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趙寄言
杭州東新街道長青苑社群電信巷小區7幢的居民,每天上下樓時,都習慣性往樓道牆上瞅一眼。
牆上挂着一塊四四方方的小黑闆,上面是字迹清秀的黑闆報。闆報一周左右換一次,如何防控疫情、一周天氣預報都清清楚楚寫着。

樓道居民一說起這塊黑闆報,就說都是退役軍人鐘師傅的功勞。
居民們口中的鐘師傅叫鐘渭佑,1941年4月出生,1961年8月入伍,1965年5月入黨,1968年3月退伍。武警部隊出身的鐘師傅,雖已80歲高齡,依然面色紅潤,聲如洪鐘。退休後還做了十多年的樓道支部書記,一直熱心基層工作。
2016年,鐘師傅夫妻倆搬到長青苑電信巷小區,人生地不熟,通過參與電信巷樓道支部的各類活動,拉近了他與大家的距離。短短5年,他參與了社群大大小小60餘次的活動。
去年長青苑社群創新樓道文化,将電信巷樓道建設融入“勤、廉、孝、善”,從此樓道裡就有了一塊黑闆報,供鄰裡居民交流分享。
可誰來帶頭呢?樓裡的老年人沒經驗,年輕人工作忙又沒時間。80歲的鐘師傅立馬認領了黑闆報。
想着闆報要出好,要接地氣,要能給居民派上用場,他設計了天氣預報欄,每周日更新下一周的天氣預報。法定假期前還會帶給大家節日祝福。疫情反複時宣傳防控知識,提醒居民戴好口罩勤洗手。台風天提醒居民做好防台準備。最近連最新的“雙減”方案也安排上了。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