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讨|《雷雨》《雷雨·後》:戲劇經典如何對話時代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

研讨|《雷雨》《雷雨·後》:戲劇經典如何對話時代
研讨|《雷雨》《雷雨·後》:戲劇經典如何對話時代

《雷雨》《雷雨·後》劇照。

北京央華戲劇的連台話劇《雷雨》《雷雨·後》10月22-24日在上海大劇院連演3天,演出頗受矚目,也引發了觀衆和學界對曹禺這一經典的再度關注和探讨。日前,上海藝術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首次合作,舉辦了一場主題為“經典與時代的對話”的研讨。

曹禺的《雷雨》問世至今演出了無數版本。央華戲劇的這一版《雷雨》邀請了法國導演執導,極富當代感。而《雷雨·後》的劇本則出自曹禺女兒、劇作家萬方之手,作品從《雷雨》原劇本的“序幕”和“尾聲”生發開去,講述了《雷雨》中周樸園、繁漪、侍萍三個人晚年在瘋人院的對話,這部劇也被認為是曹禺萬方父女的一次精神對話。

研讨|《雷雨》《雷雨·後》:戲劇經典如何對話時代
研讨|《雷雨》《雷雨·後》:戲劇經典如何對話時代

對于此次連台本戲的充滿新意和亮點的制作演出形式,戲劇界和文學界的專家都表達了贊賞。而西方導演來到中國的這一創作,也是一次難得的跨文化對話,使觀衆得以從另一個角度重新審視《雷雨》這部再熟悉不過的經典。

上海市劇本創作中心編劇徐正清說,“這次的兩台戲,制作方邀請法國導演,我覺得是創舉。《雷雨》打破了舞台的界限,這種新的呈現形式給觀衆不同的觀劇體驗。這和《雷雨·後》的劇本一樣,都是在做一種探索。這種探索讓人耳目一新,這種探索精神我覺得令人敬佩。”

研讨|《雷雨》《雷雨·後》:戲劇經典如何對話時代
研讨|《雷雨》《雷雨·後》:戲劇經典如何對話時代
研讨|《雷雨》《雷雨·後》:戲劇經典如何對話時代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丁羅男看過無數版本的《雷雨》,但在他看來,“這部劇的第三場,我感覺是我看過《雷雨》最好的第三幕,沒有之一。”

在這一版《雷雨》中,法國導演把劇中第三場魯貴家中的戲置于一個原木環境的屋子裡,這和前兩場及最後一幕的大理石客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丁羅南認為,這也是這位歐洲導演了解中國經典的一個創新點。“通過兩個完全相反的家庭,來研究激情。”這是導演構思的核心點。丁羅南說,過去國内研究一般集中在周公館,封建主義的堡壘,而法國導演把魯周兩家并列、比較、參照了,并且把魯大海最重要的激情和生命力通過他展現出來,非常好。

研讨|《雷雨》《雷雨·後》:戲劇經典如何對話時代

戲劇評論家程輝覺得,“央華版的《雷雨》是我看到的這麼多版本《雷雨》中最好的一版。因為我終于看到了《雷雨》中的人物不再刻闆,不再受各種政治解讀的影響,不再受文化标簽的影響,而變得富有自己的個性。”

在程輝看來,法國導演帶來了全新的、浪漫而詩意的解讀。“我們中國的戲劇如何走向世界的舞台,如何用世界的眼光、世界的語言來解讀我們自己的經典作品,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一次央華邀請法國導演來導演《雷雨》,試圖用一種更加具有世界性的角度、世界性的觀點,讓更多人看到我們中國的作品,是特别有意義的。”

評論家胡曉軍認為,這次連台戲演出的一大意義是:經過長期的主題政治化,人物标簽化,越來越多人試圖回歸《雷雨》的本來面目。氣質《雷雨·後》應該也屬于參與者,通過散文化方式或者詩性方式,或者不确定形象思維的方式,通過巡回複述原著的方式談到哲學的方式,比如自我救贖等命題。

研讨|《雷雨》《雷雨·後》:戲劇經典如何對話時代

《雷雨》曾經因為幾年前北京人藝演出的“笑場”事件引發很多關注。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俊談到,“觀衆發出笑聲,不是觀衆不對,還是我們太僵化。現在人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很多觀衆不了解當時周萍和繁漪。但通過這個戲,更堅定這樣的觀點,我們不應該放棄經典,但是我們同樣不應該僵化經典的排演,更不應該停止對經典的挖掘,經典作品過多少年還能夠挖出東西。第一來自經典本身,第二我們這個時代在變化,在時代當中還能繼續挖出東西。”

在這場研讨會上,萬方也談及了自己的創作《雷雨·後》的初衷。而作為央華戲劇的創始人和藝術總監,也是《雷雨·後》複排導演,王可然同樣介紹了這次連台戲的策劃和創作過程,他最後談到:“我從第一天做戲劇開始,我就有一個夢想,我的理想就是如何讓戲劇在中國的社會環境裡能夠更大的往外突破,更大的往外突破,能夠更多的人進入戲劇,這可能就是我的很多立足點帶來的後續的行動。”

責任編輯:梁佳

校對:栾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