父母委托喬恩照看他的兩個雙胞胎弟弟,他打獵回家随手一挂獵槍,不料,雙胞胎兄弟在玩樂時,拉爾斯不知道獵槍子彈上膛,誤殺了弟弟。這個場景被處理得令人感受強烈:喬恩聽到槍響,跪倒在草地,與此同時,遠景裡是喬恩父親從右往左朝着屋子奔跑,然後,抱着小兒子的屍體從屋裡走出……

讀碟 | 外出偷馬

特羅德短暫的暑假生活,絕不止這一件令他銘記終生的事件,這件事,讓他知道,生命的脆弱,最重要的是他和父親的關系,“一個四十出頭充滿自信的人,這是我十五歲時對我父親的看法,可他從我的生活中永遠消失了”。這個夏天是他和父親最後一次相處,從此再也沒有見過面,可在特羅德往後的日子裡,父親總如影相随,他對人說:“我父親是個很務實的人,我從他身上學到很多,如果我有一個實際的工作,我總會想,假如是我父親,他會怎麼做。”

父親在挪威小城有家,有妻子兒女,可偏偏他以低廉的價格買下了偏僻的農場,砍樹、伐木。特羅德與父親算不得親昵,似乎有某種隔閡,影片少見的溫馨鏡頭是他和父親一起在雨中洗澡。像所有懵懂的少年,他暗戀上了喬恩的母親,而她恰恰和父親有着親密來往(二戰時,他們同為抵抗軍做事産生了感情),為此嫉妒和怨恨,直到知道真相後諒解。離開農場前,特羅德和父親一起放木,一種自然運輸法——讓砍下的樹木,順着水流,流向下遊的瑞典。當木頭在河道遇阻,特羅德勇敢地下水疏通。父親兩次擁抱兒子,在他耳邊叮囑,一次在橋頭:“這個夏天很棒,這就是人生,會發生很多事情,可以思考,但永遠不要介懷。”另一次在特羅德摔下馬後,“你受傷了嗎?也許心靈受傷了,接受它,不再去想它,它沒有任何用。”

讀碟 | 外出偷馬

在挪威小鎮,特羅德有過每天等待父親歸來的期盼,有過父親不歸的惱怒,但當母親用父親運木頭的錢給他買了一套西裝後,他煥然一新。這個夏天,還有父親,教會了他許多,他初到農場,怕痛,父親用手扯拔帶刺的荨麻給他示範:“痛與不痛,可以自己決定。”影片最後,少年特羅德張開雙臂,觸摸荨麻,然後切入老年特羅德注視雙手的鏡頭,父親的這句話讓特羅德思索了一輩子,人生的痛與不痛,真的隻能由自己體驗,人完全可以做自己的主角。(劉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