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黨史學習教育“紅色秦淮”專欄 | 秦淮紅色印記③——金陵制造局舊址

黨史學習教育“紅色秦淮”專欄 | 秦淮紅色印記③——金陵制造局舊址

金陵制造局舊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正學路1号南京晨光1865工業園。金陵制造局是中國民族工業的先行者,南京第一家現代化機械化工廠,也是中國四大軍工工廠之一,素有"中國國家軍工搖籃"之稱,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機關,也是中國共産黨地下黨上司開展勞工運動的重要場所。

黨史學習教育“紅色秦淮”專欄 | 秦淮紅色印記③——金陵制造局舊址

金陵制造局老影子

黨史學習教育“紅色秦淮”專欄 | 秦淮紅色印記③——金陵制造局舊址

金陵制造局大門新面貌

1862年,李鴻章在上海松江創辦了小武器廠,生産炮彈、子彈等軍用物資。

1863年,小兵工廠遷至蘇州并擴建,稱為蘇州外國炮兵局。

1865年,李鴻章從江蘇省探望兩江總督到南京上任,蘇州市對外炮局遷至南京十寶門(今中國門)東面掃帚巷外的西天宮遺址上,更名為金陵制造局。1870年至1879年間,金陵制造局不斷擴建,擁有三機廠(廠、左廠、右廠)、火箭局、火箭分局、外藥局、礦山局四局和砂、熟鐵、燕銅、銅、木廠為工廠,形成了"其鑄造演練,全無機械"的大型機器生産。

現存的陵墓制造局儲存了一批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建築,現存建築有西式風格,屋頂字形,三角形架構,門窗上部拱形青磚水牆,堅固寬敞。除了清代遺留下來的廠房外,民國還有30多座廠房和辦公空間,至今仍在使用。這批活生生的曆史文物,使金陵制造局成為名副其實的現代中國工業建築"展廳"。

金陵制造局不僅是南京的一個老牌軍工基地,也是我們黨勞工運動的重要場所。

1925年,上海被震撼到"五歲"大屠殺,英國巡邏隊公開槍殺手無寸鐵的人,打死十三人,重傷數十人,逮捕150多人,引起南京人民的極大憤慨。黨上司南京市人民組織支援協會開展反帝愛國運動,金陵制造局數百名勞工參加了支援南京人民反英鬥争的遊行。

1926年,中國共産黨南京市委派梁文志、杜睿等人到金陵制造局工作,在中國共産黨南京地委的上司下,成立了黨的組織。文化甄和中國共産黨南京國委負責人梁勇經常來工廠參加活動。

1927年,金陵制造局工會在老君寺成立,江金生當選為工會主席,梁勇擔任工會書記。11月中旬,中國共産黨江蘇省委為加強南京勞工運動的上司,派孫金川參加南京市委勞工運動,深入工廠,開展勞工與工廠的鬥争,反對挪用工資, 并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資。同時,該市南區黨支部集中力量在金陵制造局、黨員發展、情報收集、智語、傳單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1937年,"八一三"事件後,日軍飛機不分青紅皂白地轟炸南京,武器工廠多次遭到襲擊,裝備人員損失慘重。抗日戰争爆發後,金陵制造局被迫向西遷至重慶,原址被日軍占領。日軍占領南京後,工廠作為駐軍營房,金陵制造局一直以高橋、高森等日本軍長的名字命名。日本人從中國各地奪取了機器,運到這裡安裝調試,生産武器、彈藥等軍事物資。

1938年,金陵制造局向西遷至重慶後,更名為21号廠。中國共産黨黨專支部在工廠秘密成立。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工廠遷回南京,更名為六O武器工廠。

1947年,中國共産黨(CPC)在工廠重建,并發展了10多名黨員。黨員秘密開展各種革命活動,配合解放戰争,與國民黨反動派作戰,将收集工廠生産計劃資料和其他保密資料上報上級黨組織。

1948年底,淮海戰役期間,國民黨看到戰敗已經決定,于是把6O武器工廠全部遷往台灣高雄。中國共産黨(CPC)組織抵制工廠遷往台灣,工廠遷台後留下的進步勞工組成糾察隊守衛工廠,迎接解放。

1949年4月27日,解放軍代表接管了工廠,地下黨員和勞工歡迎解放軍代表接管工廠,工廠内的大量軍用物資和一些機床裝置完全交給了軍事代表。

1952年底更名為國有307廠,1980年3月更名為南京晨光機廠。

1996年6月,作為我國現代企業制度100家試點機關之一,晨光集團正式成立,更名為南京晨光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金陵制造局重新開業,将3666工業園改造成"南京晨光1865"。

相關人士

黨史學習教育“紅色秦淮”專欄 | 秦淮紅色印記③——金陵制造局舊址

孫金川(1895-1928),男,又名方琦,曾用過孫景川、安徽壽縣孫繼生等名字。從1927年到1934年,南京共産黨被摧毀了八次,孫金川是在第三次破壞中喪生的黨組織的主要上司人。

孫金川11歲時,他和哥哥一起去南京金陵制造局做童工、學徒,到上海工作。

黨史學習教育“紅色秦淮”專欄 | 秦淮紅色印記③——金陵制造局舊址

孫金川故居位于鼓樓區北祖師園49号

1927年11月,孫金川被黨派往南京,擔任南京市委書記。1928 年 7 月,他因叛徒背叛被捕。1928年10月,孫金川去世,享年33歲。

黨史學習教育“紅色秦淮”專欄 | 秦淮紅色印記③——金陵制造局舊址

資源:

1、《南京紅版(1921-1949)》南京出版社

2、《犧牲——敢教天換新天》中國共産黨曆史出版社

來源:秦淮釋出

稽核:玲鎖方

編輯/出版: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