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病夏治”療法是我國傳統醫學中較有特色并行之有效的診療方法之一,所謂“冬病”是指某些好發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變,如支氣管炎、哮喘、頑固性咳嗽等。所謂“夏治”是指選擇夏天炎熱季節,采用适當藥物進行治療,是以“冬病夏治”就是在特定的時間段内,即在中國農曆“夏至”、“頭伏”、“中伏”、“末伏”的時令,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冬季好發的疾病在夏季治療,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提到“冬病夏治”大家都比較熟悉“穴位貼敷法”,其實它還包括針刺、艾灸、理療、按摩以及内服扶正補虛的中藥和食物等,穴位貼敷法屬于外治療,固然重要且有效,而内服扶正補虛的中藥和食物屬于内治療,同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經過臨床實踐證明通過内外結合治療能取得異曲同工之效。
肺虛型(花生粥)
花生50克,山藥30克,百合15克,粳米100克,冰糖5克。将花生洗淨搗爛,加山藥片、百合片、粳米同煮粥,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脾虛型(參苓粥)
黨參30克,茯苓30克,生姜5克,粳米120克。将黨參、生姜切成薄片,茯苓搗碎泡0.5小時,煎取藥汁2次,同粳米同煮粥,一年四季服。
肺腎兩虛型(人參核桃仁糊)
人參100克,核桃仁500克,綿白糖100克。先将人參研成細末,核桃仁研成粗末,與人參粉混合,兌入綿白糖拌勻,瓶裝備用。2次/天,15克/次,用少量開水調成糊狀服用。
脾腎兩虛型(黃芪炖乳鴿)
炙黃芪40克,乳鴿1隻。先将乳鴿宰殺後去毛及内髒,與黃芪同入炖蠱内,加料酒、蔥姜、精鹽、味精等,隔水炖90分鐘即成。佐餐服用食之,2次/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