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就要到了,在炎炎夏日的烘烤下,人體難免出現些如咽痛、咳嗽、眼睛紅腫之類的小毛病。
很多人在這時會選擇用“抗生素”來解決問題。殊不知,這朵花,才是最好的植物治療劑!
金銀花,大家都十分熟悉,在治療感冒、咳嗽、咽炎的方子中,大家常能看到它。因其初開色白、經一二日則色黃,一花兼具兩色,故得名“金銀花”。
金銀花被譽為“藥鋪小神仙”,是享譽世界的養生保健名花。古代醫學認為,金銀花性寒、味甘,不僅可以疏風散寒,還可以清熱解毒。
在古代,金銀花還常常用于治療外科瘡瘍等證,比如說“仙方活命飲”中,就重用金銀花來清熱解毒。至清代随着溫病學派的發展,多種重要的溫病方劑如銀翹散、清營湯等均以金銀花為主藥,後來又在内科疾病中廣泛應用起來。
現在臨床上對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症,金銀花均效果顯著。

金銀花藥用曆史悠久,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用它來防治疾病,在魏晉時期的本草著作《名醫别錄》中被列為“上品”。
金銀花,夏季的解毒花!
金銀花味甘、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炎退腫的功效。又因它氣味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故臨床應用甚廣。
宣散風熱
金銀花善于去肺火,适用于風熱感冒、紅腫熱痛、頭昏頭痛、多汗煩悶等症。
風熱感冒初期,可每天取金銀花20g煎水或泡茶飲,但連續飲用不宜超過1周。
抗氧化、護血管
金銀花蓓蕾中含有大量的綠原酸,不僅可以延緩衰老、抗氧化,還能減少膽固醇附着,有保護血管、輔助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消炎殺菌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金銀花抗菌譜廣,對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雙球菌、葡萄球菌、鍊球菌、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綠膿杆菌、大腸杆菌、痢疾杆菌、傷寒杆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對鈎端螺旋體、流感病毒及疱疹病毒亦有抑制作用。
金銀花的妙用
麥粒腫
麥粒腫又稱睑腺炎,俗稱"針眼",是如葡萄球菌等侵入眼睑腺體引起的急性發炎。
材料:蒲公英30g,金銀花15g(兒童、體弱者藥量減半)。
做法:加水煎煮,第1煎内服,第2煎熏洗,每日口服、熏洗各2次。本方連用1~3天即有明顯的抗炎消腫之效果。
慢性咽炎
材料:取鮮無花果5個(切片),麥冬12克,金銀花20克(1日量)。
做法:用沸水浸泡半小時後代茶飲,連飲5~7天。
急性扁桃體炎
大多數扁桃體急性發炎,都是由于火毒積聚上焦引起的。是以,中醫一般采取清熱解毒的治療方法。
材料:金銀花6克,薄荷3克。
做法:将這兩味藥材放入杯中,倒入适量的開水,再加入1塊冰糖。兒童亦可服用。
沙塵天氣
北方地區春季沙塵天氣較多,沙塵中懸浮着大量顆粒物,細菌病毒和支原體等微生物活動頻繁,并進行傳播,容易誘發呼吸疾病。
材料:陳皮10克、菊花3朵、金銀花0.5克,薄荷0.5克,冰糖适量。
做法:所有原料混合後用沸水沖泡5分鐘,代茶飲。可服用完繼續加水泡再服用2~3次。
皮膚瘙癢症
多見于夏秋季,周身皮膚瘙癢,熱盛,癢劇,得冷則癢止,皮膚瘙癢鮮紅,觸之灼熱,搔抓出津血後癢止,心煩口渴,食入辛辣食物而瘙癢加劇,舌紅苔薄白,脈弦數。
材料:金銀花12克,刺蒺藜12克,蜂蜜10克。
做法:将金銀花、刺蒺藜入砂鍋加入适量水,蒸煮 2 次,合并蒸液,去渣,調入蜂蜜即成。
七種情況,遠離金銀花
金銀花性寒涼,若非對症,當慎重使用。
不要服用過量
金銀花藥用單次不超過15克,代茶飲單次使用不超過5克,煮粥( 湯) 單次使用不超過40克。
月經期間禁止服用
金銀花性寒,在月經期間最好别服用,避免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脾胃虛寒者服用要慎重
金銀花屬于寒性之品,對于虛寒體質或體弱多病者而言,反而會加重脾胃所需要承受的負擔,這對于健康非常不利。
金銀花泡水勿隔夜服用
金銀花泡水沖泡兩三次就可以了,隔夜之後最好不要服用,避免由于變質影響身體健康。
金銀花泡水不宜冷飲
因為雙重寒涼很容易導緻身體出現拉肚子的情況。開水沖泡之後趁熱服用,才能更好地發揮金銀花的藥效以及營養價值。
金銀花泡水不可天天喝
隻有在當你的身體出現“上火”等情況的時候才應選擇服用金銀花,而且最好不要每天喝,否則對于脾胃的傷害比較大。
B肝患者不宜長期服用
B肝患者不可長期用金銀花泡水喝,否則很容易導緻身體出現腸胃不适的情況,例如腹瀉、腸鳴或者是胃納欠佳。
金銀花搭配小妙招
萬病預防為先,不管是清熱祛暑,還是防病強身,方法也簡單,直接用開水沖泡成“金銀花茶”就好。
還有小夥伴們喜歡的“金銀花露”,很多藥店都有賣成品,不過它的做法不難,自己在家也可以DIY:
❤
制作方法:
取金銀花50g,加水1000~1500ml,一起浸泡30分鐘。連水一起入鍋,先武火、後文火煎熬20~30分鐘,濾出湯汁,加入冰糖。再加水熬煎,可連續進行2~3次,最後将數次藥汁一并盛出,放涼即可。
作用
這道自制“金銀花露”清甜解渴又祛暑,可作為夏令常服的保健飲料。
這些注意事項要謹記
01
金銀花沖泡兩三次即可,隔夜後不宜再喝。
02
脾胃虛寒,氣虛體弱的人,以及處于經期的女性、孕婦、幼童不宜喝。
03
常用的中成藥“銀翹解毒丸”、“銀翹散”、“栀子金花丸”均以金銀花為主藥,若已在服用這些藥物,就不要重複飲用或食用金銀花制劑。
04
金銀花不适合長期服用,制成茶飲或藥膳僅适合在春末炎夏時節用于保健,天氣将寒時就要暫停了。
注意
每年的4~6月份,山上都會有大片的野生金銀花盛開,但你在采摘時,務必要當心與它外形酷似的鈎吻!
鈎吻整株都有毒,主要成分為鈎吻堿,其中嫩葉的毒性最強,成人吞食幾片就可能緻命。
傳說中神農正是因為吃下鈎吻而肝腸寸斷、毒發身亡,是以鈎吻又被稱作“斷腸草”。
我們可以從花型和顔色來進行區分:
●斷腸草:花冠黃色,花形呈漏鬥狀,是合瓣花,長1~1.6厘米;
●金銀花:花冠呈唇形,花朵呈喇叭狀,是離瓣花,花筒較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