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把犀利的匕首——評殺人喜劇《凡爾杜先生》 (作者:孫渝烽)一把犀利的匕首——評殺人喜劇《凡爾杜先生》 (作者:孫渝烽)

作者:光影音畫賞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把犀利的匕首——評殺人喜劇《凡爾杜先生》 (作者:孫渝烽)</h1>

一把犀利的匕首——評殺人喜劇《凡爾杜先生》 (作者:孫渝烽)一把犀利的匕首——評殺人喜劇《凡爾杜先生》 (作者:孫渝烽)

1947年問世的喜劇影片《凡爾杜先生》,是卓别林投向醜惡的資本主義社會的一把犀利的匕首。在《凡爾杜先生》這部影片中,卓别林從現代美國社會取材,把法國“藍胡子”殺老婆的故事搬上銀幕。在這裡,卓别林對資本主義社會已不是以前那樣的輕微的嘲笑,而是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凡爾杜先生是法國一家銀行的職員,他是一個善良而忠厚的好人。30年來他一直是勤勤懇懇地工作,天天數着别人的錢。可是在1930年經濟蕭條時期,他失了業。他妻子是個殘障人士,孩子又小,一家生活立即陷于困境。最後為了維持這孤苦無告的家庭的生存,他選擇了一項職業——殺人謀财。

這種買賣的方式是特殊的。他到處尋找那些頭腦簡單的有點财産的中年婦女或老處女,追求她們,跟她們戀愛,和她們結婚,然後就找機會謀殺她們,擷取她們的錢财。這筆買賣他做得很認真,也還順利。他謀殺她們,使她們不感到任何痛苦,在他得手拿到錢财後,便回到自己家裡,度過一些安靜日子,直等到饑餓又逼迫他出門,于是他又再度走上這條無可奈何的謀生之路。這樣的謀生,使他内心十分痛苦,整天提心吊膽。凡爾杜的妻子摩娜并不知道他在幹什麼生意,隻是深深地為他的精神狀态擔憂。但凡爾杜先生要生存下去,又實在沒有别的生路。

凡爾杜先生這個善良的人也象許多被迫做殘忍事情的人一樣,内心十分痛苦,也并未真正地喪盡天良。有一次他預謀要殺拉塞妮,當他知道被害者是一個殘廢軍人的遺孤時,同情和善良使他放棄了原定的計劃。他熱情地接待了拉塞妮,給她吃喝,給她錢。拉塞妮這個剛從監獄出來、饑寒交迫又無處栖身的人,對生活早已陷入絕望。凡爾杜的關懷和幫助,才使她有了重新生存下去的勇氣。可是,深受生活折磨的凡爾杜,痛苦的人生經曆使他明白他所生活的這個社會,是個絕望的社會,以後他又和拉塞妮相遇時,就對她說:“……别過分相信了,你要學會無情才能活在這無情的世界。”

當拉塞妮知道凡爾杜先生的妻子、孩子都在危機中死去了,她為這個善良的人痛心。凡爾杜先生卻說:“這樣,……他們隻有更幸福,離開了這動蕩、恐懼的世界。”“在家破人亡以後,我好象從夢裡醒過來……我象活在夢境裡一樣,活在地獄……。”凡爾杜的這段話是對這個人吃人的社會最辛酸的血淚控訴!

當妻子、孩子死去以後,凡爾杜的一切喪失殆盡。他在痛苦的深淵裡掙紮,浮生虛度,使他不願再生存下去了。當警察追捕殺人犯時,他把自己這個無望的生命交了出來,他被關進監獄。在審判他的法庭上,他在坦然認罪的同時,無情地揭露了這個不平的社會:“……至于說做殺人魔王,不是受到提倡的嗎?這世界不是以殺人為唯一目的正在制造毀滅性的武器嗎?把那種輕信的女人和無知的孩子炸得粉身碎骨嗎?而且做得是那樣的科學。哈哈,相比之下,我真是小巫見大巫啦。”

在這裡,卓别林通過凡爾杜之口,辛辣地控訴了軍火商、壟斷資本家為了利潤在戰場上屠殺着千百萬生命:“許多大生意就是殺人的曆史……戰争、沖突,這都是生意,殺人如麻是英雄,否則是兇手,殺人越多越沒有罪。”在一小撮壟斷資産階級統治下的社會裡,這些殺人的真正罪人又有誰來控告他們呢?!

今天,我們觀看這部33年前拍攝的影片,從思想上得到的教益或是在表演藝術上得到的欣賞都是很強烈的。人們将會記住這位敢于向不合理社會制度投擲匕首的鬥士——卓别林!

(原文刊載于 1980-9-19 《解放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