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科教頻道(CCTV-10)《味道》欄目在春節期間推出16集以“中國年味”為主題的特别節目《2021春節有味道》,每集50分鐘。欄目組派出精幹的攝制隊伍,前往河北遵化、陝西渭南、廣東梅州、黑龍江五大連池、浙江舟山、江西興國、江蘇盱眙、廣東茂名、重慶奉節、雲南保山、湖南南縣、廣西大化、湖北利川、廣東清遠、湖南湘西等16個地區的脫貧攻堅成果突出的美麗鄉村進行拍攝,曆時兩個多月,以獨特的主題視角,接地氣的叙事手法,有溫度的表達方式,記錄了漢族、滿族、苗族、土家族、傣族、瑤族、布依族、仡佬族等民族同胞的年俗、年味。從除夕到正月十五,為觀衆奉獻一場總計800分鐘的年味視覺盛宴。
視訊加載中...
《2021春節有味道》(1)—中國年味·遵化
家鄉的傳統年味是最令人眷戀和向往的,在河北遵化百姓家中,有許多經典美味,運用古法炒制的紅土炒花生,滋味濃郁;傳承百年的熏雞,令人垂涎;官房村的“八大碗”是春節宴席上少不了的硬菜,品味的是生活變遷,傳承的是春節文化。
《2021春節有味道》(2)—中國年味·渭南
剪窗花、唱大戲、包餃子、敲鑼鼓,是陝西渭南人過年的風俗。隻用三種食材純手工熬制的瓊鍋糖,是渭南人過年時的童年記憶;一碗帶有油潑辣子的麥子泡,是離家遊子最想念的年味;用面醬制作的潼關燴菜,滋味濃郁,是新年餐桌的招牌菜;伴着富有神韻的老腔,春節十碗席開席了,為美麗鄉村的年味兒助陣添彩。
《2021春節有味道》(3)—中國年味·梅州
廣東梅州客家人的年味既傳統又時尚:在著名的客家圍屋花萼樓中,人們一起制作各式各樣的粄;在農村合作社采摘人工種植的石斛,并用石斛烹制鮮魚;爬上十幾米高的梯子,采集黑橄榄制作雲片糕;烹制經典美味釀豆腐;用客家娘酒制作娘酒雞,品味獨特的客家年味,感受村民們的緻富快樂。
《2021春節有味道》(4)—中國年味·五大連池
說到過大年,絕對不能少了東北的年味。黑龍江五大連池人用火山岩裂縫中湧出的天然礦泉水做豆腐,用豆腐做皮、做餡包餃子;在天寒地凍的季節裡,擋不住東北人過年要吃鮮的熱情,他們制作東北特色殺豬菜、血腸、炸三樣;用大鐵鍋炖大鵝;用冬捕撈上來的大魚烹制礦泉魚宴。
《2021春節有味道》(5)—中國年味·舟山
春節是家人團聚的節日,對于那些堅守崗位的人,也能品嘗到令人感動和暖心的年味。自家特制的魚鲞,是帶給岱山海島上守看燈塔人的“家的味道”;用海洋牧場裡捕獲的大黃魚,為天南地北留在舟山過年的人,烹制一桌新春團圓宴。
《2021春節有味道》(6)—中國年味·興國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有很多鄉土年味美食:下水塘捕魚,制作特色美食“魚絲”;上山采集黃元柴,制作黃元米果;用竹子制作蒸籠,烹制口感豐富的“粉東西”;用鹽腌制臘火腿,制作臘豬腳炖冬筍。這些年味吃一口,就是濃濃的家鄉味道,就是揮之不去的新年記憶。
《2021春節有味道》(7)—中國年味·盱眙
江蘇盱眙人的新年餐桌豐富多彩,能吃到用鮮活小龍蝦烹制的番茄蝦球和泡菜小龍蝦、用栗子制作栗子蒸雞、用鮮藕制作的炸藕夾、用魚茸制作的“大刀美人魚”,盱眙人的年味,充滿了創意,又展現了當地人豐收的喜悅。
《2021春節有味道》(8)—中國年味·茂名
