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愛的人長不大,因為有太多的愛維護着他們。
我見過大學裡都快要畢業了還是離不開父母的同學們,凡事必要請示父母,犯錯了必定堅決不承認,即使不得不非要承認了,也不會認錯。
說實話,看着他們有可以依賴的父母,我是很羨慕的。
我初次上大學的時候,獨自坐了13個小時的火車,艱難地到了我的大學,還是站票,還是晚上。當我下車的那一刻,我整個人都是站不穩的,但我,終究還是做到了。
我不佩服我自己,但我羨慕那些被愛着的人們。

缺乏愛的人總是過早地明白自己的尴尬地位,不得不變得懂事。
懂事的孩子們雖然不全都是缺乏愛的,但是缺乏愛的孩子,大多都會很懂事。因為他們明白,隻有自己懂事了,才會有人在乎自己,因為沒有人會浪費時間喜歡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知道家裡窮困的孩子,總是在想辦法為家裡節約錢,總是在想辦法能夠多幫助家裡一點,然而一個孩子又能做什麼呢?
就隻能學着懂事,學會懂事,變得懂事。
懂事的孩子,雖然懂事,但懂事的孩子,也有懂事的悲哀。
早熟的孩子會被欺負。
一個孩子越是懂事,就越容易失去來自周圍人的愛。弗洛伊德就認為,一個孩子在童年時期的經曆也許會在一段時間之後被記憶遺忘,但并不會消失,而是會頑固地潛藏于孩子們的潛意識中,進而對人的一生産生久遠的影響力。
凡是在童年經曆過不幸,或在壓抑環境中長大的人更容易産生自卑感和羞恥感。那些痛苦的、哀傷的情緒,看似消失了,卻長在了骨子裡,會慢慢的反應在我們的行為上。
被愛的人永遠長不大,這樣的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每每回想的時候都是回甜的,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苦等童年。
願你我都懂事,也都能夠幸福。
支援原創,歡迎點贊關注~
這裡是子維說,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