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紫牛薦書|傾心記錄陪伴父親的最後十年,美國前總統裡根之女《漫長的告别》溫情上市

作者:紫牛新聞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2018年報告》顯示,全球大約每3秒就有一位癡呆患者,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萬癡呆患者,預計2050年這個數字将達到1.52億。其中,有約60%-70%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在27年前,人們對于阿爾茨海默病毫無概念,這種狀況因裡根而發生了改變。1994年11月5日,裡根向公衆宣布,自己患了阿爾茨海默病。在這之後,這種疾病通過媒體逐漸進入公衆視野,裡根以自己的知名度喚醒了全世界對這種病的關注,并在1995年成立了裡根和南希研究所,專門研究這種疾病,推動了阿爾茨海默病防治工作的發展。

紫牛薦書|傾心記錄陪伴父親的最後十年,美國前總統裡根之女《漫長的告别》溫情上市

近日,《漫長的告别》由天地出版社溫情推出,本書講述了美國第40任總統羅納德·裡根在患阿爾茨海默病期間與家人相伴最後十年的點滴,作者是裡根最小的女兒帕蒂·戴維斯。本書特邀擅長文學翻譯的譯者精心重譯,将親人間的溫情與細膩柔軟的力量氤氲紙上。

在這本書裡,帕蒂·戴維斯從裡根在世的最後幾天回溯到1995—1996年,講述了裡根慢慢離開時,阿爾茨海默病給她的家人帶來的悲傷。戴維斯的文筆睿智優雅,字裡行間充滿哲思。當然,她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的描述,生動到令人心碎。

《漫長的告别》記錄了裡根的女兒帕蒂·戴維斯陪伴患上阿爾茨海默病的父親的十年時光,以及童年記憶裡與父親、與家人相處的溫馨時光。

帕蒂·戴維斯原名帕特裡夏·安·戴維斯·裡根,美國前總統裡根最小的女兒,裡根與南希·裡根唯一的女兒,演員,作家,模特。著有《我的視角》《天使不死》。她的許多文章被刊登在《時代》《新聞周刊》《時尚芭莎》《名利場》《城鄉之間》《華盛頓郵報》《洛杉矶時報》上。

帕蒂·戴維斯曾經以叛逆著稱,作為最小的女兒她是一位與其父政見相抗衡的知名反戰人士,與父親和家庭幾乎決裂。她為了與家庭對抗做出種種叛逆的舉動,比如參加反對父親的集會,就連帕蒂·戴維斯這個名字也是她為了抹去父親和家族的烙印而取的藝名,大家一度以為她恨透了她的父親。多年後,當父親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她重新回到父親的身邊,與家庭和解,與家人一起開啟了一段漫長的告别旅程。

在這本日記體的作品裡,她巧妙地将父親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經曆與她整個家族的曆史、她的童年回憶生動地串聯在了一起。

《漫長的告别》不僅記錄了作者陪伴父親的十年時光,同時也記錄了從1994年-2004年作者自己的情緒變化:從混亂到堅守,從逃避到接受,從悲傷到平和。讓作者意識到生的另一面不是死亡,而是遺忘。

是以,當至親終将離去,我們該如何過好擁有彼此的每一天?該如何繼續以後的生活?我們應該持怎樣的生命觀、生死觀?本書在記錄陪伴的同時,也為每個人重新思考如何正視死亡提供了契機,借此完成一次生死觀的自我教育。

盡管戴維斯稱阿爾茨海默病是“揮之不去的存在”,但她卻用愛、忠誠與寬恕之心,令這種“片甲不留”的疾病黯然失色。她真誠又發人深省的表述使她的父親再一次活了過來,也推動着讀者去紀念這位父親。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

校對 徐珩

來源:紫牛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