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導演餃子,大家都會想到去年那個在電影行業翻江倒海的李哪吒吧。
“做《哪吒》沒别的,就是死磕”。耗時五年,創作團隊超過1600人,因為餃子他們的堅持,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無比光鮮的時候,觀衆的視角開始向電影的幕後制作偏移。

其實在《哪吒》之前,餃子還有一部死磕的作品《打,打個大西瓜》(英文名《see through》),耗時三年八個月,而制作人隻有他一個。
“這是我看過最牛x的動畫短片,沒有本年度,沒有之一,華人制作!”這是VeryCD站長給這部作品的評價,作為當時風靡全網的卡通片,它底下的評論一直都會有兩個字—牛x。
而這部牛x的短片講述了兩個國家因為一塊島嶼而發起的全面戰争,其間兩國飛行員因為墜機一同落到荒島上,緻使本為局内人的他們可以以新的視角看待這場戰争,襯托出戰争的殘酷,并引發思考,是做荒島上的人,還是去做别人手裡的牌?主要表達反戰情緒。
故事是很簡單的故事,但這部16分鐘的短片能讓那麼多觀衆叫好不斷一定有其優越之處,接下來就由小魚點陪同大家一起欣賞這部餃子的處女作。
一、細節不斷,暗喻滿滿。
戰争就是一張豪賭,而動畫裡就是撲克牌國家之間的戰争,借以暗示着戰争的本質。
電影一開始就是一張張的撲克牌掉落在蛛網之上,這裡的蛛網俨然成為了各國關系的紐帶,它将一張張撲克牌相連,最後彙聚成了一個球形,一個新世界。
紅桃國與梅花國兩個大國的政客在閃光燈裡握手擁抱,兩人滿臉微笑的向世界宣布着兩國的和平。
但細細觀察會發現,他們身後的世界地圖已經出賣了他們。為了一根骨頭,兩頭惡犬互不相讓,結果必定會撕咬起來,他們所展示的和平已經名存實亡。
談判桌上兩人把酒言歡,但看似歡聲笑語的和談之下,二人的手已經開始慢慢伸長,為了利益,他們終究還是撕破了臉,拔劍相向,戰争一觸即發。
戰争打響,豪賭開始,政客露出本相,洗牌間,無數士兵手握鋼槍,都嚴陣以待。這時細節出現,有一個士兵不知是淚水還是汗水從鋼盔中流下,握着鋼槍的手也抖動了起來。
如同電影《特洛伊》裡說的一樣,“所謂政治,就是老年人談話,年輕人流血”。可能會有很多士兵像他一樣緊張害怕戰争,但他們無可選擇,隻能在一聲令下,迎着炮彈向前沖鋒。
影片最後短暫的休整後兩軍繼續交戰,椰子樹上的蜘蛛網也被子彈射穿,暗示着紐帶徹底斷開,戰争破壞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必定要用更長的時間來維系,而對于生活在戰争中的人來說,和平永遠是個未知數。
二、用最脆弱的紙牌,打着最現代化最慘烈的仗。
這部短片大部分時長都是戰争場面的描繪,雖然是發生在撲克牌之間的戰争,但因為餃子新奇的腦洞,讓戰鬥的場面格外激烈。
動畫中撲克牌是二維,而武器又是三維,這就讓這場戰争裡會有無數次元的轉換,這也是短片讓無數人追捧奉為神作的原因。
政客揮手間,飛機、坦克、潛艇、航母,就連外太空的衛星武器也不放過一并用來打仗。
觀衆的視線跟着飛機,跟着炮彈在戰争中肆意閱覽,為了表現戰争的真實,甚至遊戲穿越火線的第一視角都有。
當武器被消耗殆盡,人數的多少就開始左右着戰局,一個個士兵如同流水一般從政客手裡流出。
而戰場此時俨然成了一個絞肉機,不斷有被撕碎的撲克牌被甩出來,他們支離破碎的落在政客的腳下,又被新甩出來的碎紙牌覆寫。
相比于人類的戰争畫面,或許撲克牌間的激烈戰鬥更能展現戰争的殘酷。
三、雖為啞劇,音效感人。
在一開始捎帶有恐怖情緒的畫面裡,緊張焦慮的背景音樂讓這部短片的開頭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字:長,幾秒的開頭讓人覺得得有幾十秒,讓人能很快融入劇情的氛圍之中。
正所謂無聲勝有聲,政客談判的畫面有了聲音或許就沒了緊張的氛圍,越是快要繃不住的時候,無聲會讓人窒息的時間更長,留下的印象更深。
至于戰争裡的音效,小魚點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爆炸。配合着視角的切換,聲效的爆炸讓這場戰争酣暢淋漓,給觀衆帶來視覺聽覺的盛宴。
其中當兩個因為飛機戰鬥流落至荒島的士兵看到有船來時,他們的開心興奮全部被背景音樂與畫面代替,格外喜感形象。
四、喜歡周星馳的餃子,哪吒都有借鑒的影子
因為《哪吒》火後,大家知道了餃子喜歡周星馳,其實在《打,打個西瓜》裡更能展現。
就短片名字來說就是借鑒星爺的《鹿鼎記》中的原話,星爺飾演的韋小寶與大反派打架打到地下,發現了龍脈,成堆的黃金讓二人握手言和,這麼多黃金分了算了,打什麼打,打個大西瓜。但是結果二人還是打了起來,因為拿一半不如全拿了。
情節相似,政客們握手言和的背後也是想伸長了手以獲得更多的利益,當二人利益不能對等時,他們也會想韋小寶和反派一樣打起來。
大家對《哪吒之魔童降世》裡哪吒、太乙、敖丙和申公豹被凍成一個球,而太乙通過放屁讓球移動的橋段一定記憶猶新,其實在《打,打個西瓜》裡早就有了。
落至荒島的兩個空軍一落地就打了起來,結果被繩子捆成了一個球,其中一個空軍就用噴鼻血的方式讓球滾動,赢得了勝利。
在影片的最後,宮崎駿、周星馳、李連傑,成龍以及很多著名的人物在片尾出現,他們并沒有參與這個短片的制作,應該是餃子想像星爺一樣,來一次惡搞。
對于餃子來說,《打,打個大西瓜》是他發展的基石,而餃子的不懈堅持讓這座山不斷長高,最終長成了《哪吒》那般的高峰。
16分鐘的短片,能給大家呈現這麼多東西真的很牛x,怪不得當時就有人說這是國漫的崛起。這部片子在豆瓣上一直都是8.8的評分,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很值得大家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