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城計
思緒定格在公元234年,諸葛亮率30萬蜀軍六出岐山,火燒上方谷,司馬懿父子3人命成灰燼似乎已是必然。大雨突至,諸葛亮雨中雙目緊閉,許久許久······“諸葛料在我先,我不及也”,歎氣之後,司馬懿下令燒斷浮橋,據守北岸,避而不戰······
子夜無眠,和着窗外雨滴落在房頂上,滴滴答答的聲音,我的思緒再次飛至九霄雲外。
時值8月中秋,那晚五丈原秋風瑟瑟,那晚主星幽隐、客星倍明,那晚伯約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那晚文長心裡跌宕起伏,那晚仲達更是焦躁不安,那晚,是諸葛孔明在祈禳北鬥,以延壽命。
忽聽得帳外呐喊,魏延飛步入内神色惶急:“魏兵至矣!”魏延腳步甚急,姜維反應也夠快,急撲向主燈,用身體護住。眼看主燈即熄,諸葛亮棄劍而歎曰:“死生有命也!”諸葛亮感覺魂魄在星空中快速的閃過,腦中想起了以往的種種:三顧茅廬、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巧取漢中、白帝城托孤、嘔心布置八陣圖......就在此刻,劉備似乎飄忽星空:“軍師,阿鬥可扶則扶之。你今至此,莫非不可扶?”
司馬懿帶領大軍殺入帳中,隻見淩亂的香花祭物,地上散亂着七星燈,蜀軍已經全部撤出五丈原。司馬懿心中暗忖莫非孔明已死?遂下令70萬大軍連夜追趕,勢必将蜀軍一網打盡。司馬懿追趕甚急,不料竟走進一片石林中,軍中有人回報曰:此地乃魚腹浦,諸葛亮入川時于此設八陣圖,可比十萬大軍。昔日江東陸遜火燒連營七百裡,劉備無奈退入白帝城,陸遜引兵追趕曾陷入陣中。司馬懿大驚,如此豈不毀矣。“大都督請看”,順着士兵手指的方向,司馬懿看到一個白色的路标。司馬懿生性多疑,怕是諸葛亮故意引他走入絕地,無奈橫豎都無法走出此陣,隻得把心一橫,索性一試。說來也怪,司馬懿大軍竟安然出陣,司馬懿大笑:“此陣已亡,想必諸葛亮确實已死”。
卻說司馬懿大軍繼續前進,卻見入川棧道已被燒毀。司馬懿仰天大笑,衆将不解,問:“我軍跋涉至此,今棧道被燒,無法入川,都督為何發笑”,司馬懿答曰:“我一向謹慎,諸葛亮是否已死,我尚存疑慮,今見此狀,我安心也。諸葛亮既死,蜀中無人矣,破蜀指日可待”。司馬懿下令大軍走陰平險峻小徑,自景谷道攻入,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自崖壁縱身而下,曆時二十多天,行程七百餘裡終于進逼到成都城下。
眼前的一切似乎那麼熟悉,城門大開,城牆上面劉禅正在鬥蛐蛐。司馬懿破聲大笑,于衆将說:可敬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可歎這扶不起的阿鬥,居然學擺空城計,真是不識時務、愚蠢至極。下令大軍進城,“司馬懿,别來無恙”,剛進城就聽見有聲音從城牆上面傳來,司馬懿擡頭望去,隻見一個文士手搖羽扇,安坐城牆之上。原來黃承彥知道諸葛亮的幾次火攻殺人太多,必将折壽,故而将魚腹浦的八陣圖撤掉,助其禳星,以增其壽。
司馬懿大驚,諸葛亮曰:“司馬懿,你中我計矣,我知汝多疑,固令魏延燒毀入川棧道已安你心,又讓我主再設空城計,不料你不吸教訓,又中此計。我已命人說服東吳,陸遜帶兵攻了許昌,汝命休矣”。
諸葛亮靜坐撫琴,北門姜維、南門魏延、東門馬岱、西門廖化,四路掩殺而來。伴着十面埋伏的琴音,諸葛亮将目光轉向了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