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賽車總動員」上映11周年,對于這個系列你真的看懂了?

影片:[賽車總動員]

導演:約翰·拉塞特、喬·蘭福特

編劇:約翰·拉塞特、喬·蘭福特等

配音:歐文·威爾遜、保羅·紐曼、邦尼·亨特

類型:動畫、喜劇

上映日期:2006.8.26(中國大陸)

紀念原因:影片上映11周年

2006年的[賽車總動員]是皮克斯成立二十周年的紀念之作。它是皮克斯收購迪士尼之前,兩者合作的最後一部作品。

電影充滿皮克斯式想象力:人格化的鐵皮汽車,保持了繼“玩具”之後的一貫水準;純粹真摯的情感表達,惹人共鳴。

于三天後上映的續集——[賽車總動員3]是一個新老更替背景下,老一代“麥昆”重新上路的故事。皮克斯似乎想借此說明,我們整裝待發。

在最近的國産電影[汽車人總動員]抄襲[汽車總動員]事件的對比之下,這種重新出發更顯可貴。

汽車得像人

如何讓“全金屬外殼”的汽車具有人的表情和形态?

皮克斯想到的辦法是,根據人物原型構思汽車的動畫形象。

「賽車總動員」上映11周年,對于這個系列你真的看懂了?

▲主角——“閃電”麥昆,參考了體藝雙星喬·納馬斯(天賦)、穆罕默德·阿裡(實力、自信)、歌手搖滾小子(狂拽酷炫吊炸天)

其結果是,一臉屌樣的麥昆,非常招人喜歡!

「賽車總動員」上映11周年,對于這個系列你真的看懂了?

▲至于大黃蜂哈德遜,更不簡單。皮克斯直接拉來保羅·紐曼配音

「賽車總動員」上映11周年,對于這個系列你真的看懂了?

▲保羅·紐曼也是一名狂熱的賽車手,哈德遜的動畫形象融入了保羅的特征,又由保羅配音,再合适不過

當他在錄音室工作時,不管說出什麼,導演都一字不落地錄下來。中間休息時,保羅經常給從業人員講有趣的汽車賽事,“聲音裡都是激情”。

而導演常在聽衆席上,隻剩下“great”、“fantastic”的迷弟臉。

08年,保羅去世。[賽車總動員2]特意設計了保羅配音的哈德遜死亡,以此緬懷保羅·紐曼。

到了[賽車總動員3],他們又讓保羅“活”了:

創作者們反複聽第一部電影的素材,發現很多當時沒用過的保羅的精彩配音,甚至是休息時的閑談……那把它放第三部好了!

汽車還得真

有了人的性格之後,動畫形象還得真。

除了皮克斯技術支援外(是第一部使用光線追蹤技術的電影),在汽車形象的設計上也一點兒不含糊。

動畫師必須用電腦設計出跟實際賽車同等比例的虛拟模型;

導演還要求美工,每一個電影中的動畫汽車形象都有真實原型。

「賽車總動員」上映11周年,對于這個系列你真的看懂了?

▲閃電麥昆——道奇蝰蛇,1989年的超級跑車

「賽車總動員」上映11周年,對于這個系列你真的看懂了?

▲大黃蜂哈德遜——原産自1951年的哈德遜制造廠

「賽車總動員」上映11周年,對于這個系列你真的看懂了?

▲而第三部的黑風暴傑克遜,是2017年活塞杯定制車“Next—Gen”

除了每輛車精确到具體車型,制作者共繪制了四萬三千多張汽車設計草圖。

「賽車總動員」上映11周年,對于這個系列你真的看懂了?

▲而在活塞杯車賽的現場,共有超過十萬輛汽車

既是美國精神,也是普世價值

電影曾多次提到的“Route 66”高速公路确實存在,它是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高速公路。

「賽車總動員」上映11周年,對于這個系列你真的看懂了?

▲“Route 66”,從洛杉矶到芝加哥,全長4000多公裡,有超過60年的曆史,被稱為“母親路”

從二戰時重要軍事要道,到跨洲度假必選之路(那首大名鼎鼎的“country road”唱的就是它),到被州際公路取而代之。

“Route 66”既與普通美國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也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賽車總動員」上映11周年,對于這個系列你真的看懂了?

此外,真正讓導演确定故事主題(由隻看到榮譽獎項的冠軍,到珍視朋友),來自于一次家庭公路旅行。

導演約翰·拉塞特的工作狂、不顧家人設,在旅行途中徹底“崩壞”:從跟孩子們生疏、争吵到親密,“我認識到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是什麼”。

——好吧,導演才是“閃電”麥昆的最重要原型!

而源于真實生活體驗的主題,也讓電影在象征美國公路、汽車文化的題材之外,有了更為普世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