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說:“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博物館作為曆史的儲存者和記錄者,被許多人視為一座城市的靈魂。“它不僅裝載着人類的文明故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故事。”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如果你去中國國家博物館,

後母戊青銅方鼎大概是必看的展品之一;

如果你去湖北省博物館,

沒有看到曾侯乙編鐘,想必會非常遺憾;

如果你去法國盧浮宮,

沒能一睹《蒙娜·麗莎》的微笑,

多半心有不甘……

這些不可錯過的“必看之品”,

很多時候,就是這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那一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是如何從數量甚巨的藏品中“C位出道”的呢?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怎麼選出來的?》

(節選)作者/ 陳履生

全世界很多博物館都有一兩件被稱為鎮館之寶的藏品,是人們參觀博物館必看的展品。藏品成為“鎮館之寶”,最重要的是公衆對它的認可。

法國盧浮宮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荷蘭國家博物館倫勃朗的《夜巡》,荷蘭海牙皇家美術館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德國柏林新博物館中《埃及王後納芙蒂蒂的頭像》,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世界上最大的霸王龍骨骼,菲律賓自然曆史博物館裡獲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最大的鳄魚标本,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商代的後母戊方鼎,湖北省博物館的戰國曾侯乙青銅編鐘,湖南省博物館的漢代馬王堆T形帛畫,都是公認的鎮館之寶。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曾侯乙青銅編鐘 圖自/湖北省博物館

也有像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這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機構,大英博物館這樣世界上最早向公衆開放的公共博物館,雖然藏品數量巨多,很多都具有重要的曆史和藝術價值,但說不出哪件藏品是代表該館的鎮館之寶。是以,鎮館之寶隻是民間的說法,很難确定統一的标準。

從一座博物館幾十萬、上百萬的藏品中找出一件鎮館之寶,是有相當難度的。其一難在形成共識,其二難在是否能夠“鎮得住”。形成共識是最難的,鎮得住與鎮不住隻是相對而言。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維米爾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所謂“鎮館之寶”,必須具有唯一性、獨特性、稀缺性、重要性、不可替代性,必須能夠表現其獨特的曆史和藝術價值,如最大、最小;最高、最矮;最長、最短;最重、最輕;等等。

唯一性是比較容易确認鎮館之寶的标準之一,比如在自然曆史博物館中最大的恐龍、最大的鳄魚,等等,都是同類藏品或其他博物館難以企及的。獨特性是鎮館之寶的基本要求,稀缺性往往表現在材質方面,重要性往往關聯着曆史和藝術的學術性。不可替代性是佐證曆史或說明藝術成就重要性的重要證據。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點選圖檔了解更多

藝術博物館收藏着燦若繁星的曆代畫家作品,能夠成為鎮館之寶的那一定是最為突出的。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盡管它沒有《最後的晚餐》那樣巨大的幅面,也沒有嚴密而複雜的内在結構以及經典的題材内容,可是,如果沒有《蒙娜·麗莎》,達·芬奇會黯然失色,盧浮宮也輝煌不再。僅僅是《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就有無數專家研究和闡釋過,還有蒙娜·麗莎的身世、達·芬奇密碼,都是達·芬奇的其他作品所沒有的。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達·芬奇畫作《蒙娜·麗莎》

荷蘭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倫勃朗1642年36歲時創作的《夜巡》,是倫勃朗一生所畫500餘幅作品中最特别、最重要的一幅。該畫以舞台劇的方式表現了阿姆斯特丹城射手連隊成員的群像,射手們各自出錢請倫勃朗創作。可是,完成之後射手們卻不滿意,因為每個人在畫面中的大小、位置、光線明暗等不盡相同。

由此他們發動市民不擇手段地攻擊倫勃朗,鬧得整個阿姆斯特丹沸沸揚揚,最終酬金也由5250荷蘭盾削減到1600荷蘭盾,最為嚴重的是此後很少有人來找倫勃朗畫集體肖像,畫商們也疏遠了倫勃朗,使得這位偉大的荷蘭畫家63歲時在貧病中去世。該畫一直被荷蘭王室所收藏,直到19世紀荷蘭國家博物館成立後成為該館的藏品。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倫勃朗畫作《夜巡》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後母戊方鼎以832.84千克的重量成為中國青銅器之王。它于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武官村出土,為防止方鼎落入當時侵華日軍的手中又被重新埋入地下。1946年6月,當時安陽政府的一位陳參議勸說藏家把方鼎上交政府,重新出土後運到南京,并于1948年首次在南京展出。

1949年,方鼎拟運台灣而先期抵達上海,因為飛機艙門寬度不夠而不能上飛機,又回到南京藏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從南京調往北京,成為中國曆史博物館(即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後母戊方鼎

由此可見,圍繞着鎮館之寶,通常都有一些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和傳世過程,它們自身也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對象,而研究的新發現又更加豐富了鎮館之寶的内容。

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基本上是固定在某個位置不能移動的,也有相應的國家法律規定它們不能出國、不能出館。如意大利烏菲齊博物館中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俄羅斯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中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都是釘在牆上的,什麼時候去看都在那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列賓畫作《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而中國,很多鎮館之寶都在國家公布的《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之中,不僅是限制出境,就是離開自己所屬的館都非易事。它們靜靜地陳列在博物館的主要展廳中,從展出空間的規劃、展出方式的設計,展櫃的安排等,都表現出了特别的尊重。

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這個國家或博物館的驕傲,它們并不是通過網絡海選或讨論協商所産生的,也沒有博物館的公示,它們往往是社會的約定俗成。它們是在博物館發展曆史過程中,在人們對于曆史和藝術的認識發展中逐漸産生的。是以,這種聚焦的曆史過程,是鎮館之寶必不可少的。

文自/《博物館之美》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原标題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選文有删減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陳丹燕曾說:“每當我走向博物館,心裡都會響起一個聲音,說着同樣一句話:這又是一間往事住的房間。”

博物館,凝結了時空,跨越了今古,關聯了曆史,締造出一種别樣的浪漫。奧地利攝影師Stefan Draschan就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記錄下了這種浪漫,他用鏡頭拍下了博物館裡那些“人與作品相撞”的瞬間,或是撞衫,或是撞發色和發型,或是撞姿勢和神态……觀衆與他們正凝視的藝術作品巧妙地比對在一起,連接配接在一起,仿佛擁有了某種靈魂的共振。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圖檔均來自奧地利攝影師Stefan Draschan

為什麼要去博物館?

因為在你走進博物館的那一刻,

在你與一件件展品面對面的那一刻,

就開啟了一場與時空的浪漫之約。

你被人類文明史上那些最閃耀的靈魂牽領着,

你被人類藝術史上那些最精華的作品環繞着,

超脫了當下,

得以融進另一個逝去的遙遠世界,

以此,觸達了某種超越現實的永恒。

聽我的,一定要去博物館約會一次

點選【寫留言】

分享你的博物館奇遇記

監制丨徐冰 主編丨王若璐

編輯丨楊瑜婷 校對丨高少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