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書童在人間。

故宮: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建,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
滿族的前身是女真族,長期居住在今黑龍江一帶。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脫離了明朝的統治; 雖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後金,但都被擊敗。
1636年,皇太極在沈陽改國号為大清,正式開始了滅明的戰争。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後,遠在山海關的總兵吳三桂以為明帝報仇為名引清軍入關。 随後開始了統一全國的戰争。
以下為滿清十二帝的姓名及其血緣關系
1.努爾哈赤
1.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塔克世的長子)。在位時間1616—1626年,年号天命。曾祖父愛新覺羅孟特穆,祖父愛新覺羅覺昌安(孟特穆第四子),父親愛新覺羅塔克世(覺昌安第四子)。他在位期間統一女真部落、創立八旗制度、建立後金政權,為清朝強大的國力打下基礎。
2.皇太極
2.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努爾哈赤第八子)。在位時間1627—1643年,年号天聰(與三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共同執政)。1635年定國号“大清”,後改年号崇德。皇太極在位期間,統一政權,确定了清朝封建君主化。
3.福臨
3.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皇太極第九子)。在位時間1644—1661年,年号順治。福臨是清朝入關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
4.玄烨
4.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烨(順治第三子)。在位時間1662—1722年,年号康熙。康熙在位期間,滅鳌拜,平三藩,收台灣,驅沙俄,三征葛爾丹。清朝的武力伐征達到鼎盛,開創康熙盛世。
5.胤禛
5.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yin zhen,康熙第四子)。在位時間1723—1735年,年号雍正。雍正在位期間,平定羅蔔藏丹津叛亂,推行國計民生改革,改善了百姓生活,同時也極大充實了國家的經濟實力。為乾隆盛世奠定經濟基礎。
6.弘曆
6.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雍正第四子)。在位時間1736—1795年,年号乾隆。乾隆在位期間,康乾盛世達到全盛。同時乾隆中後期也是清朝中衰的起點,可以說盛世也開始轉向了衰勢。
7.颙琰
7.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yong yan,乾隆第十五子)。在位時間1796—1820年,年号嘉慶。懲治和珅,整頓吏治,力主嚴禁鴉片。終其一朝,未能從根本上挽回清朝的政治敗局,且A錢腐敗愈演愈烈。
8.旻甯
8.清宣宗愛新覺羅旻甯(min,嘉慶第二子)。在位時間1821—1850年,年号道光。他平定張格爾叛亂,整頓吏治,支援禁煙運動。後期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苟安姑息,不再求變,清王朝陷入巨大危機,後稱嘉道中衰。實際清朝的衰落在乾隆中後期已埋下伏筆。
9.奕詝
9.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讠㝉(實際是詝zhu,為避諱少一筆畫。奕詝是道光第四子)。在位時間1851—1861年,年号鹹豐。他任用肅順改革吏治,鹹豐元年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鹹豐帝啟用漢人,依靠漢人并勾結外國勢力。合力撲滅太平天國運動。
10.載淳
10.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鹹豐長子)。在位時間1862—1874年,年号同治。六歲繼位,十九歲駕崩,存在感極低的皇帝。繼位不久兩宮太後鬥敗顧命八大臣,開始掌握大權。
11.載湉
11.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tian,父親是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xuan,母親是慈禧妹-葉赫那拉婉貞)。在位時間1875—1908年,年号光緒。在位期間發生了甲午戰争、戊戌變法、戊戌政變、庚子國變等重大事件。
12.溥儀
12.清憲宗愛新覺羅溥(pu)儀。年号宣統,溥儀是清朝末代皇帝,又稱清廢帝或宣統帝,是道光帝旻甯的曾孫、醇賢親王奕譞之孫、攝政王載沣長子。溥儀是個充滿曆史悲劇的人物,1908年登基,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溥儀于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1917年7月1日,在張勳擁戴下複辟,但很快失敗,并再次退位。1924年被軍閥馮玉祥趕出紫禁城,因皇室優待條約被無視,溥儀對民國政府懷有不滿。1928年孫殿英盜掘清陵事件,使得溥儀徹底與國民政府決裂,随後受到日本人的蠱惑。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扶持溥儀在東北建立了傀儡政權——僞滿洲國,年号康德,是以又稱“康德皇帝”。
清朝是封建帝制最後一個王朝,也是由曾經的東亞霸主、天朝上國向懦弱無能的轉折。清帝國入主中原後,加速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平民不得下海,更是将中華推向了夜郎自大的境地。1840年鴉片戰争之後,世人才開眼看世界,清末的一切屈辱和不平等告訴了我們清朝的沒落不僅是源于武器,更是源于保守無知的思想。
清王朝為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國家,本身就有先天不足,沒有制度的創新,而是隻傳承明制,加以改革。清王朝施行閉關鎖國、愚民政策,不思進取,是導緻中國落後挨打的真正原因。
我是@書童在人間。每天分享知識,交流思想,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