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連雲港“是一個古老的城市,文學的城市,又是一片年輕、激情和浪漫的土地,《西遊記》《鏡花緣》赢得國内千萬讀者,朱自清、徐則臣用大海的深邃與磅礴,演繹出不一樣的中國故事。此外,江蘇文學最高獎的紫金山文學獎,每一屆都有連雲港作家獲獎,這在整個蘇北地區,是唯一獲得這一殊榮的城市。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如此青睐連雲港就源自其厚重的文化底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港城詩畫</h1>

文人對連雲港還真是鐘情。

孔子是文聖人,他算是第一個到連雲港遊山玩水的文人。

孔子作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後來的文人接踵而至。接下來就應該是陶淵明了,再接下來就是南朝的鮑照了。當然他們兩個,一個是在這兒工作過,一個是家就在旁邊。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孔望山孔子望海處

到了唐宋時期,詩人們大放光彩,簡直是要跑遍天下的樣子。

于是李白、劉長卿、錢起、王禹偁、蘇轼、張耒、石曼卿等人都要借海州、借雲台山發他的詩興騷情。

最讓我心動的還是李商隐的那首《海上》:

石橋東望海連天,

徐福空來不得仙。

直遣麻姑與搔背,

可能留命待桑田。

李商隐的詩中有種禅意,但都無非是羨慕和想往那些成仙得道的神仙生活。東海邊的雲台山和那片大海永遠是詩人心中的一個夢罷了。

蘇轼也寫過:我昔登朐山,出日觀滄涼;欲濟東海縣,恨無石橋梁。

宋代的張耒甚至還寫過這樣的詩句:試問故人思我否?夢魂還在海邊州。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雲台山

同一種詩境,在不同的文人詩中表達,看來這個地方還真是詩人們魂牽夢繞的地方。是不是有點像今天的網紅之地?這一紅就紅了幾千年,而且直到今天也還沒有消褪的迹像。

詩人們是連雲港的粉絲,我們是詩人們的粉絲。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0">千古名著與連雲港</h1>

不過接下來的文人可都是和連雲港有更深的關聯了,而不僅僅像上面那些詩人,聊發詩情罷了。

關漢卿《感天動地窦娥冤》

元代的大劇作家關漢卿,寫作了一個舉世聞名的悲劇《感天動地窦娥冤》。可窦娥的形象并不是作家憑空捏造出來的。窦娥的形象來源于東海孝婦的故事。據說,漢代東海郡有個女子周青被控告毒死婆婆,屈打成招,臨刑前發出六月飛雪等三樁誓願。後來這三個誓願都一一應驗。從此,在東海郡周青的家鄉建立了一個孝婦祠。最遲至少在宋代至今就有了每年對于孝婦的祭奠活動。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連雲港東海孝婦祠

如果說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和連雲港的淵源,我覺得要首先從關漢卿這位老爺子說起。

吳敬梓《儒林外史》

接下來一位是吳敬梓,《儒林外史》作者,安徽全椒人。可他和李汝珍一樣,都從外地跑到連雲港來的。不同的是,李汝珍是入贅來了,吳敬梓是過繼來了。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這又是咋回事呢。吳敬梓的家庭其實是名門望族,他的曾祖和叔祖曾經中過探花和榜眼的。這在清朝的時候,一個家族出了兩個三甲,那可是太不得了的事情。但吳敬梓從小就過繼給他的叔父吳霖起了。然後吳霖起就被朝廷選派到連雲港的贛榆當起了教谕。吳敬梓就跟着他的這個父親來到了贛榆。

吳霖起這個教谕是個什麼官職呢?有人說相當于現在的教育局長,實際上是很不恰當的。那時候沒有官學,哪來的教育局長啊。但教谕從字面上看就是訓誡。實際上承擔的職責就是對一個縣的秀才們進行訓誡,教育他們要忠于皇上,忠于儒家的仁義之道。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吳敬梓跟他的這位父親在贛榆生活十年,于是就能夠天天看着父親如何訓誡儒生們,他也由此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儒生,直接促成了他完成了中國最具諷刺意味的小說《儒林外史》。那個中舉的範進是古代儒生的生動寫照,雖然他的行動讓人噴飯,卻也有一把酸楚的淚水。

吳承恩《西遊記》

都知道,寫《西遊記》的吳承恩是淮安府人,怎麼會把海州的雲台山寫到他的小說中,讓齊天大聖落戶在花果山呢。

且不說淮安府本來就離海州府很近,更關鍵的是這位恃才傲物的淮海浪士也和古代的那些文人一樣,喜歡遊山玩水。吳承恩的很多親戚也都住在海州,是以吳承恩就經常忘情于這片山海奇景之中。當他攀越花果山,穿越水簾洞,看滿山遍野的猴子在樹叢間跳蕩嬉戲,品嘗着山果野味的時候,一個大膽的念頭竄上了他的大腦。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花果山

站在山頂的玉女峰上,遙遠,是一片茫茫的大海;低頭,是雲霧缭繞;仰觀天上,澄明透徹的藍。他恍然覺得自己怎麼如此高大偉岸,簡直就是齊天大聖啊。

神猴是吳承恩的心魔,也是他的志向。“一部西遊未出此山半步,三藏東傳并非小說所言”。若幹年後,當一位熟讀《西遊記》的長老來到花果山,欣然提筆,寫下這副對聯的時候。我知道,他其實是最了解吳承恩的。

