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當孩子出現某些大腦異常的症狀時,父母的态度和選擇幫助孩子的方式決定了孩子是否能夠恢複大腦健康。很遺憾的是,很多父母采取了錯誤的方法,導緻孩子不僅無法恢複大腦健康,失去終生成為社會正常人的可能,而且也給父母帶來無窮無盡的痛苦。主要有這麼幾類父母:
1、父母堅決相信西方精神醫學理念和方法。
實際上即使是西方精神醫學的發明地歐美國家,也有相當多的醫生和社會人士直接否定西方精神醫學。因為到今天為止,西方精神醫學完全是建立在各種假設基礎之上,沒有任何一個診斷有真正的客觀标準,因為這些大腦異常都是症狀組合,不符合現代醫學對“病”的定義,是以以西方精神醫學用各種“症”去描述這些大腦異常症狀。 但是這些“症”到了中國搖身一變,成為了精神“病”,再利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有病就要吃藥,藥到病除。是以絕大多數父母在孩子出現一些大腦異常的症狀之後會帶孩子去精神病院去吃藥。當代标準的醫學治療都有治愈率和有效率,以及治療失敗的後果。但是沒有任何一個精神科醫生會告訴家長的藥物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更别提吃藥後的副作用和治療失敗的後果。但是父母們因為相信西方精神醫學,甚至會幻想哪一天藥廠會研發出真正的有效的藥物,是以會讓孩子一邊吃藥,一邊等待。當然最後的結局是精神醫學用毒品氯胺酮(K粉)“治療”精神病。
這樣的父母百分之百地會毀掉孩子,因為精神醫學都非常清楚的告訴社會精神病治不好,隻有維持。父母甚至會被威脅,孩子如果不及時用藥幹預,精神病會越來越重(這話說對了一半,如果父母不改變,如果孩子不及時增加肉蛋奶的攝入量,孩子大腦異常症狀肯定會越來越重。精神類藥物也許會讓青少年減輕了初始症狀,但是會帶來更多新的症狀,甚至比初始症狀更嚴重)。
2、父母尋求“好”的精神科醫生
絕大多數父母在孩子吃藥後才會發現藥物不僅沒有治好孩子,反而會出現新的症狀,被貼上新的精神病标簽(把抑郁症治療成雙相情感障礙)。但是又害怕停藥會複發,症狀更加嚴重,于是他們會認為是精神科醫生不行,沒有用對藥物。他們會不停地在網絡上到處打聽,尋找名醫。他們不知道的是精神科醫生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屬于标準的少吃藥,勤換藥,屬于西方精神醫學标準的試錯性用藥。當然結果通常是孩子症狀往往沒有很快消失,沒有做到藥到病除。另一類屬于眉毛胡子一把抓,有棗無棗三杆子,一下子讓孩子吃5種以上藥。孩子吃了這麼多藥,大腦神經活動肯定被抑制住,慢慢地可以吃飯了,思維也變得簡單了,和父母也沖突少了,也乖乖聽話了。這樣的醫生特别受歡迎。
隻要慕名而去的家長越多,孩子吃藥的時間越長,這些名醫的方法必然會百分之百地暴露出問題。可惜到那時孩子已經受到傷害,家長也是萬般無奈。因為現代醫學有客觀标準和治療規程,是以患者及家屬可以發現問題投訴醫療事故。有誰聽說過精神醫學有醫療事故嗎?答案是根本就沒有!醫生怎麼治療都是正确的,錯的是孩子大腦不符合藥物。
3、父母缺乏愛
父母缺乏愛是導緻孩子大腦異常的根本原因!也是讓孩子難以康複的主要原因,這樣的父母主要有這麼幾個類型:
1)父母急脾氣,對孩子沒有耐心,總是不停地試圖糾正孩子,幻想孩子一夜之間突然清醒,變成一個正常聽話,和以前一樣的乖乖孩子。孩子稍微表現得正常一點,父母就覺得孩子已經好了,就開始和孩子講道理,按照過去那樣對孩子嚴格要求。孩子開始還能忍受幾天,父母一看孩子能“控制”住自己,就很可能故态複萌,回到之前的态度和交流模式,然後孩子是“舊恨新仇”,大腦失控。反反複複,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恨越來越深。恨一定會讓孩子通過某句話,某件小事而爆發,父母就覺得孩子發病了。
