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回家走到延安火車站時,都會聽到叫賣子長煎餅的聲音,她們都是勤勞厚道的子長人,為了維持生活,很多人都會做煎餅的生意。煎餅對于陝西人來說,也是一種美味的小吃,遍及整個陝西,但在陝西地區,以陝北子長煎餅最好,也最出名。
住在陝北山區的人民,種植荞麥的比較多,荞麥屬于一年生草本,生育期短,抗逆性強,極耐寒瘠,荞麥的種類繁多,以苦荞麥最具有營養價值。可以磨成面粉食用,荞麥面粉就是制作子長煎餅所需的材料。子長煎餅不僅是子長最著名的傳統小吃,而且還深受其他地區人民的喜愛。子長縣也是全國雙擁模範縣城。原為安定縣,是為紀念革命烈士謝子長而改名為子長縣,是謝子長同志的家鄉,這裡是中央紅軍萬裡長征的落腳點和抗日東征的出發點,素有“紅都”和“将軍縣”之美譽。
在老家周原地區,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做煎餅是以小麥面為主,但小麥面做得不如子長煎餅好,子長煎餅薄如紙、銀白透亮,可根據不同口味制成大餅與小餅。我有子長同僚,和我是一個機關上班的,他姑姑就在延安火車站旁邊開了一個店賣子長煎餅,店名為楊大煎餅,賓客盈門,生意紅火,她那煎餅種類繁多,有豆腐幹煎餅、熱豆腐煎餅、涼菜煎餅、酥肉煎餅及雞肉煎餅等。現做現賣,保證讓旅客可以吃到,最新鮮、最熱乎的煎餅,食用時配以蒜汁、辣子油等,醇香撲鼻、酸辣味濃。我經常去那買,因為味道好,而且還久食不厭。
子長煎餅原料為荞麥,荞麥要經過取皮成糁子,或者用荞麥面加水攪成糊狀,還要經過濾後在鐵鏊上攤烙,攤烙好的煎餅成圓形,有碗口大小,韌性強。與關中地區不同的是,子長煎餅在食用時卷入涼拌菜、炒菜、豬頭肉、雞肉、熱豆腐及豆腐幹等,子長煎餅類型多種多樣,是以價位也各不相同,吃時配上蒜汁、辣椒油芝麻等,陝北地區也有喜食蕃茄醬的,根據個人口味而定。子長人民除逢年過節家家享用外,招待遠方賓客時煎餅也是必備的美味佳肴。
荞麥面做成的子長煎餅屬于雜糧煎餅,營養價值極高,具有“生津解暑、降三高”的作用,對人體的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荞麥面雖好,但也不是每個人都适合吃,李時珍曾說:“脾胃虛寒、消化不佳、對于一些體質過敏的人不宜食用”。每當想起子長煎餅,饞得直流口水,更讓人想起革命烈士謝子長,在河口戰鬥中,謝子長不顧個人安危,在前線指揮作戰中,不幸胸部被敵彈擊中,身負重傷。他忍住劇痛,繼續堅持指揮,直到戰鬥取得最後的勝利。當時在延安由于醫療條件有限,他的傷勢不斷惡化而最終逝世。如今,子長煎餅那美味的風味小吃,與勤勞純樸的子長人的勤勞奮鬥是分不開的。
作者簡介:
強敬輝,(1983)陝西寶雞扶風人,2001年入伍,2013年退伍,陝西延長石油管道運輸第一分公司員工,黨員、喜歡唱歌、散步、熱愛生活;作品《疫情面前什麼最重要》入選寶雞市教育系統“扶貧與抗疫”故事征稿優秀作品選集《點亮心靈之燈》,炎黃文學社注冊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