若幹年後,當代著名詩人舒婷來到花果山,她與吳承恩也是心有靈犀,出現了跨越時空的心靈感應: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夜裡輾轉不能入夢,起身打開窗簾,見明月端肅無聲,流星曳地,危崖糙石影影綽綽,林濤卻低吟不止。想那吳承恩,必是在這樣的天地精華積熠滿盈之際,戳筆為刃,剖開自己,迸出一隻驚世駭俗的石猴子來。

《鏡花緣》李汝珍

中國還有一部浪漫主義小說《鏡花緣》,同樣很厲害,同樣誕生在連雲港。《鏡花緣》這部書寫百花仙子被人間皇帝誤令下凡的故事,也寫了一幫人海外探險的故事。

我覺得連雲港這個地方出了《西遊記》、《鏡花緣》兩本書,很有意思。一個是向西天探索,一個是去東邊的大海探索,看來真的是要環遊世界的樣子。今天提出來的“一帶一路”倡議是不是和曆史有着某種呼應和重合?!比較起《西遊記》,《鏡花緣》其實一點都不遜色。

在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都把女性貶得很低的。包括《三國演義》、《水浒傳》、《西遊記》。《紅樓夢》雖然是寫女性的,但寫了女性的悲劇,仍然不是曆史舞台的主角。但《鏡花緣》不一樣,李汝珍寫了百花仙子,寫了女人參加科舉,還寫了一個國家裡面,讓男人扮演了女性的角色。說到底,李汝珍是中國第一個為女性撐腰打氣的文人。在那個封建時代,能有這種想法,你不得不佩服。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鏡花緣》還有一個讓人刮目相看的地方,是小說的主人公林之洋到海外各國探險的故事。中國古代的小說,散文,從來沒有寫過這個的。是以我說李汝珍這個人的開放思維,尤其是向大海探索的思維,那真是前無古人的。

現在的連雲港是中國沿海首批開放城市,看來,從李汝珍那個時代,就具備了開放性的思維。

《三國演義》麋竺

連雲港注定是中國文學界玩得最嗨的一個大舞台,它要讓那些傳頌至今的文學形象逐一閃亮登場。

窦娥先出來唱了一段感天動地,接着是頑劣的猴子戰天鬥地,接着是百花仙子争奇鬥豔,接着是範進瘋颠癡迷。然後呢?

然後是三國大将軍橫馬立刀,水浒中的綠林好漢戰死沙場。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三分天下靠的是桃園結義,靠的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真正強有力支援他的是麋竺。

中國古代的大富商,挂頭牌的是陶朱公,成了商界崇拜的祖師爺。那排在第二的是誰呢?當之無愧的是麋竺。

麋竺生在海州雲台山南的一個村子,大概是經營漁鹽掙的第一桶錢。然後往來于徐州與海州之間經商。後來積攢億萬家資,家裡面養了萬把人啊。這在二十五史裡面為數不多,連明朝的沈萬三都很難有這個派頭。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海州古城

麋竺不僅把妹妹嫁給了劉備,還把自已的億萬家産悉數捐給了劉備,轉行去做了劉備的大舅子和安漢大将軍。有了糧草後盾的劉備,才有了劉備的功成名就,才有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水浒傳》“好漢茔”

另一部古典文學名著《水浒傳》,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該出手時就出手的綠林好漢。

終于有一天,義軍失敗,梁山散夥。那些好漢走投無路,被官軍逼到海邊,最終全軍覆沒。好心人在海州城邊把好漢的屍體收攏起來,埋葬在海州城西的白虎山下。那個“好漢茔”給人們留下的是一股浩蕩的氣韻。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他們的結局也讓人想起田橫五百士的故事。居然也是在連雲港的雲台山大海邊,成為最後的歸宿。那個至今讓曆史難以忘懷的“田橫崗”上,齊國人田橫家丁五百勇士,從崖上一躍而下,蹈海自殺,演繹了一曲悲壯的挽歌,讓劉邦都慨歎不已。

是以到了這塊土地上,無論是徐福、還是孫悟空,或者是田橫,無論是窦娥,還是梁山好漢,個個都有一股子不畏生死的烈性。這股子烈性不僅感染了老百姓,也感染了那些文人。

民國時期的大文學家朱自清,出生在當時是東海縣的小城之中,度過童年的懵懂時光。後來的朱自清不吃美國的救濟糧,餓死家中。一代文豪如此壯懷,絲毫不讓那些梁山好漢的勇武果決。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浪漫之都“連雲港”與有關它的千古名著港城詩畫千古名著與連雲港

雲台山風光

忽然想到林則徐《登東海雲台山》那首詩的兩句:

登臨本是瀛洲客,

滄海橫流倒一尊。

真的是一聲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的長籲慨歎。

二十世紀的最後十年,著名作家趙本夫有一年也來到連雲港,他說:

城市是有氣質的。

如果把城市也分成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話,連雲港無疑屬于後者,這在中國的城市中并不多見。

作者:蔡骥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現任連雲港市民宗教事務局副局長。

來源:節選自《江蘇地方志》雜志2021年第四期《齊天的山,連海的雲》

稽核、釋出:張一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