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1949年的一天,通過我方不斷的努力下,最終我軍将老蔣徹底給擊敗了,在此之後老蔣就帶領着他的殘兵敗将逃到了東港,至此國民黨妄想掌控内地的,美夢徹底毀滅了。
在當時國民黨的将領們,都知道在傳回内地的希望可以說是為零的,那麼為什麼老蔣還要與1954年悄悄的傳回浙江一帶呢?難道國民黨又有什麼陰謀了嗎?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一起去挖出事情的真相吧。那麼現在我們就直接進入正題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那三場戰役消滅了國民黨的大部分力量</h1>
時間來到1949年之初,國民黨在經過三大重要戰役之後,國民黨的大部分力量在這時已經被我方消滅了一半了,那麼是那三場戰役,使得我方消滅了國民黨的一半實力呢?那就是著名的遼沈戰役、平津戰役以及淮海戰役,就是在經過這三場的戰役,使得國民黨的敗局已經注定了,國民黨在内地的統治也已經徹底地被我方毀滅了,最後老蔣沒辦法就隻能采納了張其昀的建議。

圖|淮海戰役的全景
随着我軍的步伐,老蔣當機立斷的決定,将東港作為國民黨退軍後的居所,張其昀是誰,老蔣為是什麼會聽從他的建議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張其昀的基礎背景。張其昀生于1900年9月29日,去世時間是1985年8月26日,在沒有投奔老蔣的時候,張其昀是中國的地理學家是一個真正的熱愛讀書人,由于和老蔣是同鄉,在老蔣失敗之後向老蔣提出撤退到東港的意見。
他還給老蔣分析了紅軍在海上作戰能力有缺陷,紅軍在海上的戰鬥力不如我方,而且國民黨在當時的空軍力量也比紅軍要厲害得多,于是他就建議老蔣退守到東港。
圖|張其昀
其實老蔣早就打算進行了撤離,隻是在當時他并沒有計劃說是要把國民黨的中心撤回到東港,在三大戰役之後國民黨可以撤退的地方不止一個,比如西南,海南,都可以選擇,西南地區是以四川為劃分的,從地理來說是天險之地,可以輕松抵禦外來的侵害,可以有效的阻止敵人進攻的腳步。
廣州在1949年10月失守後國民黨當即就将其中的全部中樞機構,搬到重慶還有成都,經過我方非常強烈的進攻之下,國民黨隻能放棄繼續留在内地之内,是以老蔣隻能使用應急方案,不得已隻能帶領殘軍敗将,匆忙的進行逃亡。
圖|國民黨逃亡
在逃亡的過程中老蔣隻能将他們帶領回到了東港,與西南相比東港的确是更加适合退守的,隻不過在當時的老蔣,心中依舊有着戰局可以扭轉的思想,正是因為老蔣有這個想法,是以老蔣才把國民黨的中樞機構安置在了西南地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國民黨敗退到東港之後的生活</h1>
當然老蔣的這個想法很快就在我軍強烈的進攻之下被毀滅了,是以老蔣隻能退守東港,東港在當時作為一個相對來說較為獨立的地區,東港有着當時内地不能比拟的優越的地方。就比如東港的物質就極其的豐富,對于土地的利用也是相當之高的,雖然東港的地方不是特别大,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氣候之下,不論是糧食還是農産品,基本上可以說是都滿足了軍民的需求。
從基礎的裝置來看,東港的地方竟然還要比内地部分的地區更加友善快捷,在這之前東港還有日本在當年留下的工業基礎,是以使得交通就比較比友善,當時的東港在工業經濟的發展中也有着很大的潛力。
圖|國民黨去往東港
而且從戰略的地位上來說,太平洋的邊緣地帶就是東港,而且美國還緊緊的挨着東港,是以美國肯定不會放任東港不管的,如果有美國的幫助那麼國民黨至少在防守的方面上會非常的安全,從社會的治安中來看,東港的居民。
由于經過半個世紀日本的統治之下,當國民黨回到東港的時候,就得到了東港的關注以及對國民黨的支援。在這點上和内地有所不同的是東港的居民,在當時由于很少接受我方的思想,是以就使得國民黨對其更加的快速的進行了統治。
在内地上面的國民黨在1949年之初的時候控制了金融機構,在這時不斷的往東港運送黃金白銀以及外彙和物資,在内地上面的國民黨,已經在這時真正的放棄了在東港的國民黨可以對内地進行反攻了,此時的他們也不在想着去回歸内地了,準備前往東港去和國民黨的大部隊一起堅守東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1">國民黨奔赴東港的時候老蔣說了什麼?</h1>
