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戰國策》的感想7:齊魏戰于馬陵(虛情假意,溫柔的刀)

戰國時代,一個刀光劍影籠罩的時代,謀士們絞盡腦汁構思出一條條陰謀詭計,編導出一幕幕突破人們思維極限的曆史大劇。本篇文章就是惠施——戰國時代的一個大腕級人物,巧妙地利用虛情假意、矯揉造作,揮出溫柔的一刀實作魏王的複仇夢。

在馬陵之戰結束後,随着那個時代兩個具有頂級戰略戰術頭腦的軍事奇才孫膑與龐涓的争鬥上演後,魏王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犧牲了兒子太子申、犧牲了愛将龐涓、更是賠上了魏國的十萬士兵性命,悲痛之後燃起熊熊的複仇火焰,把導緻此種難堪局面的齊國恨的入骨,報複齊國的念頭萦之于頭,繞之于心,就是死也不會瞑目。

魏王把自己的心中之痛告訴惠施,說要舉國之兵去攻打齊國好好地報一下仇。惠施說為王者要适合法度,稱霸者要懂得計謀,君上呀,不要操之過急,如今魏國新敗國力大減、軍力受挫,你要動動腦子了。你不如照着我的計謀操作一番,不但可以報了魏國大敗之仇,而且儲存了魏國的實力,為魏國的東山再起奠定基礎。魏王一聽有這樣的好事,差點樂暈過去,連忙向惠施問計。惠施說我的計謀好是好,但需要大王放下自己的架子,屈尊一下自己的身軀。魏王報仇的心理蒙蔽了一切,“行呀,隻要能報仇,我何必要這個架子。”

原來惠施讓魏王虛情假意去拜服齊國,去屈服于齊王,擡高齊王的地位,貶低自己的身份,然後激怒喜歡用兵而且很圖虛名的楚王,再派說客遊說于楚國與齊國之間,挑起楚國與齊國的戰争,齊國雖然剛剛戰勝魏國,但殺敵一千,自殺八百,齊國也是疲憊不堪,與楚國一交戰,齊國必敗,這樣就不但給魏王圓了複仇的美夢,而且看了一場幸災樂禍的好戲。

魏王一聽惠施的計謀大贊“妙呀、絕呀!借刀殺人。”自己殚精竭慮的事情一下子得到解決,自己的面子值幾個錢。接下來當然是一 一照辦。齊王田嬰在魏王虛情假意的誘惑下上鈎了,在魏王的跪伏的身軀上看到了自己多麼偉大了不起,胡子也翹起來了、身體也開始發飄了,陶醉在虛名浮利中看不清自己,在大齊王“威武”和“英明”的高漲呼聲中把自己的謀士張醜的苦口婆心的規勸置之不理,您看看魏王多麼有誠心,跪的是有模有樣、說的是合情合理,那裡有一點點虛情假意的樣子。

“威武”和“英明”的呼聲楚王聽到了,楚王大怒了,齊王怎能這樣子對待魏王呢,你自己算老幾呢,不尿泡尿照照自己是什麼樣子,你威武、你英明把我楚王放那裡去了,我楚王可是比你神武有力多了。

楚王親自帶兵征伐齊國去了,北方的趙王也聽到了呼聲,立即發兵響應,把齊國在徐州這個地方狠狠地揍了一頓發發怒氣,顯示了楚王的孔武有力、矯健軀體。

齊國大敗了,魏王高興呀,原來自己的虛情假意竟然也可以給齊國溫柔的一刀,大仇得報的魏王此時的臉上多有面子,露出發自内心的、得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