對于廣東茂名人來說,春節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在新年餐桌上得以集中展現。挖木薯,撈小蝦,制作傳統年味美食芥菜籺;海釣金絲魚,以海鳗魚鳔為主食材烹制“金玉滿堂”;觀看傳統年俗表演“飄色”,品嘗美味楊桃鴨;在茂名特有的“年例”風俗活動上制作竹筒雞,品嘗誘人的年味,感受深厚的年俗文化,茂名的年過得熱鬧有文化。
《2021春節有味道》(9)—中國年味·奉節
重慶奉節,山清水秀,不僅自然景觀獨特,而且年味也非常特别:采鮮橙、腌泡菜,烹制泡菜魚;殺年豬、做豆豉,烹制毛鐵臘肉;不放鹽,不放水,用傳承百年的特殊器皿盬子,烹制出盬子雞湯;趕大集,買年貨,制作甜味十足的喜沙肉,奉節人把年過得紅紅火火,有滋有味。
《2021春節有味道》(10)—中國年味·保山
少數民族聚居的雲南保山,春節來臨,年味滿溢:排骨鲊、豆腐腸、吹豬肝、河圖大燒、姊妹山土包羊,這裡的年味不僅充滿濃郁的民族風情,更富有熱情奔放的時代氣息。
《2021春節有味道》(11)—中國年味·南縣
湖南南縣位于洞庭湖畔,這裡的年味充滿了水鄉的獨特韻味:當地人用兩種稻米,搭配七種食材,曆時7個小時制作完成鹹湯團;下田挖藕,制作美味的藕圓子;湖面鑿冰找甲魚、稻田挖洞抓黃鳝,做出臘味什錦火鍋,美麗南縣,水鄉人家處處洋溢着幸福的笑臉。
《2021春節有味道》(12)—中國年味·大化
廣西大化的年味可以說“瑤味”十足,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迎新春:打銅鼓、殺年豬、剁碎豬脊骨制作豬骨醬;撒大網、捕大魚、展示整魚去鱗的絕技,制作新年大菜“魚怪”;爬高山、采粽葉,用400多片粽葉包制巨型粽粑;挖旱藕、抓土雞,制作九裡香七百弄雞。
《2021春節有味道》(13)—中國年味·利川
瑞雪兆豐年,在湖北利川,今年注定要過個吉慶有餘的新年:村民冒雪挖山藥,制作山藥臘蹄煲,上山采集柏樹枝,制作柏楊豆幹;用土豬肉烹制脂香濃郁的蘭花扣肉;走進土家大院烹制茶香蒸魚,豐盛的新年大餐,與鄉鄰共享豐收的喜悅,這就是利川土家人的年味。
《2021春節有味道》(14)—中國年味·清遠
直播帶貨成為年度熱詞,廣東清遠的村支書通過直播的方式,介紹本村的年貨特産,為村民帶來豐厚的收益。清遠雞、青頭鴨、洲心燒肉、豐陽牛肉幹、東陂臘味,深受網友的歡迎。村民們借助網際網路,脫貧緻富,在傳承家鄉年味的同時,也讓家鄉味道香飄全國。
《2021春節有味道》(15)—中國年味·湘西
湘西的年味既有傳統的民族風情,又有脫貧緻富的時代烙印:在古村寨裡,土家人制作大糍粑;在芙蓉古鎮裡,村民撈田螺烹制“田螺愛上鴨”;在十八洞村裡,畢業返鄉、帶領村民緻富的大學生烹制苗族特色年味黃鳝炒臘肉;在萬坪鎮,村民制作臘豆腐,烹制臘豆腐炒臘肉;在邊城,舞獅人采集野胡蔥,搭配鮮魚制作“一鍋煮三省”。湘西的年味古樸又滿載着幸福的滋味。
《2021春節有味道》(16)—中國年味·銅仁
貴州銅仁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之一,這裡的年味極具民族特色:布依族同胞用一根棍子做出不同花型的糍粑;用酸麥麸制作的春節必吃美食酸魚;石阡縣仡佬族人下地拔草、上樹摘葉,制作土家特色美食刨湯肉;上山采茶、下河抓鴨,仡佬族人烹制敬老宴,好不熱鬧。貴州銅仁的年味,化着淡淡的鄉愁,牽系着無數遠離家鄉的銅仁遊子對家鄉年味的記憶,對家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