此時國民黨在内地已經徹徹底底的失敗了,他們奔赴東港已經成為了不争的事實,在老蔣父子離開故鄉曾經有人問他,多久可以回來,老蔣當時就愣住了,因為他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可以重返故土,思來想去最終老蔣隻能慢慢的伸出五個手指說道:最多五年,說完之後他就回頭在看一看故鄉,轉身就走上了前往東港的船。
圖|老蔣
在當年老蔣離開浙江的時候,一直都流傳着兩種說法:第一種就1949年1月老蔣回到家鄉,直至4月25日去往東港,至此以後再也沒有回到家鄉。還有第二種說法那就是老蔣在19504月28日又一次的踏上了内地的土地,這是他離開内地之後第四次回到内地之中,同時這也是老蔣最後一次踏上江浙地區。
這些終歸隻是民間的流傳其實都不準确,根據曆史的記載,老蔣與1950年4與28日到5月1日的時候就去視察舟山,當然這也不是老蔣一個人來的陪同老蔣的還有美國上将艾倫*柯克一起的陪同來到舟山,在南京等地得到了解放之後,國民黨就一直在舟山。
老蔣最終的企圖是保護定岱掩護東港的側方,并在保護的同時觀察國際的變化,尋找機會反攻長江的下遊,老蔣想要舟山不是沒有道理,不論是從軍事來說還是私人情感來講堅守舟山都是老蔣必須要做的,從私人上來說老家回不去了,但是舟山和老家相連,走進舟山就等同于進入了家鄉,就可以在呼吸呼吸家鄉的土地是可以讓自己感覺離家不遠的地方。
圖|當年的舟山
從軍事上來講,舟山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保護好舟山不僅可以封鎖内地,還可以作為反回内地的重要根據地,而且國民黨還在舟山附近讓黃埔軍校出身的将領,還有手持擁有美國裝備的精良部隊,在這當中一共是5個軍還有16個師旅,不僅有空軍還有海軍和裝甲車共計121輛,以及12.5萬的。
在同年的4月2日老蔣舉行了宴席邀請國軍當中師長以上的人員去赴宴,同時老蔣也發表了講話:訓斥軍官讓他們抓緊對将士們的練習,在練習的當中要講究登陸上之後的戰鬥。
并和國民将領說我要帶領你們打回去在當時讓國民黨的将領們聽的是十分激動和熱血沸騰的,他們都以為美國也會和他們一起去進行反攻,因為他們以為美國上将和老蔣一起去舟山為了策劃怎麼反攻,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老蔣會放棄舟山,但是老蔣卻有了放棄的打算,因為在當時舟山面對的是我方數十萬的精銳部隊,在這個時候老蔣知道舟山保不住了。
圖|當年的陣容
當時我方4個軍以及10個炮兵,一共有13萬人,由我方的兩名将領進行指揮此時他們已經到了浙東的前線了,我方兩個将軍在4月2日開了舟山作戰的相關會議,同時決定增調兩個軍交由上将宋時輪去進行指揮,計劃在6月下旬集體進攻舟山,經過我方和斯大林的商量蘇聯指揮空軍的加強師各種飛機一共119架以及我方派出3500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9">國民黨徹底的離開了大陸</h1>
已經在1950年2月26到3月27的時候進入上海和徐州幫助我方進戰,舟山的國民黨部隊可是國民黨3分之1的部隊,如果這些國民黨被我方全部吞下,那麼對于老蔣而言他就不僅僅是心疼一下那麼簡單了,如果老蔣失去了這些國民黨老蔣先不說傳回内地,恐怕就連東港老蔣也會丢失的,最後老蔣想了半天在權衡利弊之下考慮後,老蔣隻能忍痛割愛向我軍讓出舟山,并向國民黨下指令,指令他們撤軍。
這個指令對于老蔣而言是非常的痛苦,以後他就不能在去舟山看望家鄉,以後他就不能在踏入内地一步,雖說他是撤軍了但是仍然有國民黨占據的内地和南北的島嶼,老蔣還是不服輸,一直做好了反回内地的思想和準備。
美軍也一直在為老蔣起勢,美國竟然說大陳一江山等多地的島嶼,是美國造的永遠不會沉的戰艦,通過我方的決心最終我方吓退了老蔣我方也在此時解放了舟山,但是周邊的島嶼依舊被國民黨統治。
圖|美軍當年的戰艦
時間來到了1954年5月一天的上午,老蔣和第一夫人一起坐國民黨的軍艦到了浙江台州大陳島進行了視察,之後在5月的一天下午去往了平陽南麂島進行視察,美國的大學的教授,通過研究老蔣的日記中發現老蔣對這次視察寫出了經過,老蔣的大概寫的是:“老蔣感覺坐在車上感覺風景迷人,氣候舒适讓更加的思念故鄉,并說自己不想離開,在這其中老蔣表達了自己對于家鄉是有多麼的想念”與此此日老蔣就接見了美國的代表,打算一起去江山島但是海上的霧太重了,是以他們就沒有去成。
在5月9日的時候他們一起去觀察了修建的飛機場,之後他們又一起聽取了南麂島的防禦情況的彙報以後,他們又一起視察了當地的住是以及當地軍民的住所,老蔣在5月末的時候,在日記中的第12卷中又一次的寫到了自己對家鄉的留念。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1">老蔣那麼想念家鄉它後悔自己以前做的事情嗎?</h1>
