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都訊記者王凡 發自北京 目前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總體籌辦情況如何?10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釋出會,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表示,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
具體來看,第一,場館和基礎設施達到辦賽要求。所有12個競賽場館全部完工,通過國際冬季單項體育組織認證,全面具備辦賽條件。三個冬奧村、主媒體中心等非競賽場館已經傳遞使用,京張高鐵、京禮高速等基礎設施投入營運,無障礙設施環境進一步提升。
第二,賽時場館化運作模式全面實行。今年2月和4月舉辦了雪上和冰上項目國内測試活動,對場館運作各項工作進行了測試檢驗。為進一步提升場館賽時運作和保障能力,今年10至12月計劃舉辦10項國際測試賽和3場國際訓練周,完全按照冬奧标準進行全要素測試,預計将有2000餘名境外運動員、随隊官員等通過全程閉環管理來華參賽。“從結束的比賽來看,國際體育組織、參賽運動員等各方面都給予了充分肯定。”
第三,賽會服務保障全面推進。據介紹,目前已确定近百家簽約酒店,制定了住宿配置設定方案,正在開展預訂工作。完成冬奧食品原材料供應基地、餐飲服務商遴選,制定了冬奧菜單,将滿足各客戶群的不同需求。确定41家定點醫療衛生機構,組建場館醫療救治團隊。建立賽時交通運作指揮中心,明确車輛選型,進行車輛籌措。初步确定賽會志願者名單,正在開展業務教育訓練。制定實施科技冬奧行動計劃,積極推進氫燃料、5G通信、雲轉播、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示範應用,比如在京張高鐵媒體車廂内實作了5G信号全覆寫。
第四,妥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張建東表示,9月30日釋出疫情防控關鍵政策,10月25日會同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釋出了第一版防疫手冊,明确了堅持簡化辦賽、遠端防控、疫苗接種、閉環管理、有效處置、防控一體化等6條基本原則,提出了具體防疫措施。
第五,宣傳推廣和文化活動持續升溫。籌辦以來,冬奧願景、會徽、吉祥物、火炬、體育圖示、獎牌和冬奧優秀音樂作品相繼推出,在北京電視台開播冬奧紀實頻道,在全國標明了一批冬奧文化廣場,舉辦了倒計時1000天、一周年、100天等主題活動。火種采集和交接工作圓滿完成,在奧林匹克塔舉行火種歡迎儀式,釋出火炬接力計劃,啟動火種展示。
第六,可持續和遺産工作成效顯著。目前完成延慶和張家口賽區生态修複,實作全部場館綠色電網全覆寫,在國家速滑館等4個場館使用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劑,北京冬奧會碳排放将全部中和。全面落實遺産戰略計劃,每個場館都制定了賽後利用方案,依托首都體育學院成立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北京冬季奧林匹克公園落戶首鋼,延慶奧林匹克園區、張家口崇禮奧林匹克公園賽後命名已獲準許。
此外,以冬奧籌辦為契機,大力推進冰雪場地設施建設,積極推動冰雪運動進校園、進社群,“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标正在逐漸成為現實。同時,充分發揮冬奧會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牽引作用,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推動首鋼、延慶、張家口等區域轉型發展、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