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野戰軍6縱是一支善打硬仗、惡仗的勁旅,部隊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與司令員王近山、政委杜義德,敢打敢拼的性格有很大關系。

6縱的組建與初步發展,離不開另一位将領,他就是王宏坤。
王宏坤是紅四方面軍出身,擔任過軍長、方面軍副參謀長,能打仗的指揮員。
抗戰爆發後,他留守後方,趁此機會在延安學習一段時間,讓自己在思想上能改好的提升。
1939年,黨校的學習還沒有結束,中央派一批進階幹部到前線工作,王宏坤也為列其中。到冀南工作,擔任冀南軍區擔任副司令員。
抗戰結束後,他擔任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協助劉伯承工作。部隊為打大仗做準備,阻擊野戰軍,1縱、2縱、3縱、4縱成立,劉鄧讓王宏坤組建6縱。
6縱的前身是韋傑支隊、秦向支隊、太行軍區6分區直屬部隊,都是在抗戰時期建立起來的部隊,武器差,沒有大兵團作戰經驗。這樣一支嶄新的部隊,打運動戰、大兵團作戰,戰鬥力确實一般。
不過,上級給這支部隊配備能打硬仗打将領,除王宏坤兼任司令員之外,副司令員由王近山、韋傑擔任,韋傑還兼任旅長。
部隊在組建後,打過一些小仗,那時候全面内戰沒有爆發。
王宏坤是一個很忙的人,不僅要負責6縱的工作,還有負責軍區的工作。
在王宏坤看來,王近山在軍事方面能力強,擔任司令員非常合适,自己改任政委,這樣可以兼顧兩方面工作。于是,他把意見表達給劉鄧首長,劉鄧首長見并沒有表态。
沒多久,對于6縱上司班子調整有了結論,冀南軍區司令員杜義德調任6縱政委。
劉鄧首長為何沒有聽取王宏坤的建議呢?
從全局考慮,王宏坤不兼任6縱工作是對的。
全面内戰爆發前,國民黨軍不斷入侵解放區,挑起戰火。晉冀魯豫野戰軍成立,成為一支機動靈活的主力,劉鄧要率部打大仗,後方需要有人負責。
當時,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是由滕代遠、王宏坤,副政委是薄一波、張際春。
劉鄧率部機動作戰後,軍區需要有人負責軍事方面工作。滕代遠是政工、參謀出身,比起王宏坤這位一線指揮員來說,倆人優勢互補。
對于這個決定,是非常正确的,畢竟軍區屬于後方,劉鄧遠離後方作戰,後方軍事力量薄弱,需要加強上司。
在接下來的解放戰争中,王宏坤都是率領部隊配合主力作戰,很少擔任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