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地宣布,從今天起加入反沙番薯芋的行列

都說上海人是最愛吃甜食的,汕頭人第一個不服,潮汕地區不僅嗜甜如命,而且還擅長烹制甜點。

原地宣布,從今天起加入反沙番薯芋的行列

且不要說糖蔥薄餅、鴨母撚、春卷、膏燒白果、芋泥等甜品小吃,就是豆腐花和草粿,也一定要澆上白砂糖或姜糖汁,一口入喉,香甜滑潤。

還有甜面,把面炒成甜的,相信很多地方的吃貨聽都沒聽到過。甚至連汕頭人的粽子,也是鹹甜雙拼的。

原地宣布,從今天起加入反沙番薯芋的行列

在鹹粽裡包上甜甜的紅豆沙,一口咬下去,有香菇、糯米、肉香、鹌鹑蛋香、豆沙和着箬葉淡淡的香味,鹹甜可口。

在汕頭的衆多甜食中,最受人喜愛的恐怕要屬反沙番薯芋了,連番薯芋頭這樣樸素的食材,都能化腐朽為神奇 ,弄成高大上的宴席必備甜品。

原地宣布,從今天起加入反沙番薯芋的行列

芋頭與番薯,這兩類在潮汕地區廣為種植的農作物,卻均是原産地非中國的糧食作物。随着時代變遷,番薯和芋頭的主糧地位逐漸蛻變為日常料理食材。

潮汕人對芋頭和番薯的鐘愛,展現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小吃、美食中均有這兩者的身影。但若說有道菜,能讓這兩者完美結合,便是反沙番薯芋。

原地宣布,從今天起加入反沙番薯芋的行列

傳說翻砂芋的由來,要追溯到元代,那時,潮州人把元兵稱作元番。元兵攻進潮州之後,為鞏固其統治,實行聯戶制,即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養一個元番,任由元番随意到哪家睡覺。

更不能容忍的,是誰家娶媳婦,新娘頭天晚上隻準與元兵同房睡覺。百姓忍無可忍,相約在八月十五夜将元番殺死。結果,一夜之間,十惡不赦的元兵被斬盡殺絕。

原地宣布,從今天起加入反沙番薯芋的行列

老百姓怒氣未消,又将芋頭當作元番的腦袋,切成條狀,放入油中煎,撈上來後,加些糖,用它拜月娘後,吃掉!以解心頭之恨。這事相沿成了俗,到了近代,就成了反沙芋。

反沙芋是潮汕地區傳統名點,屬于潮州菜。看似簡單,實則是一門考驗技術的活,關鍵點在于糖漿的熬制,決定能不能反沙。

原地宣布,從今天起加入反沙番薯芋的行列

所謂的反沙是把白糖融成糖漿後投入炸熟的食材,讓其冷卻凝固,待裹在食材外層的糖漿變成白霜便成,在潮汕小吃中,返沙芋頭和番薯常擺放同一盤中,因其金銀兩色而得“金柱銀柱”之美稱。

切塊的芋頭和金薯,用油炸熟後待用。接着制作 “糖沙漿”:往清水裡加入白糖、橘皮和蔥花熬制,需控制好糖與水的比例,之後将糖漿炒至充滿泡沫即可。

原地宣布,從今天起加入反沙番薯芋的行列

再加入提前炸好的芋頭金薯進行翻炒,直至兩者裹滿白霜,糖漿消失,便可上菜。香甜的芋頭和金薯,外表被略顯堅硬的糖沙外殼包裹,尚帶有些許橘香,趁熱端上,便可大快朵頤。

反沙芋表面堅硬,咬進去則透出金薯和芋頭的香糯,而這兩者的糖衣外殼則在口中逐漸化開,使品味者擁有了另一種甜的口感。反沙番薯芋一般控制金薯的比例大于芋頭,更多是因為番薯相比芋頭更得人心和吃不膩。

原地宣布,從今天起加入反沙番薯芋的行列

深得潮汕人心的番薯和芋頭,還能和别的料理搭配組合,形成金薯芋頭甜湯、糕燒番薯芋等其他潮汕特色美食,但切記此類搭配的菜肴在餐桌上點上一份即可,因為容易吃膩且飽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