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在父親住的小屋後面,沿着牆壁,有一大塊帶刺的荨麻。傳德在割草的時候總是要避開它,怕被傷到。父親卻連根拔起,臉上沒有一點痛苦的表情。他說:
“痛不痛的事,我們可以自己決定”。
那是1948年7月,15歲的傳德從城市來到一個森林裡的農莊,和在這裡工作的父親一起度過夏天。
就是這個夏天,讓傳德銘記了一輩子。人生的痛,都由這個夏天衍生,決定了傳德餘生的色調。
這是《外出偷馬》一書向我們講述的故事。既是父子、又是朋友、還是象征意義上的競争對手,傳德與父親演繹着愛與痛。
此書被Time評為年度十大小說、《紐約時報》評為年度十大好書,還被拍成電影。作者是佩爾·帕特森,當代挪威文學大師。憑借這部小說,他幾乎拿遍歐美所有文學大獎。
帕特森的小說充滿了北歐的冷冽與寂靜,他的人物多取材自平凡小人物,主題多圍繞人的孤獨,或父子、手足關系與年少友誼的離去。《孤獨星球》挪威分冊隻介紹了三位作家,除去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就是佩爾·帕特森。
《外出偷馬》主要講述的就是傳德與父親以及村裡幾個平凡小人物的故事。故事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期間,挪威有德國駐軍,父親是幫助挪威抵抗軍密傳檔案到瑞典的地下黨。
一個夏天,為何幾乎是傳德的一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故事,感受15歲的少年在一個夏天就經曆失去玩伴、情窦初開和父親背叛3種情感重創的悲痛。
●失去玩伴
1948年7月初,德軍已撤走3年。傳德從挪威奧斯陸來到這個離瑞典邊界隻有幾公裡的村莊。村裡有個跟他同齡的小男孩,名叫約恩。約恩有兩個10歲的雙胞胎弟弟,一個叫拉爾斯,一個叫奧得。
約恩喜歡找傳德一起玩,射野兔、釣鳟魚、在河道裡的圓木頭上練平衡。有一天清晨,他來找傳德去巴卡的農莊偷馬,準确來說,是偷着騎馬。
這件事聽着很刺激,他們玩起來也很瘋。傳德從馬上摔下來後,他倆去掏鳥蛋。聽到傳德說蛋可以變成鳥能活能飛,約恩突然有一串很奇怪的舉動。他松手讓鳥蛋從手中掉下去,還扯下鳥巢,把它夾在手指間撚成粉末。傳德被吓得不敢說話,也不敢打擾他。
父親把店裡聽到的關于約恩的事告訴了傳德。原來,在偷馬的前一天,約恩的弟弟拉爾斯用約恩剛剛打野兔的槍,誤殺了奧得。
因一時忘記父母不在家要負責照看兩個弟弟這件事,約恩出門打野兔。當他拿着戰利品回到家沒見着弟弟才想起,急得子彈都沒拿出來就跑到外面找。兩個弟弟原來是在地下室玩,上來後看見約恩靠牆擺放的槍。拉爾斯拿起槍,學英雄哥哥約恩扣下了扳機,子彈近距離打中了奧得的心髒。
奧得的葬禮,讓傳德記得3件事。第1件是父親和約恩爸爸沒有對視,隻說了句 “節哀順變”;第2件是拉爾斯在弟弟的小棺材被下放到墓穴後,突然狂奔起來,不停地在墓園裡跑,後被鄰居抱住,卻一聲都發不出。約恩也沒說話,隻是直直地看着傳德。第3件是傳德為再也不可能去偷馬了感到悲哀。
“失去性命,就好像你手中握着一個蛋,手一松,蛋就掉到地上碎了,從此它就什麼都不是了。如果你死了,你就是死了,不過一轉眼的功夫,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那是種怎樣的感覺,總之就是結束了。”
●情窦初開
奧得的喪禮後,約恩離家出走。從此,傳德再也沒有見到約恩。
傳德和父親幫忙巴卡叉幹草。見到約恩的媽媽,傳德突然就有了懵懵懂懂的念頭,接近大人的想法了。他也發現了父親與約恩媽媽之間的異樣。
砍雲杉時,有約恩媽媽在,傳德和父親就特别賣力,傳德也覺得自己有神力,特别想表現,特别地勤快。