老蔣這麼想念家鄉那麼早知今日會這樣何必當初做那種背叛人民的事情。我們并不知道老蔣對于自己當初的做法會不會感到後悔呢?這我們就無法進行查證了,老蔣現在做的事情就是不舍故鄉想回到故鄉生活地方,另一方面老蔣就是為了找機會傳回内地進行,老蔣一直在島上尋找合适的地點,并且對周邊進行勘測。
圖|老蔣觀察周圍
再或者可以通過美國幫助自己進行反攻讓自己在内地可以得到一些土地,好讓自己真正的可以進入到内地,當然他的這些計劃都沒有得到其他人對他的支援。因為在當年國民黨和我軍的勢力已經相差太多了,不僅僅是因為我方的武器還有兩岸相差的距離太遠,在當時我方因為美方的壓力,是以在當時我方沒有去解放東港,從地理上講,大陳諸島嶼距離内地是非常相近的,大陳等島嶼的失守也隻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
之後的日子裡在經過,我軍的考慮和醞釀之中,我軍在1955年1月18日做好了一起相關的準備,海陸空三軍一起待命就是為了解放一江山島,而且在解放一江山島之時,這還是我軍海陸空三軍的首次合作一起發動的戰争,經過我方的努力終于是解放了一江山島,與此同時老蔣就知道了下一個我軍攻擊的目标就是大陳島了。
國民黨撤退大陳島,我軍解放了
美國的代表人物當即就建議老蔣盡快的把國民黨在大陳島是哪個的部隊撤離出來以此減少國民黨部隊的傷亡,老蔣在心中說道:美國膽子太小,做什麼都隻敢在暗處,就是不敢出兵幫助,但是老蔣也知道這是無可奈何的,是以老蔣隻能接受建議,于是老蔣就從大陳島撤退了,老蔣還把此次的撤退命名為“金剛計劃”什麼是“金剛計劃”那就是國民黨撤離大陳島地區所有的國民黨的部隊,已經帶走大陳島上面的全部居民。
圖|金剛計劃
在2月5日美軍下令派出戰艦已經空軍,用來幫助國民黨進行撤退,并且把大陳島上的居民全部送到了東港,2月8日國民黨就正式的開始了他們的“金剛計劃”當我軍得知此消息後,立馬聯系了,當時負責解放大陳等相關的島嶼的指揮部。
于是在浙東前線的指揮部在這個時候接到了國防部長彭老總親自打來的電話,彭老總在電話中說:這次的事情牽扯的東西太多了,這個已經牽扯到了國際之間,在這個時候已經不再是我們内部之間的戰鬥了,是以彭老總就下達指令讓他們撤退吧。
就算還在浙東前線的指揮部,在這時也已經放棄了進攻大陳等島嶼的計劃。但是依舊在這次的撤退當中他們持續了5天上下,從2月8日到2月12日大陳等多地的居民被國民黨劫持到了東港,此時的國民黨部隊有2.5萬人以及被劫持的1.8萬多人的居民們全部撤離到了東港,到了2月24日的時候,國民黨的軍隊在南麂島又故技重施。
圖|到達東港
把島上的居民們逮到了東港,以及物資國民黨帶不走的物資他們就想辦法混滅,總之就是不給我軍留下一點的東西,是以南麂島也就和大陳島一樣成為了一坐空島。國民黨就算撤退也想辦法給我軍制造麻煩,也要想辦法讓内地的居民不高興。這種做法實在是太荒唐了。
簡直讓人聞所未聞,當時的國民黨完全讓那些軍民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這和當年的清政府又有什麼兩樣,這樣的部隊怎麼可能會勝利,國民黨的失敗是群眾所向往的,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國民黨在當時已經失去了民心,失去了民心他們又怎麼可能會勝利呢?當然在這其中也可以知道老蔣是有多麼恨痛了我方。
盡管老蔣對家鄉戀戀不舍但是這些都隻是表面,他的内心始終希望自己可以統治内地,但是他的願望我軍絕對不可能讓她如願以償的不僅我軍不會讓老蔣如願就是人民群衆們也都不會答應的,老蔣在經過大陳島的視察之後,老蔣的後半輩子,再也沒有踏入内地一步,我們不知道老蔣對這些事情有沒有後悔過。
但是我們知道的是在美國對國民黨深刻的影響之下國民黨成為了我方解放全内地的最大的阻力之一。他們的這種抵抗一定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不僅僅是因為我方的部隊,我方的部隊隻是其中緣由之一,更多的是因為國民黨已經徹底的失去了民心。内地和海岸的統一是早已經成為了民心所想,而且這還是兩岸人民在當時共同的心願。
圖|解放一個島嶼
東港在當時是因為沒有接觸過我方的思想,是以才會支援國民黨,在接觸到我軍的思想之後,他們更加期待我軍可以快點的解放東港,在當時有太多的人與親人失散,一輩子再也見不到面了,這些全是因為老蔣的自私自利所造成的,在此之後,我方為了可以讓那些與家人失散的人們可以盡快團聚。
我軍始終在不斷的艱苦奮戰不斷的鍛煉部隊盡快的讓我軍取得勝利。我方不斷的去訓練研究各種武器不去侵占他人的故土隻是為了保護人民,就是為了讓家人們團聚,讓群衆每天都可以吃飽飯穿的暖,讓兩岸的人們都可以互相見面,可以随時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