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攻殼機動隊 無罪》先賢哲思與東方神韻 日大學幻經典裡的中國風1、台詞與歌謠:源自中華先賢的哲思2、環境與背景:神秘奇駿的東方賽博朋克世界3、儒家精神核心的傳承再發展

當人類利用機器人達成自己目的,并在這一過程中犧牲了擁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人類是否有罪?

在未來世界裡,機器人生産商偷抓來很多人類女孩,把她們的大腦意識複制給熱銷機器人(類似擁有意識的充氣女友),其中一位女孩家長正是該公司職員,無力救出女兒的他,一氣之下修改了熱銷機器人系統,讓她們虐殺主人後自殺。

這些事故很快引起公安9課注意,派出偵探巴特和陀古薩調查此事,在經曆黑幫槍戰、大腦入侵、系統陷阱等各種挫折後,巴特與陀古薩終于找到了兇案的初始源頭,但這場血腥殺戮到底該定罪給誰呢?

出品于2004年的日大學幻電影《攻殼機動隊-無罪》,以對未來人類自我認知及内心沖突上的探讨演繹而蜚聲國際影壇,一部作品的成功,尤其電影這種團隊作戰的作品成功,必定凝集了多方心血之大成。

首先,天才導演押井守對全片的宏觀把控功不可沒,其次包裹在精彩科幻外殼内的嚴肅主題振聾發聩,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電影在台詞插曲、故事背景、電影主題等三方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借鑒及運用,極大的烘托了故事氛圍,高度升華了電影主題,進而給世界觀衆提供了一場豪華驚豔的視覺盛宴。

《攻殼機動隊 無罪》先賢哲思與東方神韻 日大學幻經典裡的中國風1、台詞與歌謠:源自中華先賢的哲思2、環境與背景:神秘奇駿的東方賽博朋克世界3、儒家精神核心的傳承再發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1、台詞與歌謠:源自中華先賢的哲思</h1>

電影截取的時間段是在擁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大行其道的未來,人類偵探巴特與陀古薩一起追查機器人傷人事件始末,非常有趣的是,身處未來世界的他們從思維到言談,滿滿的中國古代先賢風。

比如:巴特與陀古薩一起去見跟機器人公司大有淵源的黑客金時,陀古薩書說金也算是個曆經坎坷的人了,早就看透金本質的巴特,一語中的回應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這句話最初出自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恒言》的第三十五卷,巴特在此引用的意思是批評黑客金為追求所謂的大能,而把自己完全改造成機器人的行為,是個無可救藥的貪婪之徒。

其後,當金為躲避與巴特他們正面交鋒,把自己僞裝成被人盜走電子腦的殘骸時,陀古薩被他蒙蔽了,但巴特一眼看出他鬼伎倆,上前把殘骸掀翻在道:“寝不屍,居不容。”這話出自孔子《論語·卷五·鄉黨第十》,是孔子講的寝息居家時的禮儀。

寝不屍:睡覺時,不大張着四肢仰卧,好像死人一樣。居不容:日常居家,不用恭恭敬敬的好像在作客,是以巴特怒斥金,睡覺的時候,别弄得跟死人一樣,這既不符合禮儀,也不會逃過所有該他回應的事情。

《攻殼機動隊 無罪》先賢哲思與東方神韻 日大學幻經典裡的中國風1、台詞與歌謠:源自中華先賢的哲思2、環境與背景:神秘奇駿的東方賽博朋克世界3、儒家精神核心的傳承再發展

當巴特懷疑金把意識注入機械體是為獲得永生時,金說:“未知生,焉知死”,這出自《論語·卷六 先進第十一》:“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意思是:活人的事情都還沒有弄清楚,活着的時候應該怎樣做人還沒有弄懂呢,哪有時間去研究死的事情?

這源自孔子,展現了儒家學說樂觀積極入世精神的話,在2400多年後被運用到以超前預言著稱的科幻電影中,不僅毫無違和,竟有種奇妙的契合感:隻有軀殼沒有靈魂、隻有靈魂沒有軀殼的人,到底算不算“活着”,擁有了思想和身體的人工智能,能算是“活着”嗎?

在黑客金這裡審問出諸多機器人公司的黑證後,陀古薩仍猶豫是否要直接殺去機器人公司老巢時,巴特霸氣道:“子曰:“小子鳴鼓,攻之可也。”這話出自孔子《論語·卷六 先進第十一》,意思是,談判破裂,該亮出武力動手了。

這些連我們都是不太熟悉的孔子言論,在電影中簡直是舉重若輕,信手拈來,且用的恰到好處,對人物塑造起到了畫龍點睛的妙用,于劇情推動更是妙手無痕。

《攻殼機動隊 無罪》先賢哲思與東方神韻 日大學幻經典裡的中國風1、台詞與歌謠:源自中華先賢的哲思2、環境與背景:神秘奇駿的東方賽博朋克世界3、儒家精神核心的傳承再發展

《攻殼機動隊—無罪》主題曲傀儡謠,作為一首插曲,簡直可以說是與電影互相成就的存在,其詭異又飽含哲理禅機的詞曲調子,在上映之初就引發了不小的視聽狂潮。

傀儡詞來源于日本神道教巫女祭祀時用的謠詞,曲調是現代人模仿古唱腔而成,是以既符合現代人審美觀,曲風妖異而悲戚,追蹤朔源,中國佛教與儒家學說進入日本,是神道教得以産生的先決條件。

公元5至8世紀,漢傳佛教經北韓半島百濟傳入日本,漸漸在全國擴張開來,江戶時期(1603—1867),儒學從佛教中獨立出來并得到迅速發展,日本學者吉川惟足吸收儒學理論,特别是其中的朱熹理學,創立了神儒調合的神道學派。