然而,意外來了。約恩爸爸似乎知道傳德父親對妻子的心意,是以,所有在場工作的人都聽傳德父親的,唯獨約恩爸爸,他總在挑戰傳德父親的權威。當約恩媽媽望向這兩位站在圓木堆上暗中較勁的男人時,傳德對約恩媽媽做了親密的動作——把她的肩膀摟住。
這一動作令到兩名正在堆木頭的男人失手,木頭失控砸向約恩爸爸,他的腿斷裂,肩膀重摔。
傳德第一次對父親閃過一絲恨意,這恨意排山倒海來到了狂怒的邊緣,他認為父親毀了自己此生到目前為止最完美的一刻。他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整個人都快要爆炸了,甚至沒有記得自己有沒有為約恩爸爸難過。
而約恩爸爸在妻子的懷抱中凄慘地哀号,也許因為他的傷;也許因為他的一個兒子死了,另一個離家出走,很可能一去不回;或許,還因為他感到和看到妻子與傳德父子之間的微妙。總之,人生似乎都沒有指望了。
對傳德來說,從此刻起,一切都不是原來的樣子了。他決定把痛藏在身體裡,不讓它顯露在臉上。
●父親背叛
傳德其實很愛父親,也很敬佩他。父子情深似朋友,父親稱呼傳德為老大。
在傳德的心目中,父親無論做什麼事,都很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父親超愛建築、馬達、機械方面的東西。他的工作不定,有時還會離家遠行,時忙時閑,不是領薪水的那種工作。在傳德7歲那年,德國戰機進入挪威,不久後,父親第一次出了遠門。
在約恩爸爸受傷被送到醫院那晚,約恩媽媽為了照顧拉爾斯沒有跟去醫院,父親也沒有在家睡覺。第二天早上傳德起床後,在河的這邊,親眼目睹了父親和約恩媽媽坐在椅子上,她在哭。
1948年這個夏天,發生了這麼多的事。傳德還從父親的秘密戰友弗朗茲那裡得知父親的工作内容,父親與約恩媽媽在地下工作中産生了感情。
當傳德被戀上約恩媽媽這個念頭控制的時候,他視父親為競争對手。在砍伐樹木時,他暗中與父親比拼;當看到父親和約恩媽媽坐在一起時,他會去擠坐在他倆中間,很大聲地說話。
目睹父親背叛,做為兒子的他努力想着母親,可是卻看不見母親。母親消失了,跟這一切完全搭不上邊。
傳德很痛苦。自從得知父親的故事後,傳德看父親不一樣了,不知是更親切了還是更生疏了。
但當他單獨和父親在一起時,他可以把這一切放在一邊,他們還是好朋友。他和父親一起想辦法把砍下來丢在河裡的圓木順流到瑞典。
做為大人,父親其實很懂傳德。在傳德的成長路上,他亦師亦友,經常看破但不說破。父愛如山,他給了傳德很大的尊重。
在小男子漢懵懵懂懂的感情面前,他承認他和約恩媽媽的感情,也承認自己做錯了。
當傳德從馬上摔下來時,他會說:“心裡有痛,就讓它去吧,别放在心上,對你沒有好處。”
當傳德不敢用鐮刀割荨麻時,他會不露聲色地做示範,直接用手連根拔了。他說:“痛不痛都由你自己決定。”
1948年夏天過完,父親送傳德回家。父親跟他說,這個夏天很了不得,并告訴他,這就是人生。
“你能從發生的各種事情裡頭學到很多,尤其是在你這個年紀,不管什麼你都必須接受,過後記得要好好的思考,不要把它忘記,也不要怨恨”。
●孤獨養老
如今,時間來到1999年11月初,傳德已67歲。第二任太太3年前死于車禍,跟她是好朋友的姐姐也死于癌症。一個月内連續兩位親人去世,向來嚴肅的他更失去了跟人談話的興趣。他不想再工作,辦理了退休,找到了這個全新的居住地——挪威東部的一個小村,在他一直想要親近的一片森林裡。
現在,他一個人住,養着一條狗叫萊拉。自己的大部分事情,他都不想請人做。他想在自己可以利用的時間裡,做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家務慢慢做,房間慢慢收拾。
