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不僅僅隻展現在聞名中外的八大菜系中,而各種各樣、琳琅滿目的獨特小吃則更能展現出我國民間的美食智慧,也是我國美食家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每個地區都有着自己獨特的美味小吃,展現的是一種當地不同的人文風情和飲食文化。是以到不同的地方吃當地的特色小吃,絕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解決饑餓那麼簡單,而領略的是一種更高的地域文化。

因為每個地方的特色小吃,其原材料都來自于當地,能夠準确地展現當地的物質和社會風貌。而中國如此之大,自然食材也是千差萬别,是以每一種小吃就是一種地方文化和濃濃鄉情。如果要問我國民間的特色小吃究竟有多少,我想沒有一個人能夠回答出一個準确的數字。形形色色,花樣繁多,千滋百味的各種小吃遍布全國各地,讓人們口福于天下,嘗盡人間至味。
雖然我國的小吃種類繁多、數不勝數,但在小吃的世界裡,同樣存在着與衆不同、出類拔萃的耀眼明星。換句話說,如果要對所有的小吃進行一個排名,它們之間也是有着地位高低之分的,這就是我國“四大著名小吃”的由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我國四大小吃究竟是哪幾種?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1">NO1,南京夫子廟秦淮小吃</h1>
南京夫子廟秦淮小吃位列我國四大小吃之首,具有十分悠久的曆史,從六朝時期一直流傳至今。自古以來,南京夫子廟就以繁華著稱,六朝時期,就有不少的水榭酒樓,而到了明清時期,這裡更是書肆、茶館、客棧雲集,堪稱當時富家子弟的"溫柔鄉"和"銷金窟"。此時的夫子廟小吃也在燈影漿聲中名噪天下,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神韻,有葷有素,甜鹹俱有,形态各異,多達八十餘個品種,而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名震天下的“秦淮八絕”。
由于南京夫子廟的小吃經曆了上千年的發展,是以“秦淮八絕”也分為“傳統秦淮八絕”和“現代秦淮八絕”。傳統秦淮八絕分别是:蔥油餅、五色小糕 、雞絲澆面、薄皮包餃、熏魚銀絲面、桂花夾心小元宵、黃橋燒餅和牛肉鍋貼;現代秦淮八絕分别為:小燒賣、小茶馓、回鹵幹、鴨血湯、汽鍋烏雞、油炸臭幹、梅花蒸兒糕和雨花石湯圓。
而傳統秦淮小吃與現代秦淮小吃的最大差別就在于口味和飲食健康理念上。因為傳統的秦淮小吃以“重油”和“重糖”為主,是以既不符合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也不符合現代人飲食健康理念,可以說現代“秦淮八絕”是對“傳統秦淮八絕”的一次創新和改良。由此可見,品嘗南京夫子廟的秦淮小吃,不僅是一種美食享受,更多的則是一種曆史文化和人文風情的體驗。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3">NO2,蘇州玄妙觀小吃</h1>
蘇州素來就有“江南魚米之鄉”之稱,這裡的小吃屬于我國四大小吃之一,而蘇州的小吃尤以玄妙觀小吃最為出名。玄妙觀位于蘇州鬧市中心觀前街,它是蘇州有名的美食街,集姑蘇點心、小吃于一市。這裡的小吃不僅價廉物美,而且還具有濃郁的江南風味。
蘇州玄妙觀的小吃曆史悠久聞名天下,追求的是制作精細,各種小吃細緻而美味,隻要吃上一次,就能給你留下永恒的回味和思念。比如小有天的藕粉圓子、炸酥豆糖粥;五芳齋的五香排骨;升美齋的雞鴨血湯;觀振興面館的各種蘇式面條、淨素菜包子等;還有蜜汁豆腐幹、松子糖、玫瑰瓜子、蝦子醬油、棗泥麻餅、豬油年糕、鹽金花菜、腌黃連頭、去皮油氽果玉、油氽黃豆、醬螺蛳、油氽臭豆腐、油氽粢飯糕、烘山芋、油三角粽等等,簡直就是小吃的天堂,樣樣物美價廉,脍炙人口,适合大衆消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2">NO3,上海城隍廟小吃</h1>
上海的城隍廟小吃同樣曆史悠久、聞名中外,是整個上海小吃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全國四大小吃群之一,起始于清末民初。如今的上海城隍廟小吃廣場可以說是上海城内經營面積最大、小吃品種最為豐富、小吃消費人數最多的風味特色小吃聚集地。
上海城隍廟是上海的舊城商業中心,這裡的小吃是整個上海小吃的标杆,極具代表意義。其著名的小吃有:南翔饅頭店的南翔小籠;綠波廊餐廳的棗泥酥餅、三絲眉毛酥;滿園春的百果酒釀圓子、八寶飯、甜酒釀;湖濱點心店的重油酥餅等等,除了這些還有排骨年糕、雞肉生煎饅頭、面筋百葉、糟田螺、氽鱿魚等。如果你到了上海的城隍廟,除了吃,你還能做什麼?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1">NO4,湖南長沙火宮殿小吃</h1>
通過以上我國三大著名小吃的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它們都屬于我國江南地區的特色小吃,但是最後出場的第四位則有點出乎意料,因為它是來自我國湖南的長沙。
長沙最出名的小吃就在火宮殿小吃群,長沙火宮殿小吃群最早始建于1747年,位于長沙坡子街中段。而火宮殿最初隻是一座供人們祭祀火神的廟宇,每年農曆6月23日都将舉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正是因為如此,每逢廟會,前來參加祭祀的人非常多,熱鬧非凡,于是就催生了很多小吃攤販的聚集。
後來在1941年,又對火宮殿進行了一次重建。如今的長沙火宮殿不僅是一家頗具經營特色的風味名店,而且是集當地民俗文化、火廟文化、飲食文化于一體的公衆場所。其中的傳統風味小吃名滿三湘,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不僅在國内享有盛譽,就在國外也頗具影響力。
長沙火宮殿最具特色的小吃有姜二爹的臭豆腐;鄧春香的紅燒蹄花;張桂生的馓子;羅三的米粉及三角豆腐、牛角蒸餃;胡桂英的豬血;李子泉的神仙缽飯……等等。如果真要把這裡的小吃一一羅列出來,恐怕一定會讓你眼花缭亂,因為就目前為止,長沙火宮殿的各種小吃加起來有差不多300餘個品種,而且在繼承傳統風味特色的基礎上,還在不斷開發新的特色小吃産品。由此可見,湖南長沙火宮殿小吃位列全國四大小吃之一,絕非虛名,如果有幸到了長沙,如果不親自品嘗一下火宮殿的小吃,一定會是人生一大遺憾!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7">結語</h1>
通過以上對我國四大著名小吃的介紹,相信大家也應該明白了一點:與其說是我國四大小吃,倒不如說是我國小吃的四大聚集地。換句話說,我國民間的小吃品種千千萬,如果單純地去評判哪一種小吃是第一或第二,也許很難有個客觀的标準和結果。畢竟每個地方的小吃不僅僅代表的是一種美食,而更多展現的是一種當地的民俗風情和飲食文化。每當我們走到一個不同的地方,在品嘗當地風味特色小吃的同時,更多的卻是在領略當地的風土人情!
我是家常美味,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如果大家覺得有不正确的地方,歡迎留言指導,我每天在這裡為大家讨論美食相關的話題;分享美食相關的知識和技巧,您的收藏+評論+轉發,關注+點贊,将是我繼續奉獻優質美食内容的強大動力,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