是以脫胎與神道教祭祀曲的傀儡謠詞,優美凄楚的頗有楚辭、離騷之風,而又飽含佛教禅機,令觀衆在視聽感官愉悅的同時,萌生對人生去留問題的深刻思考。

《攻殼機動隊 無罪》先賢哲思與東方神韻 日大學幻經典裡的中國風1、台詞與歌謠:源自中華先賢的哲思2、環境與背景:神秘奇駿的東方賽博朋克世界3、儒家精神核心的傳承再發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2、環境與背景:神秘奇駿的東方賽博朋克世界</h1>

香港曆來是構成賽博朋克世界觀的一大重要城市,其共同點是多元文化,這一點在賽博朋克電影先驅《銀翼殺手》就有東方賽博朋克式的街景呈現。

押井守帶領團隊到香港取材時,得到的最大感受就這裡隻有“當下”,這種感覺直接使他把香港九龍城寨和油麻地景象嫁接為電影故事背景。

日本導演寺山修司在電影《上海異人娼館》、岩井俊二在《燕尾蝶》中都先後嫁接運用了中國風特色,前者主要從建築、服飾、美術上展現,後者則主要從語言文字交流中呈現。

《攻殼機動隊》裡的“中國風”在承襲以上嫁接融合方式的同時,還把後半段電影人物語音設定成粵語,且非常口頭化,與當時巴特身處的氛圍環境完美的融合為一個具有中華古風,且神秘奇異的賽博朋克世界。

《攻殼機動隊 無罪》先賢哲思與東方神韻 日大學幻經典裡的中國風1、台詞與歌謠:源自中華先賢的哲思2、環境與背景:神秘奇駿的東方賽博朋克世界3、儒家精神核心的傳承再發展

押井守那一代日本人,經曆過近代各種各樣的反美學生運動,曾反安保,即反對《日美安全保障條約》(因為該條約規定了駐日美軍的地位和特權),而引起日本群眾的反對抗議中,尤為學生和知識分子反應最為激烈。

這場運動導緻意識形态的混亂,甚至一度有人成立赤軍并以毛澤東思想作上司,這種紅色烏托邦浪漫也成了另一種中國風潮,押井守在高中時期一一直熱衷學生運動,這樣的經曆對他在《攻殼機動隊—無罪》的台詞、歌謠、背景中加入大量中國元素不不無關系。

說句題外話,好萊塢最新翻拍的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真人版,同樣也把拍攝地選在了香港,這不僅是對押井守的緻敬,對賽博朋克電影一脈相承,也是對中國風元素在電影中不可或缺重要性的再度認可。

《攻殼機動隊 無罪》先賢哲思與東方神韻 日大學幻經典裡的中國風1、台詞與歌謠:源自中華先賢的哲思2、環境與背景:神秘奇駿的東方賽博朋克世界3、儒家精神核心的傳承再發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3、儒家精神核心的傳承再發展</h1>

《攻殼機動隊—無罪》的故事背景中,無核大戰後的中國成了戰争中最大的赢家,整個南亞東南亞都被并入勢力範圍。

亞聯在四戰的勝利使得日本在亞洲事務中話語權大大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國内要求擺脫《美日安保協定》與中國攜手瓜分亞洲的政治勢力呼聲越來越高,是以,攻殼世界觀中基層就形成了中國、日本、東南亞三種文化互相交融的形态。

電影中無處不在的漢字、劇場版中以九龍城寨為藍本的棚戶區以及《無罪》劇場版中融合了中國閩粵一帶三太子信仰、日本神道教祭祀和東南亞大象圖騰的奇妙的祭祀活動等中國風元素鱗次栉比,目接不暇,在為這神秘奇駿的中國風元素感歎之際,不知覺也被劇中人所秉持的,具有東方現實主義的積極人生态度所感染。

人生短暫,對不可把控的未來思想越多,越會加劇源自人性的貪欲之苦,前行迷茫,不如就注重當下仍在生中的狀态,好好經營生活,平衡欲望,須知,把貪念與罪惡行為遷徙到機器人身上,并不能消除人類本身的罪惡感。

不論是最終跳出生死輪回的素子,還是回歸平凡家庭生活的陀古薩,亦或堅持着自己生存方式,與那條名為加百列的巴吉度獵犬相依為命的巴特,電影故事中每個人都在積極尋找生存的意義,也許他們都有着無法掙脫的牽絆,但在面對生死,以及人類進化過程中的種種劫難時,他們坦然面對。

《攻殼機動隊 無罪》先賢哲思與東方神韻 日大學幻經典裡的中國風1、台詞與歌謠:源自中華先賢的哲思2、環境與背景:神秘奇駿的東方賽博朋克世界3、儒家精神核心的傳承再發展

“生死去來,棚頭傀儡,一線斷時,落落磊磊。”在《無罪》中反複出現的這四句傀儡謠歌詞,既應和了電影中被注入人類意識的機器人的悲慘遭遇,也更是電影借黑客金之口說出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最好注解。

孔子儒家學說的偉大之一就在于積極入世的務實精神,反對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對把時間、精力、金錢都花費在敬奉鬼神上,提倡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精神,活人的事情還沒有弄清楚,活着的時候應該怎樣做人還沒有弄懂,哪有時間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該為死人做些什麼?

《攻殼機動隊—無罪》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因中國元素的恰當借鑒及運用,提倡國學,重拾經典更該是我們這一代人最重要的事情,弘揚中華文化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願每個國人都能起而行之,為此盡自己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