他雖然很享受目前的生活,但也感覺到自己老了。比如,每天新聞全天候播放,但他有時會覺得這些新聞對自己已經沒有意義,不再能改變他對世界的看法了。
在這裡,他意外遇到了童年夥伴拉爾斯。拉爾斯也一個人生活,也養着一條狗。
既然是鄰居,不可能裝作不認識對方,即使傳德很不希望拉爾斯認出他。當他們“不得已”相認後,兩人又“不情願”地回到了那年夏天。
拉爾斯告訴傳德,他的爸爸自從1948年受傷後,就沒有再回家,一直是他在經營着農場。後來,24歲的約恩突然回家,說要接管農場,人看着卻病恹恹的,像瘾君子。因為媽媽對約恩突然回來接收農場不置可否,20歲那年,拉爾斯離開農場,再也沒有回去過,也從此不知道他媽媽的消息。
●痛不痛的事,我們可以自己決定
傳德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7歲那年,他和姐姐在河裡遊泳,不是覺得快樂,是覺得應該做一些加倍努力的事情,一些讓自己痛苦的事。
那個記了一輩子的夏天,他的痛苦來自童年玩伴、父親和約恩媽媽。15歲的他,幾乎是不聲不響,默默承受。他用這種方式保護自己,讓自己的痛苦不再擴大。
1948年秋天快過完的時候,父親來信,說他不會再回家。傳德和母親去瑞典銀行取父親存在那裡的錢。在問路時,傳德被激怒,差點要打人。在最後的關頭,他放下了拳頭。他知道,如果他真打下去,他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他選擇了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
長大後,傳德還是相信人生是由自己塑造成型的,他認為不管值不值得,自己負完全的責任。
67歲了,凡事都想靠自己的想法也一直沒變。傳德認為他具備孤獨一人的能力,覺得沒有什麼可怕的,因為他一直是穿金褲子的小孩,他隻要把手伸進口袋,就有掏不盡的閃亮金币。
他知道别人對獨居老人好奇,他會溫和地告訴别人他的一些故事,但别人怎麼看他,他無所謂。他保持禮貌和微笑,為的是不讓别人對他産生偏激的想法,不想給别人觸碰到他的機會。
直到拉爾斯在他生命中的再次出現,還有女兒千方百計找尋到他的住處後來訪,他才發現自己有了變化。院子裡的桦樹被雪壓垮了,拉爾斯幫傳德一起處理,兩人合作得很愉快。拉爾斯的态度很有感染力,傳德發現他願意依賴别人了。當女兒問他是否不願意她來看他,他竟然開口跟女兒說不要走,還考慮接受女兒的建議裝一部電話。
傳德一直愛看狄更斯的書,書中的主人公都把命運抓在自己手裡,不讓别人主宰。是以,一直以來,他學會把自己的痛埋在心裡,不與人訴說,自己默默地舔傷口。就算是晚年,他也不想再改變什麼,他隻想一人獨處,不被打擾,願意的時候,他也可以走向熱鬧,這是他的規劃。他相信,隻要自己願意,他能從過去的故事裡走出來,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五味雜陳,我們如何處理生命中的種種遇見?是不管不顧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還是像傳德一樣,隐忍深埋,暗暗做自己的英雄?
不同的選擇,将帶來不同的結果。但如果我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的人和事,都是為了成就自己,那麼,當重創來襲,我們才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并像傳德一樣,把主動權抓在自己手裡,痛不痛,自己來決定。生命有重創,也會有饋贈,讓我們勇敢做個決定自己人生方向的主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