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如果你“不想睡”或者“睡不着”,歡迎繼續閱讀。
這裡或許有個文藝片,這裡或許有個恐怖片。不知道你會悶到睡着,還是吓得更睡不着。
今晚聊聊一家三口滅門慘案背後的故事。

電影《愚行錄》今年上半年在日本上映時曾引來不少關注。該片不僅集結了包括妻夫木聰和滿島光在内一衆形象和實力巨佳的青年演員,它更成為唯一一部日本長篇入圍了第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地平線單元。
改編自同名且是直木獎候補小說的這部電影圍繞着兩起慘案展開。在影片開頭出現的光子(滿島光飾演)因為涉嫌虐待自己孩子而入獄。但導演沒有立刻交代她犯罪的動機,以及是否真的犯罪,而是借着來探望光子的哥哥田中武志(妻夫木聰飾演)的視角立刻把故事轉向了另一起——同時也是電影主體的——事件:一年前發生在東京世田谷區的一家三口滅門慘案。
雖然普通市民已經忘記了這起當時轟動一時的慘劇,但身為周刊記者的田中卻似乎對它有着額外的熱情。在他的據理力争之下,雜志編輯勉強同意他在周年之際對案件進行回訪。
滿島光飾演光子
在田中對被害人夫婦周圍親友的采訪中,隐藏在這戶看似完美的家庭背後的種種殘缺逐漸被揭露出來。
丈夫田向浩樹在表面上是一位名校畢業、名企就職的精英上班族。同僚對他稱贊有加,上司對他倍加信賴。
但他的大學同學,特别是女同學們,卻揭露他曾經是玩弄幾位女性感情的渣男(而如果按照故事的細節回推,我們還可以發現他在婚後其實也沒有老實)。
另一方面,妻子友季惠則是才貌雙全的賢妻良母。同樣畢業于名門大學的她輔佐丈夫、培養女兒,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
但是她的大學同學淳子卻在受訪時首先控訴了友季惠勾引自己當時男友,而後又揭露了她給大學精英圈子“上供”女生這一更為令人不恥的真相。
在這些黑曆史的展開之中,光子的秘密也被揭開。她和哥哥以及父母之間扭曲的關系則是這部人類愚昧行為記錄的最後一章。
客觀來說,《愚行錄》是一部品質上乘的電影。影片不僅忠實還原了原著的内容和形式,而新加入的部分——比如據說是妻夫木聰自己提出的片頭片尾兩段在公共汽車上讓座的戲——使得故事的結構和人物的形象都更加完滿。而電影對于日本不平等現實的揭露也十分辛辣。
妻夫木聰飾演田中
片中的社會和日本的社會一樣,被嚴密地分為了上層和下層兩個部分。
故事裡的兩對男女:田向夫婦和田中兄妹,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下部社會的人。但他們的差別在于田向一家通過自己的“努力”實作了向上的移動。
丈夫之是以和許多女生保持暧昧其實是為了借她們的家族背景友善入職,而妻子之是以不斷把女生推入虎口隻是為了掩蓋自己有缺陷的出身進而維持在小圈子裡的地位。
你可以譴責他們的不擇手段,但也不要忘了同時譴責逼着他們那麼做的社會本身。而他們的死亡也宣告了他們以及和他們一樣的許多人是無法逃脫由日本社會本身所配置設定的“宿命”的。
另一方面,看完電影後,我始終有着一絲無法擺脫的不适感。
這種餘味并不來自于影片所采取的不把所有事情都交代清楚的結局設定,而在于不管是原著還是電影都有“用力過猛”之嫌。這似乎也是近年來像《愚行錄》原著一樣被一些日本讀者稱為“イヤミス”(由日語的“讨厭”和“推理”兩詞複合而成,姑且稱為“厭推”)的作品的通病。
雖然所有推理都可以被說是在他人的不幸之上制造閱讀快感,但“厭推”像是挂羊頭賣狗肉,打着社會派的名義,卻把所有重點都放到案件的話題性上。作者想要講的是日本在“一億國民都是中産”幻象之下階級本身的再繁殖(literally),但卻又沒有把本來可以更出彩的光子的故事講清楚,進而多少造成了叙述結構的不平衡。
雖然《愚行錄》入圍了直木獎,但它在當年所有作品中的得分最低。評委之一的渡邊淳一甚至直接講出了“不知道為什麼這部作品會被提名”這樣的狠話。
正如好幾位評委對原著的評論所提示的,故事采用的通過描寫事件相關人物的“群像”來抽離真相的手法好像并不存在必要性。
其實群像式的“衆聲喧嘩”在日本電影中早就見怪不怪。遠有黑澤明的《羅生門》近有中村義洋的《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但是這兩者之是以出彩的原因,在于片中的叙述者們和事件處于同一個時空,他們站在自己角度的不盡相同的叙述,從本體論的層次質疑了“真相”。
而《愚行錄》裡,“他者”們所講述的故事充其量隻是整個案件的背景,其背後的邏輯,還是隻要我們按圖索骥就能找到案件的真相,就立意上來講無疑遜色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