2)缺乏愛的人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不敢改變,不敢承認自己有錯誤,拒絕接受别人的抱怨。自己可以宣洩負面情緒,但是卻不容許别人傳遞負面資訊。缺乏愛的父母往往和孩子無法正常交流,完全不接受孩子的想法,更别提孩子對他們的指責和抱怨。孩子一旦說些消極負面的話,做出一些不是乖乖孩子應該做的行為,父母就吓得要死,認為孩子“複發”了。
3)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是不敢承擔責任,明明知道精神藥物傷害孩子大腦,他們就是不願意學習如何幫助孩子擺脫藥物,承擔藥物戒斷反應帶來的風險,而是甯可讓孩子被藥物逐漸毀掉。
4)父母通常不相信人,要麼迷信權威,要麼迷信藥物。他們往往會紮堆尋求名醫和特效藥,給别人介紹各種藥物,以證明自己孩子使用藥物是正确的。
5)父母不會和孩子平等相處。他們和孩子的交流模式就是控制,隻是他們自己意識不到。孩子不聽話,他們就委托外人幫助他們控制孩子。無論是心理咨詢、精神藥物、戒網瘾學校,等等的目的都是讓孩子聽話,讓孩子按照父母的規劃發展。如果孩子不聽話,父母就不會在乎孩子是否有前途。
4、父母沖突
孩子大腦異常和父母經常觀點不一緻有很大關系。孩子要随時警醒自己要“和人說人話,和鬼說鬼話”。當孩子大腦承受不了學習壓力和父母沖突的雙重負擔失控後,父母同樣會因為到底需不需要吃精神藥物争論不休,不過最終結果通常是吃藥。因為吃藥會把毀掉孩子大腦的原因推給精神病,父母雙方都不會為孩子承擔責任。
5、父母把營養不良當作健康
當代歐美資本對中國人飲食的忽悠十分成功,一個是所謂的金字塔飲食,另一個是素食。美國人不希望中國攝入足量的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美國很多窮人也是大量吃薯條面包蛋糕喝可樂,是以大腦異常者大多是窮人),希望中國人進口美國的大豆吃蛋白粉和植物脂肪。并把這種飲食稱為健康環保。很多父母被洗腦了,甯可讓孩子大腦長期缺營養而失控,也要讓孩子吃所謂的健康飲食,不讓孩子攝入足夠量的動物蛋白質和脂肪。
6、父母身體不好,和孩子成為你死我活的關系
影響孩子最悲慘的處境是父母一方身體不好,孩子在康複過程中會出現各種症狀,嚴重影響父母的心身健康。父母和孩子成為了你死我活的關系。很多父母為了自己活着就不停地把孩子送進精神病院。
父母影響孩子康複的因素很多,上述的幾種屬于比較典型的父母。精神科醫生就非常喜歡這樣的父母。因為他們不願意走新路,甯可欺騙自己,幻想藥物可以一夜之間讓孩子變得清醒。即使藥物讓孩子大腦越來越糟糕,他們也不敢停用藥物,唯恐孩子出現不可控的藥物戒斷反應。如果想幫助這些父母,最好的方法是把他們組織起來,一起互助合作,互相幫助,互相發現家長們對待孩子康複過程中發生的各種錯誤的言談舉止,互相督促檢讨和改變。
大腦疲憊與營養缺乏綜合征
為什麼診斷精神病和吃藥後很多青少年從乖乖孩子變成沖動魔王
某些抑郁症組織是怎樣把大腦異常的青少年引入絕路和糊弄家長的
青少年大腦異常的原因主要和母親有關,但是孩子康複父親是關鍵
不是精神分裂症的孩子不好康複,而是他們的父母改變極難
隻有徹底停藥,大腦恢複健康後孩子才能複學,成為正常學生
父母怎麼也不了解為什麼孩子被診斷成精神病後特别恨他們
家長絕對不要讓醫生給孩子貼上精神分裂症标簽!最多是疑似
中國父母必須要幫助孩子恢複大腦功能,而非讓精神藥物控制孩子
心身健康咨詢張曉平文章目錄