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就是圖那套房子”75歲父親給繼子買房,兒子說出繼母的心思

文|顧子魚

01.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這是人世間最動情的告白,也是最美好的風景,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讓人煩惱。

陳先生一共有三個兄弟,母親前幾年過世了,剩下一個75歲的老父親也組建了一個新的新家庭,和繼母一家生活在一起。

父親揚言自己不用親生兒子贍養,可陳先生兄弟幾個不願意了,自己也是要面子的人,自己的父親憑什麼不用自己贍養,同時他們也懷疑父親找的這個繼母就是另有所圖。

“她就是圖那套房子”75歲父親給繼子買房,兒子說出繼母的心思

陳先生說母親在世的時候,眼睛不太好,他們的父親經常偷偷帶女人回家,被母親抹黑抓到過幾次,這個繼母就是那個女人,而且父親還把老房子賣了35萬,拿來給繼子買新房子。

可是父親卻極力否認這件事,他說這個老伴是在妻子過世一年後,經人介紹認識的,自己給繼子買房子,是想跟繼子一家生活在一起,自己百年後的事情也由繼子一家負責。

陳先生說父親的繼子一家五口人,原來沒有房子,父親把賣房子的錢給了繼子,繼子填了一部分,貸款買了100多平方的大房子,現在是一家六口人生活在一起,房本上也沒有父親的名字。

陳先生說老房子本來就有母親的一半,父親這樣處理很不公平,讓他們心裡特别不舒服,同時他們也擔心父親上當受騙,等老了、有病了最後再被人丢出來會更難堪,到時候還是他們兄弟幾個收拾爛攤子。

“她就是圖那套房子”75歲父親給繼子買房,兒子說出繼母的心思

02.

陳先生的訴求是希望父親把屬于他們母親的那部分錢拿回來,同時他們三兄弟也願意給老父親出生活費,生老病死的問題他們也會責無旁貸。

可是陳老先生卻拒絕協商,他是鐵了心要和親生子女斷絕關系,他說自己不用他們養老,也不會返還賣房子的錢。

後來在調解人員的努力下,陳老先生答應隻要三個兒子給自己出生活費,自己可以考慮把賣房子錢拿出一部本來給親生兒子。

可是在談到生活費這個環節,又出現了沖突,兒子們隻願意出父親的生活費,他們說自己的父親怎麼花都可以,别的女人花那就不行,他們認定了這個繼母就是母親在世的時候,就跟父親有關系的那個女人。

“她就是圖那套房子”75歲父親給繼子買房,兒子說出繼母的心思

他們還聽一些老鄰居說,這個女人的生活作風問題不好,和他們父親在一起的時候,還和其他男人有不正當的關系,她看好的其實就是父親有一套房子。

陳老先生一心想要和這個老伴一家生活在一起,他擔心自己把賣房款拿給兒子,卻拿不回來生活費,他決定用賣房款扣生活費,隻要自己活着,扣多少算多少,最後剩多少等自己百年後再說。

因為父子之間找不到互相的信任,事情也隻能這樣處理了,看似有了一個結果,其實這其中又有多少難以言說的悲哀。

父親想要追求自己的晚年幸福生活,兒女們卻對父親很失望,他們認為父親不僅傷了母親的心,還把母親留給他們的東西,拱手給了别人,在父親眼裡他們還比不上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

“她就是圖那套房子”75歲父親給繼子買房,兒子說出繼母的心思

03.

都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家家都有自己的故事,特别是在老年人再婚的問題上,确實有很多事情說不清,如果再遇到有心機的人,真的就很不好處理。

比如電視劇《喬家的兒女》中,喬祖望單身了大半輩子,老了老了卻想要把保姆曲阿英娶進門,還要大操大辦,這讓兒女們極為反感。

“她就是圖那套房子”75歲父親給繼子買房,兒子說出繼母的心思

喬家的孩子們早就看出這個保姆不懷好意,她一點點地在喬家站穩腳跟,再把鄉下的兒子和兒媳婦接到家裡來,最後把生病的喬祖望趕到堂屋,讓兒子和媳婦住進了裡屋。

喬祖望曾經發誓那間屋子就是自己的領地,自己百年之後也要從這個屋子裡走的,可是在自己老了生病了的時候,被保姆給轟了出去。

曲阿英為了能成為這個老屋的主人,讓自己的兒女從此成為城裡人,她跟喬祖望要一個名分,喬祖望答應了,卻在領證的頭天夜裡把自己的頭撞到地上,用一副悲壯的儀式,沒能讓曲阿英的計劃得逞。

“她就是圖那套房子”75歲父親給繼子買房,兒子說出繼母的心思

橋祖望這個失敗的父親,一生中沒有為兒女做出什麼貢獻,臨了用自己的生命,為兒女們守住了這個老屋,看似悲哀,又那麼讓人解恨。

這人世間的愛恨糾纏,總是讓人說不清楚,有多少人是為了真感情,又有多少人是為了利益,這其中的真真假假怕是很多人自己都搞不清楚。

“她就是圖那套房子”75歲父親給繼子買房,兒子說出繼母的心思

寫在最後:

一個人能來到這個世界,都不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要付出的責任,也要有自己的牽挂,而其中的牽扯也是互相的,有愛才有尊重,有付出才有收獲。

同時,在這個物欲橫流、人世浮躁的現實面前,一個人還要有一個清晰的判斷思維,不要被某些人蒙蔽了雙眼,到最後顔面盡失,情感也受到傷害。

雖說凡事要遵從自己的内心,但是做人也要有一定的底線,孰可為,孰不可為都要考慮到能不能接受最後的結果,不能我給自己留下遺憾和後悔。

THE END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作者簡介:顧子魚,自由撰稿人,和你一起分享有溫度的情感故事。

關注@遇見子魚 每天精彩不斷

【點選閱讀】:

75歲老人感慨:國慶節兒孫們甯願去景點挨擠,也不願意回家看我

國慶節開老闆車回家,3個親戚來借錢,才明白我媽為什麼從不誇我

“結婚7年我就是個外人”,公公去世,婆家人叫老公的前女友到場

31歲女子為報恩14年生下3個孩子,與網友私奔跟丈夫就要一個女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