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霄山脈,層巒疊嶂;竹濤深處,旌旗獵獵。如同蜿蜒在井岡山深處的崎岖小道,締造一支戰無不勝的人民軍隊的過程,注定不會是一片坦途。
陣前倒戈乃兵家大忌,曆來為領兵者所不容。但是,就在毛澤東上司秋收起義部隊向敵人發動進攻的時候,卻發生了收編的邱國軒團臨陣倒戈的突發事件,給我秋收起義部隊造成嚴重損失。

毛主席
為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挽救中國革命,八七會議後,毛澤東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前委書記的身份前往湖南上司秋收起義。
1927年9月初,毛澤東到達安源,在張家灣召開了部署秋收起義的軍事會議。毛澤東在會上傳達了八七會議的精神以及準備秋收暴動的有關決定。會議确定了湘贛邊秋收起義的編制,部署了秋收起義的進軍路線。決定參加起義的武裝力量組建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餘灑度,副師長餘贲民,參謀長鐘文璋,下轄四個團:
分别是:第一團,隊伍主要由原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組成,團長鐘文璋(兼),戰鬥力強悍,是正規部隊,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第二團,隊伍主要是由浏陽、萍鄉和安源一帶的礦工組成,團長王新亞,組織較渙散,戰鬥力一般;第三團,隊伍主要由部分警衛團和當地民軍組成,戰鬥力較強,團長蘇先俊;第四團,團長邱國軒,這個團是被餘灑度收編過來的土匪隊伍,戰鬥力最差。收編他們時,餘灑度既沒有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也沒有拆開混編。
共産黨員盧德銘任起義總指揮。全師計5000餘人。
盧德銘
9月9日,随着湖南省委的一聲總攻令,震驚全國的湘贛邊秋收起義爆發了。
一團率先暴動。起義官兵們在總指揮盧德銘的率領下,臂膀上紮着紅帶子,部隊從修水出發,浩浩蕩蕩,向平江長壽街挺進。9月12日,當一團進入金坪時,随一團行動的四團邱國軒部突然叛變,從背後向一團發起突然襲擊。
因毫無防備,造成一團稀裡糊塗的大敗,損失慘重。團長鐘文璋本是黃埔生,出師未捷先折将兵,他看到被打散的隊伍,仰天長歎一聲,離隊出走,從此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再無音訊。
由于敵強我弱,收編的邱國軒團突然叛變緻使一團在金坪失利,而一團的失利又使三團右路失去配合,緻使三團東門受挫,接着二團也在浏陽潰散,秋收起義幾乎面臨全軍覆滅的危險。
餘贲民
在這萬分危急關頭,毛澤東于9月14日率第三團從東門撤至上坪,并于當晚召開了三團連以上幹部緊急會議,果斷地放棄原定會攻長沙的軍事計劃,并以前委書記的名義,指令各路部隊前往文家市會合。
可以說邱國軒非常可恨!他身為團長,本應戰場奮勇殺敵,居然前線率部倒戈,緻使秋收起義部隊傷亡慘重,完全打亂了秋收起義的軍事部署。
好在有毛澤東力挽狂瀾,作出了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的決定,才逐漸化解危機,使起義部隊轉危為安。
邱國軒出身軍閥,屬原黔軍王天培部。他本是湖南黔陽縣人,其所部原本就是平江一帶的土匪武裝。黔軍第10軍王天培率部加入北伐時,邱國軒部被其收編。
王天培
北伐戰争時,王天培率領黔軍第九軍、第十軍所向披靡,取得了徐州大捷。邱國軒擔任第十軍第28師第3團團長,在北伐中頗有戰功,本身也有着不錯的軍事才能,頗得王天培的信任。
後來,王天培因徐州失守,含冤被殺。邱國軒則率領自己的隊伍,在安徽舒城偷偷脫離第十軍,在湘贛邊界打家竊舍,重新做起了土匪,這位北伐将領就此堕落。
修水位于湘鄂贛三省交界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個三不管的地方,非常适合土匪在這裡占山為王。邱國軒把這裡作為落腳點,就是看中了這一點。應該說,邱國軒作為北伐名将王天培的部下,他還是有點戰略眼光的。
邱國軒在修水占山當土匪,苦了當地老百姓。他經常把這裡搞得雞飛狗跳,老百姓對之恨之入骨。邱國軒為非作歹,很快招來國軍的圍剿,但多次進攻居然都被邱國軒打敗。不能不說邱國軒作為曾經的北伐将領,軍事才能還是不俗的。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南昌起義爆發,警衛團奉中共中央之命前往參加。行至湘贛邊界時,傳來了南昌起義結束的消息。副團長兼營長餘灑度率領警衛團于是停了下來,團長盧德銘則前往武漢向組織請示任務。由于駐地相鄰,警衛團和邱國軒部發生沖突。
邱國軒由于連續擊敗平江民團和國軍圍剿,就沒有把警衛團放在眼裡,滿以為可以不費力氣就可以打敗警衛團。但他這次失算了。警衛團,其前身可是有着赫赫威名的葉挺獨立團,是北伐期間有名的鐵軍。結果一番戰鬥下來,邱國軒被打得落花流水。敗績之下,邱國軒向餘灑度投誠,表示願意歸降餘灑度。
于是,秋收起義前夕,邱國軒所部600多人被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餘灑度收編,組成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的第四團,随同師部和第一團從江西修水參加起義,于是為日後秋收起義埋下禍根。
由于忽視了對邱國軒部的思想改造,邱國軒本是軍閥出身,又落林為匪,投靠起義部隊本身就懷着一種投機心理,而這次從背後襲擊起義部隊,就是這種投機土匪心理在作祟,導緻起義力量嚴重受損。
秋收起義
此後不久,背叛秋收起義的邱國軒部,被國民黨湖南省政府收編為保安團,留駐平江,積極參與圍剿我黨上司下的遊擊隊。而平江的革命力量,在中共平江縣委書記羅納川的上司下,積極組織人民群衆和革命遊擊力量同蔣軍開展武裝鬥争,并不斷發展壯大。
1928年2月,我黨決定鏟除邱國軒這個毒瘤,為被他們殘害的革命志士報仇雪恨。是月初的某日,平江各路遊擊隊在統一指揮下,合力向邱國軒保安團發起了進攻。經數小時激戰,保安團被擊潰。遊擊隊奮勇追擊,沿途群衆自發參戰,人人喊殺。其中一路遊擊隊小隊長、日後的開國上将傅秋濤率領的一隊人馬,将邱國軒生擒活捉。
傅秋濤
第二天,平江縣委召開公審大會。與會群衆紛紛走上審判台,曆數邱國軒的罪惡和血債。在群衆的一片憤怒聲讨聲浪中,邱國軒被當場處決,告慰了被其殘害的秋收起義将士和革命志士。
叛徒邱國軒得到了他應有的下場。
正應了那句話:“出來混,早晚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