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八個烈士紀念日,我們深切緬懷為解放上海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
上海戰役中,我方總傷亡為33685人,有7785名烈士犧牲。犧牲者中,年齡最大的62歲,最小的16歲;解放軍指戰員7613名,地方志士100名,随軍支前幹部和民工72名。革命烈士以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上海的新生,我們要永遠銘記他們的英雄業績。
在此,對上海戰役犧牲的部分烈士作簡要介紹。
首先,犧牲的408名解放軍連職以上烈士中,年齡最大的48歲,最小18歲,平均28.9歲。408人中,解放戰争前入伍的有329人,其中,新四軍老戰士188名,占57.1%;團職幹部7人,新四軍老戰士4人,占57%;營職幹部58人,新四軍老戰士24人,占44.4%;連職幹部268人,新四軍老戰士160人,占59.7%。
如:胡文傑(1916~1949年),江蘇丹陽人。1938年參加新四軍,中共黨員,第29軍87師259團團長,是上海戰役中犧牲的解放軍烈士中職務最高者。1949年5月15日,胡文傑率領兩個營攻入月浦鎮,經過激烈的巷戰,将敵軍驅逐。敵岸炮、艦炮又對月浦鎮進行毀滅性轟擊,飛機轟炸達200多架次,步兵在坦克掩護下,多次進行反攻。胡文傑率部展開激烈的拉鋸戰和肉搏,給敵以緻命的打擊。突然,敵軍炮彈擊中了團指揮所,胡文傑身中7塊彈片,不幸壯烈犧牲。

王裡(1917—1949),江蘇句容人,1939年參加新四軍,中共黨員,第29軍85師253團政治處主任。1945年5月14日,他帶領2營攻入月浦鎮,陷入四面受敵的危險境地。他指揮部隊頑強抗擊,不幸英勇犧牲。僅1天時間,該團傷亡數百人,犧牲營連幹部15名。
陳達生(1923—1949),江蘇無錫人,1942年參加新四軍,中共黨員,第29軍87師259團3營教導員。在攻入月浦鎮展開巷戰中,率部與敵人逐屋争奪拼殺,在敵人坦克和猛烈的火炮反擊中,陳達生與副教導員薛競成、2營教導員盛長宏先後犧牲。
張勇(1926—1949),江蘇啟東人,1944年參加新四軍,中共黨員,第29軍87師260團3營副教導員。在攻擊月浦的戰鬥中,面對敵人四輛坦克和步兵的進攻,已負傷的他沖出戰壕,用集束手榴彈将敵一輛坦克炸壞,自己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還有許多無名烈士,我們也不能忘記!如:1945年5月20日,第31軍92師275團2營5連在奪取浦東蔡司廟戰鬥中犧牲了近50人;21日,敵人飛機大炮狂轟濫炸,5連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當晩,全連190多人隻剩下11人;接着,8連接配接替了5連陣地。第二天,陣地上落下了800多發炮彈,8連擊退了敵人多次進攻。傍晚時,全連150多人隻剩下39人。這些犧牲的烈士中,許多人都沒有留下姓名。
第二,為迎接上海解放犧牲的地方烈士共100名(1949年1月至5月)。這100名烈士中包括共産黨員和革命志士68人。其中,有32人是從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派到上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後英勇就義。
如:李白(1910—1949),湖南浏陽市人,1925年入黨,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1934年,經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學習後,任紅五軍團任電台台長兼政委。1937年,被派到上海設立秘密電台。1942年被捕,經多方營救被保釋後,到浙江等地從事黨的工作。1945年,重新被派到上海設立秘密電台。1948年12月30日被捕,1949年5月7日犧牲。
沈鼎法(1906—1949),上海崇明人,1927年參加革命。抗戰時期,任崇明抗日自衛總隊政訓處主任、新四軍蘇中四分區遊擊指揮部第6團團長、崇明警衛團團長。後被派到上海等地從事地下工作。1949年5月14日被捕。5月24日,軍統特務頭子毛森将沈鼎法等9名共産黨人殺害于上海市警察總局。
張困齋(1914—1949),浙江鎮海人,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書記張承宗胞弟。1937年入黨。翌年進入江南敵後抗日根據地參加對敵鬥争,曾任新四軍江抗東路特委機關刊物《江南》半月刊主編,1939年冬,回上海進行地下鬥争。抗戰勝利後,負責黨的秘密電台上司工作。1949年3月19日被俘,5月7日被殺害。
秦鴻鈞(1911—1949),山東沂南人,1926年加入共青團,1927年轉為中共黨員。1936年赴蘇聯學習電台技術,後到上海設立秘密電台。曾三次往返于上海和蘇北,完成了建立地下電台及輸送情報任務。1949年3月17日被捕,5月7日被殺害。
100名烈士中,還有國民黨軍隊、警察中從事策反起義人員21人。如:張權(1899—1949),河北武強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張權曾任連長、參謀、科長、副師長、第一戰區遊擊司令、教導總隊總隊長等職,與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等來往密切,多次為解放軍提供情報。渡江戰役前,他派人将《敵人沿江一線兵力、工事布防圖》等送到我軍前線指揮部。上海解放前夕,受我黨的委派,擔任上海起義軍總司令,因情況洩漏,5月15日被捕,21日從容就義。
陳爾晉(1911—1949),山西太原人,黃埔軍校八期生。受其妻子中共黨員王曼霞影響,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後與中共上海局接上了關系。1948年,任國民黨陸軍第13編練司令部副司令兼參謀長。1949年1月,受我黨的委托,他積極準備在國民黨軍隊中策動起義。5月初,因叛徒出賣,其夫婦被捕入獄,受盡了嚴刑拷打,堅貞不屈。5月19日,陳爾晉攙扶着懷有身孕的妻子和其他14位共産黨員英勇就義。
最後還有與國民黨反動統治作鬥争的民主黨派人士11人。如:曾偉(1912—1949),廣東惠陽人,1935年加入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擁護該黨與中共合作,組織人民自衛武裝,積極抗日。1946年,被選為農工黨中央執委,并擔任上海市黨部主任委員,堅持開展愛國民主運動。後因特務追蹤,被迫去了香港。1949年3月,他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回到上海。4月5日,在研究配合解放軍渡江、策反國民黨部隊起義時被逮捕。後于5月21日被殺害,解放後安葬于龍華烈士陵園。
上海解放時,還有72名随軍支前的幹部、民工犧牲。其中,有43人來自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如:徐農 (1917~1949),山東沂水人,1939年入黨。曾任區委書記,為發展壯大黨的組織做了大量工作,多次率區中隊夜襲日軍據點,消滅敵人。1949年4月,參加南下幹部大隊,随軍到新解放區工作,帶領黨員群衆,建立黨的組織和群衆團體,開展土改鬥争。國民黨殘餘勢力和土匪勾結,騷擾破壞、暗殺搶掠,他多次率地方武裝配合解放軍主力進行剿匪,不幸壯烈犧牲。
為了建立新中國,多少先烈,鐐铐鎖身志更高,砍頭隻當風吹帽;多少英雄,槍林彈雨無所懼,千難萬險永向前。革命先烈的理想信念、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充分展現了老一輩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鬥初心,代表了一個時代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品牌,是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财富。
(作者系上海市新四軍曆史研究會會長)
欄目主編:張駿 文字編輯:曹飛 題圖來源:上觀圖編 圖檔編輯:朱瓅
來源:作者:劉蘇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