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榆林美食之陝北荞麥頂級吃法——碗托

作者:絲路駝城網
榆林美食之陝北荞麥頂級吃法——碗托

我是土生土長的陝北榆林人,記憶中荞麥有很多種吃法,最常見的就是延安志丹羊肉荞麥河撈。記得在延安讀書的時候,偶爾進一次城,去橋兒溝吃一碗羊肉河撈就是最幸福的事兒之一。外地人可能不知道怎麼做的,其實就是用荞麥面和白面按比例混合壓成一種細條狀面條,煮熟撈入一隻粗海碗中,加上酸辣可口的素湯,頂上加一勺羊肉臊子,擱一點香菜就OK了。

參加工作以後,曾出差路過延安的子長縣和榆林清澗縣,品嘗過那裡的荞麥煎餅。兩縣的煎餅都出名,但做法基本差不多,就是把荞麥面調成稀糊糊,放在一個圓形鏊子上烙成極薄的餅,裡面卷上豆腐幹或者肘子肉、肥腸、素菜,放一個油辣子小蝶,放一盆酸湯,或蘸着吃或澆湯吃,最後都喝一碗酸湯。這個吃法最有靈魂的地方就是那個酸湯,多數保密,估計是蒜米、生姜米、味精、香醋、鹽擱盆中,加開水燙一下就OK了,不信你們試試……

老榆林人把荞麥面調成更稀的糊糊,倒大鐵鍋裡用柴火慢慢熬,用擀面杖使勁地攪動,防止粘鍋,熟後倒大盤中晾涼。過年的時候切條,放入拼三鮮或者羊雜湯中,非常爽滑可口,外地人估計吃不到。糁子粉放入羊雜粉條湯中,再加入豬肉丸子,榆林人叫糁子粉湯,有機會你來榆林一定要品嘗一下。

榆林美食之陝北荞麥頂級吃法——碗托

荞麥最頂級的吃法我認為是“碗托”。簡單一點說就是把荞麥面調成比糁子粉略稠一點的糊糊,放碗裡蒸熟,冷卻後切最薄的片,外地人沒有那個技術,然後加入麻辣豬肝和麻辣鹵汁,美名其曰“碗托”。

榆林美食之陝北荞麥頂級吃法——碗托

這個“碗托”的要害之處就是那個麻辣豬肝難做,做不好就又腥又硬麻辣味不正,做好了就是麻辣鮮香,豬肝軟嫩可口。據榆林市鎮川鎮石崖地朱師傅大體介紹,生豬肝、心、肺分别切大塊焯水切片,先麻辣爆炒豬肺幾分鐘,多加純菜籽油和陝北紅蔥,依次加入豬心片、豬肝片,放入辣椒面、秘制調料,慢慢地熬,不加水,十幾分後,油汪汪噴香的麻辣豬肝就熬好了。鹵汁比較簡單,蔥姜蒜米辣椒面炝鍋,加開水,放入秘制調料,鹽和味精,熬一會便大功告成。吃“碗托”時依次加入鹵汁、麻辣豬肝,部分人還喜歡加一點生蒜水,各取所好。

榆林美食之陝北荞麥頂級吃法——碗托
榆林美食之陝北荞麥頂級吃法——碗托

榆林市鎮川、米脂一帶“碗托”比較正宗。無論春夏秋冬,鎮川鎮河神廟岔口到處都是“碗托”店,到處都是吃“碗托”的人,吃完還要十份八份地打包。切“碗托”的胳膊酸困,舀麻辣肝的直不起腰……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種小吃富一代人;人沒有高低貴賤,工作沒有好壞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願我們都能堅持自己的熱愛 ,記錄更美好的世間萬物。(作者:李勝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