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羅斯惡性良性腫瘤學家謝裡亞科夫研究表明,每天食用50克加工香腸,患結腸癌機率将增加18%。
不僅香腸,所有加工肉制品,包括小灌腸、短粗灌腸、火腿、肉類罐頭,都屬于高風險緻癌物。

除亞硝酸鹽外,加工肉制品還含有苯丙芘。這種物質是熏制過程中木材遇高溫分解出來的,具有緻癌活性。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擔心:香腸真的會緻癌嗎?吃多少才健康?今天,李醫生就和大家聊聊關于“加工肉制品是否緻癌”的問題。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1">加工肉制品中的亞硝酸鹽</h1>
說起人類在肉制品中加亞硝酸鹽的曆史,這要追溯到很久以前:人們發現一種腌制香腸、火腿的秘密配方,那就是在腌制的過程之中加用硝石。
這種方法可以使得肉食變得鮮紅,肉質看上去更加具有食欲;而沒有加硝石的肉則看上去灰不拉幾的,無法勾起人們的食欲。
除此之外,加過硝石的肉還可以儲存得更加久,不太容易出現因為肉質變質導緻的食物中毒的情況,可謂一舉兩得。
後來人們知道了,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鹽,這些硝酸鹽在添加到肉制品中後轉變為亞硝酸鹽。于是乎,人們開始直接往肉制品中加亞硝酸鹽。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1">亞硝酸鹽真的緻癌嗎?</h1>
對于加工肉制品中的亞硝酸鹽,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亞硝酸鹽中毒”“亞硝酸鹽緻癌”的說法,這是不是真的呢?
首先,微量的亞硝酸鹽對人體健康還是有益處的:可以殺滅口腔中、胃腸道中的有害菌;可以形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具有擴張血管、抗氧化、減少血管硬化的風險。
不過,過量的亞硝酸鹽則有毒性,一次性的大劑量攝入(0.3-0.5克)就會引發中毒。對此,國家有強制标準,腌制的熏肉限量為30mg/公斤,腌制的火腿限量為70mg/公斤。
從這個角度來說,隻要購買的是規範廠家的肉制品,發生急性中毒的風險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加工肉制品的緻癌風險還是需要重視的。
必須指出,亞硝酸鹽本身并不緻癌,緻癌的物質為亞硝胺,需要亞硝酸鹽與氨基酸結合才能形成。
具體說就是加工肉制品中的蛋白質在進入腸道之後,被分解為氨基酸,氨基酸再與加工肉食中的亞硝酸鹽結合,形成有緻癌作用的亞硝胺。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1">加工肉類能不能吃?</h1>
既然加工肉類中含有亞硝酸鹽,那麼加工肉制品還能不能吃?怎麼吃才更健康?
需要強調,亞硝胺導緻癌症是沒有最低劑量的,長期、低劑量的攝入也會增加癌症的風險。是以有如下建議:
其一,對于加工肉類,偶然食之完全可以,但不建議多食。
尤其是那些看上去特别鮮豔的加工肉,更要敬而遠之,因為可能亞硝酸鹽會超标。
其二,在吃加工肉時,可以增加新鮮蔬菜、水果以及大蒜的補充。
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将亞硝胺還原,大蒜之中的大蒜素可以抑制亞硝胺的合成,這些都可以降低亞硝胺的緻癌風險。
其三,選擇新鮮的肉質更加安全。
歐美多項動物和人體實驗證明,新鮮紅肉與癌症毫無關系。歐洲癌症與營養前瞻性調查認為,魚類對健康有益,紅肉無害,加工肉質則有害。
其四,加工肉的苯并芘的問題。
苯并芘主要是肉類食物在加工過程中産生,目前還沒有辦法避免,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少吃。
事實上,除了加工肉類,燒烤、油炸食品也存在較多的苯并芘,在日常飲食中盡量避免。
更多癌症、健康相關知識請繼續關注【醫者李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