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加西(Madagascar)是非洲第一大島,也是印度洋上的第一大島。面積接近60萬平方公裡(大概相當于湖北、湖南、廣東三省面積之和),人口大概2500萬,不到湖北省人口的一半。
法國人征服非洲的時候,對資源豐富的馬拉加西觊觎已久,不同于馬約特、留尼汪這些島嶼,軍艦打上幾炮就征服下來了,馬拉加西人口衆多,面積也夠大,加上位于南回歸線,熱帶叢林幾乎覆寫整個島,在當地人的英勇反抗下,法國人從19世紀初開始,利用資本控制、外交施壓、軍事入侵等各種手段,多次嘗試吞并馬拉加西未能得逞,但馬拉加西的反抗法國的鬥争受制于當時的國際環境,雖經多次抵抗,到1896年末,還是淪為了法國殖民地。到了二戰結束後,在非洲國家風起雲湧的獨立運動下,直到1960年,馬拉加西才最終獲得了自己的獨立。
馬國整體地質構造為火山岩和喀斯特地貌,海岸線比較平直,而平直的海岸線很難形成良好的港口,是以馬國的重要港口主要分布在北方。
下面内容是亂寫的,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說起島上的自然環境,要先從一種昆蟲說起,馬拉加西的熱帶雨林有一種飛蛾,是世界上最大的絲綢飛蛾之一。這種美麗的蛾被稱為長尾月亮蛾。其最吸引人的特征就是是它的長紅尾長達15厘米。不僅是長尾,月亮蛾的翼展也很大,超過20厘米。加上帶有黑色邊框的彩黃色的前翅和後翅,整個飛蛾非常漂亮。
2020年疫情過後,武漢自然博物館舉辦了一個昆蟲展,其中一個标本吸引了無數的目光,一眼看上去,完全不覺得這是一個蟲子,而是一件美輪美奂的藝術品,驚豔且傳奇,這就是馬拉加西長尾月亮蛾。看完展覽回來後,我兒子念叨了好些天“馬拉加西長尾月亮蛾”。大家也可以找相關圖檔看看,如果有機會能夠看到标本和實物,相信會讓你印象深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