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坤是開國上将中資曆比較深的一位,他當過紅軍軍長、紅四方面軍副參謀長,八路軍旅長、軍區司令員;解放軍縱隊司令員、軍區副司令員等職。

他是一位軍事幹部,也打了不少大戰役,為何名氣不大呢?這或許與後來他的人生經曆有很大關系。
解放後,王宏坤就調到海軍擔任副司令員了。當時的海軍班子還不健全,蕭勁光擔任司令員,參謀長是羅舜初,政委未設。
後來,海軍上司班子才充實起來,可以說王宏坤的資曆在海軍,絕對是排第二的,政委蘇振華比他晚4年到任。
盡管資曆排第二,但後來在海軍的職務排在第三,甚至到1962年時,上級派中将李作鵬擔任常務副司令員,都在他之前。
1966年後,海軍上司班子被調整了。王宏坤從副司令員升為了第二政委,第一政委是李作鵬,張秀川擔任政治部主任、副政委。
海軍黨委成為了以李、王、張為核心的上司班子,雖然蕭勁光擔任海軍司令員,黨委第一書記,但他的決策權已經沒有了,海軍很多事情都是李作鵬做決定。
從此,海軍就有了“李王張”的稱呼。
這樣的現狀一直維持到了九一三事件後,李、張二人被撤職,而王宏坤并沒有受到影響,繼續擔任第二政委。此時,原海軍政委蘇振華回到了重新工作,他本來被安排擔任第二政委,但他卻想從副職幹起,先幹了8個月的第一副司令員。
1973年,蘇振華擔任了海軍第一政委,黨委第一書記,蕭勁光擔任第二書記,王宏坤擔任第三書記。
在之後的工作中,他的職務沒有變動。直到1977年,文革結束,展開了對“四人幫”的批判,開始揭發批判王宏坤的錯誤。 他在這時被免去了第二政委的職務。
經過7年的等待,到了1984年對他有了定論,撤銷他第二政委的職務,從由行政5級降為行政6級,按正兵團離職休養。
如果他在十年的運動時期沒有錯誤,離休之後妥妥的大軍區正職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